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桌上的經濟學:從18種日常食物, 了解政府和財團不說的經濟祕密
-
點閱:753
1365人已收藏
- 譯自:Edible economics:a hungry economist explains the world
- 作者: 張夏準(Ha-Joon Chang)著 , 羅亞琪譯
-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2
- 集叢名:Trend:79
- ISBN:9789576589492
- EISBN:9789863422556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13466
- 書籍難度(SR):629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當我們談論「經濟」時,究竟在談論什麼?
資本主義、自由貿易,還是發大財?
原來咬一口草莓、喝一口可樂都是經濟難題?
從18種日常食物
了解政府和財團不說的經濟祕密
繼《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
《富國的糖衣》與《拚經濟》
暢銷全球200萬冊、海外授權突破30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讚譽
劍橋學者張夏準再度重磅出擊
這不是一本「食物經濟學」,食物只是「開胃前菜」。經濟學者張夏準以食物為線索,證明「生產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初生產業保護論」等全都關乎食衣住行;它們不但影響人的經濟行為,更形塑了價值判斷與公共政策。
他將以歷史實證,
拆解現代經濟面貌的背後真相:
●熱帶多窮國,因為人民只想撿椰子?
●經濟小蝦米也能翻身變成大鯨魚?
●讓牛肉自由貿易,到底是誰的「自由」?
●俄羅斯航空只有雞肉餐,因為在蘇聯人人平等?
●照護工作與川菜辣椒,竟有共通點?
●炒熱香料貿易的有限責任為何走味了?
●當機器人會摘草莓,我們還有工作嗎?
●巧克力竟藏著瑞士人富裕的祕密?
全書涵括自動化、產業升級、製造業的重要性、公平貿易等切乎時下議題的經濟學概念,影響範疇論及貧富差距、社會階層、公共衛生與氣候變遷等。來到後疫情、全球救經濟的時代,面對各地政府的應變政策和新興舉措,張夏準認為「經濟公民」有必要重新認識經濟學的當代意義。
後真相時代,我們不該再被單一論點綁架,
煮出屬於自己的餐桌經濟學,
避免大企業或強國「自由」主宰我們的命運。
- 封面
- 書名頁
- 引言 英國從保守飲食轉為接納大蒜,經濟學呢?
- 第一部 克服偏見Overcoming Prejudices
- 橡實 古早韓國人「不勤儉」,卻創造經濟奇蹟?
- 秋葵 秋葵家鄉與資本主義美國的崛起
- 椰子 熱帶多窮國,因為人民只想撿椰子?
- 第二部 提高生產力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 鯷魚 德國化學家帶走了鯷魚給智利的財富
- 蝦子 經濟小蝦米也能翻身變成大鯨魚?
- 麵條 從愛麵如癡的韓國看見企業成功關鍵
- 胡蘿蔔 造福人類的新作物,竟被專利卡住?
- 第三部 全球共好Doing Better Globally
- 牛肉 讓牛肉自由貿易,誰的「自由」?
- 香蕉 香蕉共和國帶來的跨國企業啟示
- 可樂 美國的象徵熱賣,華盛頓共識卻滯銷
- 第四部 相互扶持Living Together
- 裸麥 裸麥與鋼鐵聯盟,催生了福利國家
- 雞肉 我們只有雞肉餐,在蘇聯人人平等
- 辣椒 照護工作與川菜辣椒,竟有共通點?
- 第五部 思考未來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 萊姆 氣候變遷,學學英國海軍的萊姆配給
- 香料 炒熱香料貿易的有限責任為何走味了?
- 草莓 當機器人會採草莓,我們還有工作嗎?
- 巧克力 美味甜點,藏著瑞士人富裕的祕密?
- 結語 如何好好食用經濟學?
- 致謝
- 參考來源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