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靈藥
-
點閱:862
757人已收藏
- 譯自:This is your mind on plants
- 作者: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作 , 鍾玉玨譯
-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2
- 集叢名:生活文化:73
- ISBN:9786263355507
- EISBN:9786263355552 EPUB; 9786263355569 PDF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286
- 字數:144277
- 書籍難度(SR):68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二年級
《時代》雜誌全球百大作家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年度選書
暢銷書《雜食者的兩難》作者麥可.波倫
挑戰我們對植物藥品的認知
探索人類意識最極限境界
麥可.波倫是卓越的說故事專家,引領讀者以新的觀點思考毒品、植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
──《紐約時報書評》
只有麥可.波倫能結合飲食文化與哲學,寫出清晰且令人省思的作品。
──《華盛頓郵報》
閱讀本書就像是一趟旅行,引人入勝、大開眼界、改變想法。
──《新政治家》雜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鴉片、咖啡因、麥司卡林
如何成為我們的心靈渴望?
又為何成為毒品?
對人類文化帶來什麼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腦是禁錮者,會限制我們的知識,倘若大腦被迷幻藥炸得粉碎,禁錮就會消失。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
人類食用植物的目的除了滿足食欲,有時也為了改變意識,引發興奮或平靜的感受、擾亂或改變精神感覺。但,我們飲茶、喝咖啡來提神,而不會將茶與咖啡視為有藥性的植物,更不認為是成癮的藥物或毒品,可是若用罌粟花種子泡茶,卻會受到法律禁止。
植物在何種情形下被食用,就被稱為是違法毒品?
《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作家的麥可.波倫,研究飲食文化數十年,在本書中探索鴉片、咖啡因和麥司卡林,這三種與人類社會最緊密關聯的植物,如何豐富我們的文化,我們為何耗費心力使用它們改變意識,又為什麼用法律、罪惡感來箝制人們對這些植物的渴望。
本書融合科學、歷史與作者親身經歷,透過各種不同角度省思並理解,當我們食用這些植物,改變自己的意識,事實上也是以深切的方式經驗大自然。
這是一趟豐富的思索之旅,讀者可以從書中了解,千年來人類對這些植物的依賴與迷戀,反映出我們的渴望與需求,以及與自然界一花一葉緊密且複雜的連結。
挑戰我們對植物藥品的認知
探索人類意識最極限境界
麥可.波倫是卓越的說故事專家,引領讀者以新的觀點思考毒品、植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
──《紐約時報書評》
只有麥可.波倫能結合飲食文化與哲學,寫出清晰且令人省思的作品。
──《華盛頓郵報》
閱讀本書就像是一趟旅行,引人入勝、大開眼界、改變想法。
──《新政治家》雜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鴉片、咖啡因、麥司卡林
如何成為我們的心靈渴望?
又為何成為毒品?
對人類文化帶來什麼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腦是禁錮者,會限制我們的知識,倘若大腦被迷幻藥炸得粉碎,禁錮就會消失。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
人類食用植物的目的除了滿足食欲,有時也為了改變意識,引發興奮或平靜的感受、擾亂或改變精神感覺。但,我們飲茶、喝咖啡來提神,而不會將茶與咖啡視為有藥性的植物,更不認為是成癮的藥物或毒品,可是若用罌粟花種子泡茶,卻會受到法律禁止。
植物在何種情形下被食用,就被稱為是違法毒品?
《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作家的麥可.波倫,研究飲食文化數十年,在本書中探索鴉片、咖啡因和麥司卡林,這三種與人類社會最緊密關聯的植物,如何豐富我們的文化,我們為何耗費心力使用它們改變意識,又為什麼用法律、罪惡感來箝制人們對這些植物的渴望。
本書融合科學、歷史與作者親身經歷,透過各種不同角度省思並理解,當我們食用這些植物,改變自己的意識,事實上也是以深切的方式經驗大自然。
這是一趟豐富的思索之旅,讀者可以從書中了解,千年來人類對這些植物的依賴與迷戀,反映出我們的渴望與需求,以及與自然界一花一葉緊密且複雜的連結。
- 緒論
- 第一篇 鴉片
- 自序
- 鴉片茶,輕鬆製作
- 後記
- 第二篇 咖啡因
- 第三篇 麥司卡林
- 牆中門
- 孤兒致幻劑
- 我們與仙人掌相遇
- 新宗教的誕生
- 窺探帳篷裡面
- 打個岔:論麥司卡林
- 向聖佩德羅學習
- 酒醉駕車
- 計畫C
- 謝辭
- 參考書目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