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 下
-
點閱:127
207人已收藏
- 譯自:The hidden Europe:what Eastern Europeans can teach us
- 作者: 法蘭西斯.塔朋 著
- 出版社:八旗文化
- 出版年:2022
- 集叢名:八旗國際:22
- ISBN:9786267129937
- EISBN:9786267129920 EPUB; 9786267129913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72554
- 書籍難度(SR):60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 附註:附錄: 美國人能教歐洲人什麼等4種
- 系列書: 野生的東歐,本系列共3本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野生的東歐》最終回,浪跡天涯背包客直擊俄烏戰爭前線
對俄羅斯人來說,普丁是聖君還是獨夫?
俄羅斯為何要打烏克蘭,是因為北約越界還是普丁的野心?
對東歐人來說,身處東西戰略要衝是他們的宿命
未來他們要投向西方懷抱還是繼續左右逢源?
在《野生的東歐》最終回,塔朋將帶領讀者走向旅程的終點
也是影響東歐最深的斯拉夫人「祖國」──俄羅斯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冊,下冊收錄8國】
北馬其頓──名字就有爭議的共和國
希臘──西方世界的源頭
土耳其──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
保加利亞──西里爾字母的故鄉
羅馬尼亞──斯拉夫汪洋中的孤島
摩爾多瓦──歐洲大陸的窮困角落
烏克蘭──東西方相遇的歐洲之門
俄羅斯──野生東歐世界的「祖國」
【你可能想知道的國家小故事】
北馬其頓──馬其頓這個名字大有來頭,它可是源自歷史上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
希臘──西方文化的根源,他們也不願讓出「馬其頓」這個文化遺產給別人。
土耳其──歐亞兩塊大陸相遇的所在,伊斯坦堡曾經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
保加利亞──歐洲有兩個文字系統,一是拉丁文,一個是西里爾文,這裡是它的故鄉。
羅馬尼亞──你可能不認識羅馬尼亞,但你一定認識吸血鬼德古拉伯爵。
摩爾多瓦──歐洲內陸的貧困角落,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紛爭不斷的小國。
烏克蘭──面積僅次於俄羅斯的歐洲大國,多年來不願屈從惡鄰俄羅斯。
俄羅斯──野生東歐世界的老大哥,要把東歐當作自家後院,不准西方染指。
【本書內容】
「東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地理概念,原始意思就是「歐洲東部的國家」,但由於過去數十年的冷戰因素,「東歐」是受蘇聯極權統治的區域,人民生活在「鐵幕」中,對照組就是自由、民主、富裕的「西歐」。因此,「東歐」這個詞彙被嚴重醜化,不僅充滿外人的刻板印象,就連在地人都不願使用。如何一秒惹怒東歐的朋友?說他們的國家在東歐就對了。
本書的作者塔朋是位浪跡天涯的背包客,他深深了解到世人眼中「典型美國人」的形象,就是自我中心與傲慢,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為了讓美國人多了解一點東歐,他先後在2004年與2009年展開長達三十六個月的歐陸壯遊,把他與路人的相遇以及從他們口中獲得的地方知識記錄下來,成為這本《野生的東歐》。
但塔朋首先面臨一個問題:到底「東歐」涵蓋哪些國家?如前所述,我們對「地理上的東歐」的範圍並無定論,到底哪裡才算歐洲的東部?而「政治上的東歐」又經常充滿爭議。塔朋的做法是海納百川,因此除大家習以為常的東歐國家,他又把傳統上不算東歐、卻又跟東歐有關係的國度都納入他的旅行,其中包含接近極圈的芬蘭、希臘的北部、俄羅斯的西部,甚至已經跨入亞洲的土耳其。塔朋一共走訪了二十五個國家,最短停留兩星期,長則駐足數個月。
塔朋的目的是想讓世人更加了解東歐,但他採取的不是學院式的縝密考察,收集大量紙上資料,相反的,他會盡可能讓當地人自己說話。塔朋記錄下當地鄉民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政治、宗教、工作、意識形態的看法,甚至會漫談共產黨、伏特加、美食、家庭、一夜情、鄰居八卦,以及他們多討厭俄國人跟美國人。在作者跟這些鄉民的抬槓中,其實充斥許多刻板印象、道聽塗說、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不乏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缺乏多元思考的「政治不正確」觀點,但這卻真正反映出東歐人的內心世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鄰國,以及眼中的世界。本書不是走馬看花的遊記流水帳,而是希望能透過人跟人的對話與理解,避免世界上許多愚蠢的爭端和干戈。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專門介紹東歐25個國家的人文旅遊書,深入認識各國風土民情、歷史文化。
☆作者塔朋文筆幽默風趣、毒舌又「政治不正確」,旅行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遊山玩水、把妹,以及找當地人抬槓。
- 封面
- 書名頁
- 第十八章 北馬其頓——名字就有爭議的共和國
- 誰有權使用「馬其頓」這個名字?
- 馬其頓的遠古歷史
- 「製造」出來的血統連結
- 「古老」是個酷東西
- 希臘人怎麼想
- 首都史高比耶
- 馬其頓的疑問
- 馬其頓的語言
- 大馬其頓國?
- 史高比耶之外
- 克魯舍沃小鎮
- 馬其頓人怎麼看待阿爾巴尼亞人
- 成長的陣痛
- 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入境故事
- 馬其頓的未來
- 北馬其頓能教我們什麼
- 第十九章 希臘——西方文明世界的源頭
- 希臘算在東歐?
- 來自紐西蘭的一家人
- 遊覽科孚島
- 希臘人的排外心態
- 天空修道院
- 希臘人的自尊
- 塞薩洛尼基的四位希臘女孩
- 對我來說都是希臘文
- 坐霸王車被抓包
- 當沙發衝浪變成膝上舞
- 希臘的未來
- 希臘能教我們什麼
- 第二十章 土耳其——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
- 從黑海進入土耳其
- 伊斯坦堡的感官衝擊
- 土耳其人的國父
- 在以弗所追隨先賢足跡
- 土耳其能否在二○二三年加入歐盟?
- 鬱悶的東歐
- 土耳其能教我們什麼
- 第二十一章 保加利亞——西里爾字母的故鄉
- 從里拉到大特爾諾沃
- 快速瀏覽保加利亞歷史
- 西里爾字母的故鄉
- 國際標準和通用字母
- 口是心非的國家
- 搭便車走遍保加利亞
- 洛多皮山脈的背包旅行
- 圖金查村的奇遇
- 認識保加利亞的鄉民
- 認識圖金查的英國人
- 愛莉的分析
- 共產主義的漫長陰影
- 但凡事還是有光明面
- 與妮基重聚
- 布爾加斯、內塞伯爾和陽光海岸
- 充滿信任感的瓦爾納屋主
- 消失中的東歐人
- 世界人口為何不會減少
- 增產報國
- 莎拉的自我省思
- 保加利亞能教我們什麼
- 第二十二章 羅馬尼亞——斯拉夫汪洋中的孤島
- 羅馬尼亞的語言
- 羅馬尼亞人是從哪來的?
- 窮人版的巴黎
- 橫越外西凡阿爾卑斯山
- 陰森的鬼屋
- 吸血鬼德古拉伯爵
- 克盧日—納波卡和塞凱伊地區
- 南布科維納的彩繪修道院
- 在雅西重溫大學時光
- 羅馬尼亞人的開車習慣
- 真正的吸血鬼:希奧塞古
- 與柯琳娜重聚
- 東歐的邊緣人:羅姆人
- 迎娶羅姆女孩的代價
- 結識西蒙娜
- 在久爾久和魯塞之間通車的雙胞胎
- 東歐的環保問題
- 漂流到多瑙河的終點
- 多瑙河的兩個謎
- 蒂米什瓦拉之旅
- 羅馬尼亞的矛盾
- 羅馬尼亞能教我們什麼
- 第二十三章 摩爾多瓦——歐洲大陸的窮困角落
- 如何區分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
- 歐洲最貧窮的國家
- 探訪外聶斯特里亞
- 認識聶斯特河的左岸居民
- 蒂拉斯波爾的奇遇
- 地獄公路
- 重訪外聶斯特里亞的妖婦
- 哪個國家酒量最大?
- 搭便車遊遍摩爾多瓦北部
- 跟和平工作團的志工玩沙發衝浪
- 訪問一位博物館館長
- 摩爾多瓦能教我們什麼
- 第二十四章 烏克蘭——東西方相遇的歐洲之門
- 人際關係還是有意義
- 攀登烏克蘭的最高峰
- 烏克蘭人也沒有多了解我們
- 烏克蘭的未來
- 烏克蘭人能教我們什麼
- 共產主義的影子
- 烏克蘭的派對城:敖德薩
- 被俄羅斯併吞之前的克里米亞
- 重返烏克蘭
- 烏克蘭人對自己國家的看法
- 實際情況到底如何?
- 小心,在東歐不要碰冷的東西
- 拜訪烏克蘭的七大奇蹟
- 美哉利維夫
- 烏克蘭的語言
- 外強中乾的橘子
- 烏克蘭和加拿大的相似之處
- 染上物質主義
- 共產主義留不住的好習慣
- 但其他劣習依然殘存
- 第二十五章 俄羅斯——野生東歐的「祖國」
- 北方威尼斯
- 共產主義的起源
- 在莫斯科兩度遭竊
- 拜訪住在莫斯科的美國人
- 狂歡暢飲的國度
- 走訪加里寧格勒
- 發現柯尼希
- 在庫爾斯沙嘴冰釣
- 二次大戰的信念
- 蘇聯若沒有西方盟友,能否贏得二戰?
- 傲慢的俄羅斯人
- 美國和俄羅斯的十項共同缺點
- 共產主義的無心之害
- 一位美國音樂家的俄國經驗
- 共產主義的七大奇蹟
- 波洛諾伊的老婦人
- 俄羅斯的餐食
- 老大哥變成寬容的家長
- 蘇聯八月政變
- 俄羅斯人為何討厭戈巴契夫
- 喀山:韃靼斯坦的首都
- 恐怖的一九九○年代
- 俄羅斯人為何看起來那麼暴躁?
- 親民極權主義
- 伊熱夫斯克的美國教授
- 住在義大利的俄羅斯人
- 兩位斯洛維尼亞人在俄羅斯的經歷
- 踏出歐洲,進入葉卡捷琳堡
- 俄羅斯的未來
- 東歐的盡頭:一腳站在亞洲,一腳站在歐洲
- 俄羅斯能教我們什麼
- 結語 旅行能教我們什麼
- 十項共同缺點
- 五項共同優點
- 我們都站在岔路口
- 答覆批評者
- 東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
- 移民是國家強大的關鍵
- 東歐的未來
- 返鄉
- 附錄一 美國人能教歐洲人什麼
- 附錄二 認識作者
- 附錄三 旅遊推薦
- 附錄四 兩項捐獻
- 誌謝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80
單本電子書 NT$ 336
優惠價
NT$
296
(優惠期限:2025-07-0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