-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
點閱:466
208人已收藏
- 作者: 林易澄, 林傳凱, 胡淑雯 著
- 出版社:春山出版
- 出版年:2022
- ISBN:9786269599141
- EISBN:9786269599158 EPUB; 9786269599165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38895
- 書籍難度(SR):682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一年級
- 附註:增訂版
遺書無語,卻是我們僅有的少數材料。
讓我們重新尋回丟失在時間裡的細節,一同延續這場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增訂版收錄政治受難者王文培與父親王大銘故事、遺書綜合分析〈死前的畫廊〉
丘延亮、季季、陳列、唐香燕、張則周 推薦
現在已是十二點多,再六時後,我就會變成鮮血淋漓之死物。
就是二十餘年,真如一場之夢消逝地乾淨了。但是你的兒興生這人,的確是存於二十世紀,死於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七日,也有快樂的、苦痛的、努力的、最少是在世上有做事的人。
──一九五二年,邱興生的遺書
我要走了,我毫不感到痛苦,倒很覺達觀。短促的人生,像閃爍倏然而逝的隕星,不足珍惜。然而我卻為將來留了些碩果,這一點足可慰藉。
──一九五三年,王文培的遺書
沉寂幾十年的政治受難者遺書從冰冷的國家檔案重見天日,寫信的人被迫離開人世,收信的人來不及等到信,也走了。
二○○八年,一位政治受難者孫女意外在國家檔案中發現被槍決家人的遺書,開啟後續一連串「遺書歸還」運動,至少有一百七十七位受難者寫下的七百四十七頁文書,封存在政府機關裡,家人從不知道這些書信的存在,只知道他們的珍貴之人被迫提早從人世間離席了。「收信者」懷著疑惑、不解、悲傷、怨懟……在白色恐怖的肅殺之中踽踽獨行數十年。
這些「寫信者」是一九五○與七○年代遭槍決的青年,有些是懷抱社會主義理想的「地下黨」,有些是主張臺灣獨立建國的革命者,不同的思想,卻指向同樣的反抗之路與生命終結。他們是郭慶、黃溫恭、劉耀廷、曾錦堂、王文培,與泰源事件當事人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他們不需由後世追捧為英雄,但能為後人點一盞直視與反省歷史的燭火。
五位寫作者透過家屬訪談、歷史考證、檔案研究等方式,重現遺書所承載的白色恐怖歷史,以及家族在其後的生命裡所留下的深刻影響。文字之外,本書也收錄珍貴的受難者遺書、信件、家庭相冊等影像。本次增訂版收錄學者林傳凱書寫一九五三年遭槍決的政治受難者王文培與父親王大銘的故事,以及對數十封遺書的綜合分析。
- 封面
- 各方推薦
- 穿越迷霧之旅/唐香燕
- 開啟記憶的契機/黃長玲
- 遲了六十年的遺書/黃長玲
- 兩代抗爭者/林傳凱
- 郭慶——林易澄
- 他一定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
- 後記: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正確
- 新版附記:時間刻度
- 二○二二年補記:重訪雲林/林傳凱
- 黃溫恭——羅毓嘉
- 老子就是臺灣黑五類
- 後記:記得那些空白之後我們繼續向前
- 劉耀廷——胡淑雯
- 妻子的漫長等待
- 女兒
- 後記:愛與意志
- 曾錦堂——林傳凱
- 迷霧中的四張容顏
- 後記:走向你的歧路
- 王文培——林傳凱
- 我能不留戀的走這要走的路
- 後記:十年一刻
- 泰源事件: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楊美紅
- 泰源事件簡述
- 鄭金河
- 父親的手尾錢
- 陳良
- 在這之後
- 詹天增
- 也是青春夢
- 謝東榮
- 我弟弟
- 江炳興
- 曾經有位臺灣少年
- 後記:沉默裡
- 白色畫廊——一九五○年代的遺書群像/林傳凱
- 記憶的艱難/林傳凱
- 白色恐怖年代的審訊過程/林傳凱
- 延伸閱讀
- 檔案來源
- 版權
- 封底
紙本書 NT$ 520
單本電子書
NT$
36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