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的話
根據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數據來看,目前的人口結構已達高齡社會,預計幾年後將迎來超高齡社會,這樣的現象使我們進一步重視那些老化帶來的影響,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更是與年紀的增加息息相關。所以本期的醫訊將介紹院內在心血管疾病治療有哪些創新的技術,以及心血管相關的醫療新知。
心臟如同我們的馬達一樣,沒有它的跳動將無法撐起我們一切的行動。即使它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仍會忽略掉它出現的問題,例如:主動脈瓣狹窄,當我們出現呼吸困難、頭暈、無力、腳麻等症狀時,也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出現這些狀況時,大家也不避慌張,首先可以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本院在心血管領域不斷地引進新的治療技術,希望可以最大的提升每位病人的醫療福祉。我們與心血管疾病的距離並不遙遠,不過我們仍可以透過很多方法來預防,例如:適當運動、均衡飲食等。
從新冠疫情開始到現在,大家一同經歷了長達兩年的防疫生活,趁著現在疫情較為趨緩,大家也可以多多出門運動,不僅可以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也可以讓心血管問題遠離自己。
- 長官的話 心臟血管疾病治療新境界(第3頁)
- 心臟血管疾病治療新境界(第5頁)
- 主動脈瓣狹窄: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心臟殺手(第5頁)
- 治療二尖瓣逆流免「開心」 淺談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術(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第7頁)
- 百密無一疏 經導管左心耳封堵術(第9頁)
- 心房顫動疾病及相關複雜性電燒治療介紹(第11頁)
- 奇美冠心症團隊對心血管疾病的改善突破與新知(第14頁)
- 淺談鮮少聽聞的下肢動脈導管治療領域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6頁)
- 奇美跨團隊攜手「抗癌護心」(第18頁)
- 心臟血管疾病治療新境界 我的心臟有破洞該怎麼辦?(第21頁)
- 醫療新知(第24頁)
- 心臟衰竭概論過去與未來(第24頁)
- 打造COVID-19疫情下的心臟衰竭照護模式(第27頁)
- 透過科技結合心臟衰竭與遠距心肺復健(第30頁)
- 心臟衰竭與緩和醫療的緊密結合(第32頁)
- 心臟衰竭如何吃得健康(第34頁)
- 心臟衰竭及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介入時機(第38頁)
- 其他(第41頁)
- 新進主治醫師介紹(第41頁)
- 捐款徵信2022年4月~6月(第42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