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本期內容簡介
台灣建築界少書寫、理論、評論,很高興學學國際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邀請張晉維博士候選人開設六週的【2022 學學|空間× 文學|建築寫作的設計與構築】課程,課程結束後,經評選、再整理,特別擇優選載三篇,以饗放築塾讀者。年輕的作者群有:建築師、歷史碩士、跨領域寫作教學與創作實踐者,這課程及成果擴張了教與學的境界,對讀者而言更是可細細咀嚼品味的篇章。實踐是始於思考與想像的,非常樂見台灣建築的書寫有生力軍投入、加盟,期待後續仍有佳作陸續登載。
三篇文章有建築師介紹獲普立茲克獎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的住宅作品,剖析其內涵細微創見;有歷史學人以座落自家家鄉的王大閎建築師設計高爾夫球俱樂部會館的歷史脈絡探索其文化資產價值,希冀能獲得更多重視,並加以保存維護;有寫作教學與曾獲多項文學獎得主以日治梅澤捨次郎建築師的專賣局新竹支局辦公廳舍,從歐美思潮到日本內地受教育到台灣建築,這歷程的確非常值得當代台灣探索挖掘。
無獨有偶,放築塾代誌美術編凃邑思繼為文介紹斗六九老爺老家後,續撰《尋回家的味道--傳統養灰工作坊》一文,介紹老宅整修的「養灰」工法及其實踐。從工法的介紹到實際操作的感想,深入又生動。且此次「養灰」將歷時一年,一年後有機會再拜讀老宅的修復成果。
廖偉立建築師《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XVII》文圖傳達他在文化、歷史、人與自然對話、思考與反省的關係尋找與建構的混沌到清晰。
建築人魏廷羽從原民的蕭壟半島探索歷經滄海桑田經荷、鄭、日治、戰後到現在的佳里,以其昔日繁華在歷史在民俗藝術上始終佔有一席之地。日治時更在文化、政治、教育區塊上被看重,近年更激發出「鹽分地帶」的文學流派,雖地偏而自發光芒。
111年台灣專技建築師設計考試題目:市場複合社區福祉會館,巧合的與20年前91年專技建築師敷地考試題目完全一致,只是當年題目設定在鄉鎮邊緣,基地大,需求量體小;而111年設計題目設定在混雜的市區,基地小、用途需求量體大,然而其回應方式殊無二致。爰整理這20年來的專技設計、敷地考題,並條列如何可單純解題回應,因文長將分上、 中、下三期刊出。
- 空間×文學(第5頁)
- 2022學學|空間×文學|建築寫作的設計與構築(第5頁)
- 可愛卻不簡單!21世紀關係的革新家⸺妹島和世/SANAA(第10頁)
- 青年公園一隅的貴族精神:王大閎的台北高爾夫俱樂部會館(第16頁)
- 異地與在地、疏離的行者⸺梅澤捨次郎的城市意象與觀看之眼(第22頁)
- 品建築 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XVII(第30頁)
- 歷史台灣 小城故事多⸺鹽分上的佳里(第34頁)
- 地方札根 尋回家的味道⸺傳統養灰工作坊(第40頁)
- 設敷解題 南向日必照啊!⸺談111年專技建築師考試設計(中篇)(第46頁)
- 案例解析 華盛頓溫哥華探索中學Ⅲ(第5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