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擁台積電,右抱日本五大貿易商;
人類史上最厲害的投資家的決策智慧完.全.公.開!
為什麼要學巴菲特的決策邏輯?
因為華倫・巴菲特是史上第一位僅靠投資成為億萬富翁的活傳說,甚至被人們冠上「智者」的頭銜。他從11歲第一次投資股票以來,投資資歷已經超過80年,擁有1113億美元以上的資產,不曾蒙受巨大虧損;另一方面,他不惜捐出龐大金額,連續五年蟬聯美國國內最高額捐款的榜首,過著富裕但簡樸的生活。
即使在COVID-19的威脅下,他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依舊持續獲利。2022年儘管全球股市進入熊市,巴菲特憑藉「波克夏海瑟威」超越標普500的亮眼表現,仍能笑到最後;更因為大舉買入台積電ADR、加碼日本五大商社股票等獨具慧眼的決策,受到全球媒體與投資人的高度關注。
雖然我們可能無法成為巴菲特,但若能了解他的決策邏輯,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也能走得更遠。
要怎麼從巴菲特身上學習?
放眼全球股市,沒有人能挑戰巴菲特的崇高地位,也因此巴菲特的一舉一動,都是全球投資人爭相效仿的對象。每年他在自家公司「波克夏海瑟威」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發表談話與回答股東的問題。大家不辭千里前去參加股東會一睹股神風采,更要聽他的觀點與思維,風靡之盛,近年更有媒體將股東會直播,供巴迷觀看。
連Google的創辦人賴利.佩吉、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微軟的比爾.蓋茲等超一流經營者都一致推崇,巴菲特哲學是他們經營管理與克服危機等方面的強大支柱。身為巴菲特多年好友的比爾.蓋茲更直言:「比起一般人,巴菲特可以預見更長遠的未來。」
過去,我們只能在股東會、股東信或傳記上,零碎的窺視巴菲特的思考。
但是,現在你有了不同選擇!推廣豐田生產系統而聲名大噪的知名國際顧問桑原晃彌,將多年來對巴菲特的觀察與研究,化為具系統性的巴式決策邏輯。
巴菲特沒有說出口的成功祕訣,到底是什麼呢?
巴菲特為何如此成功?有人從他寫給股東的信中尋找財富密碼,有人從他的自傳故事中獲取靈感,但本書要提供更快速有效、更有系統性的學習方式!作者綜觀巴菲特的投資生涯,濃縮其思想菁華,並且發現,巴菲特就是因為堅守自己的「決策邏輯」與「良好習慣」,才為自己帶來凡人無法想像的功成名就。
● 關於目標,巴菲特會這樣訂:投資要看長期,不要短視近利
對巴菲特來說,他投資股票要可以「永久」持有,不會短視近利。這個觀念源於童年時期的慘痛教訓。
● 關於判斷,巴菲特會這樣下:獨立思考,不被外界聲音干擾
巴菲特做決策時的一大原則,就是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投資股票和企業時更是如此。
● 關於底線,巴菲特會這樣守:絕對不在「能力圈」外行動
為了將決策失敗的機率降到最低,巴菲特絕不涉足自己無法理解的領域。即使人人說某個產業有賺頭,或確實正在賺大錢,他碰也不碰;反之,在能力圈內,他只憑年報就能進行投資。
● 關於風險,巴菲特會這樣評估:投資的最高宗旨是「不賠錢」
巴菲特投資常勝的最大關鍵就是「不賠錢」。他下決定時不會急於在短時間內致富,而是致力將風險降到最低。
●關於習慣,巴菲特會這樣做:自己建立的原則,絕對堅守到底
巴菲特始終銘記學生時期習得的葛拉漢投資原則,並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才能做出漂亮的決定。
●關於金錢觀,巴菲特會這樣做:會賺也要會省,並且回饋社會
巴菲特對金錢一貫嚴謹的態度,使他年年穩定獲利。對他來說,如何用錢比如何賺錢更為重要。
●關於時間管理,巴菲特會這樣做:絕不浪費時間,徹底用在重要事項上
巴菲特很少參加會議、不回覆電子郵件,把時間用在充實自己與思考決策上。
●關於自我要求,巴菲特會這樣做:愛惜羽毛,堅守「誠信」原則
學股神不要只學一半,要知道他從小如何不遺餘力的自我學習與磨練,最後才能取得世人的信任與敬重。
想了解更多巴菲特的決策邏輯,敬請詳閱本書!
★如果你是股市小白……讀完本書,你能避開連股神都會犯下的投資失誤。
★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讀完本書,你有信心堅持追隨股神的腳步。
★如果你是經營者...... 讀完本書,你會知道終極目標是打造「連三明治都能經營的優秀企業」。
人人想與股神同行,但總是看不見股神的車尾燈。本書提供親近巴菲特思維的機會,不僅能引導我們取得社經地位的成功,在精神層面也將更加富足。
專業推薦
「切老滾雪球」版主 切老
《慢步股市》作者 周文偉(華倫)
Min的投資說書小棧 林旻毅
價值投資達人 股海老牛
美股夢想家創辦人 施雅棠
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雷浩斯
「鴕鳥胃投資隨筆」版主 鴕鳥胃
- 自序 向身價一千一百一十三億美元的超凡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學習
- 華倫.巴菲特〈年表〉
- 序章 巴菲特在想什麼?他接連獲勝的祕密,都在其中!
- 1 Google的賴瑞.佩吉和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都向巴菲特學什麼?又如何將之運用在管理上?
- 2 巴菲特為何在東日本大地震那一年造訪日本?又為何選在此時投資日本五大貿易公司?
- 3 即使COVID-19肆虐,巴菲特為何堅持「永遠不要做空美國」?
- 4 波克夏海瑟威為何能在COVID-19疫情下獲利?
- 5 巴菲特為何被稱為「奧馬哈的智者」?
- 原則一 〈巴菲特的目標〉以長期為目標,不短視近利
- 1 不為當前的股價患得患失
- 2 自己看中的企業,數十年也奉陪到底
- 3 創造永續收益的企業,才是值得投資的標的
- 4 十年後,冰淇淋存在市場上的可能性遠高於應用程式
- 5 最後的勝利者是持續累積小額獲利的投資人
- 原則二 〈巴菲特的判斷〉獨立思考,不被外界聲音干擾
- 1 「某人也這樣做」,不足以構成行動的依據
- 2 做重要決定時要看著「鏡子」,而不是看身旁的人
- 3 不要關注他人熱衷的議題,只尋求事實與根據
- 4 如何挺過批評與誘惑?用「內在成績單」來抵擋!
- 5 以「內在成績單」+「獨立判斷」,來逆向前行
- 原則三 〈巴菲特的底線〉絕對不在「能力圈」外行動
- 1 不管投資標的多受歡迎,不懂絕不出手
- 2 沒有投資機會,就等到有
- 3 即使是好友比爾.蓋茲的公司,也不強行投資
- 4 經歷數次失敗,才懂堅守「能力圈」的重要
- 5 判斷次數不是重點,決策品質才是關鍵
- 原則四 〈巴菲特的風險評估〉最高宗旨是「不賠錢」
- 1 「安全邊際」越大,越能降低虧損的風險
- 2 選一家「火腿三明治當CEO也能賺錢」的公司買進
- 3 融資最多只能占淨資產的二五%
- 4 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助降低風險
- 5 分散投資不是最佳的風險控管方式
- 原則五 〈巴菲特的習慣〉自己建立的原則,絕對堅守到底
- 1 即使是玩樂,也絕不打破自我紀律
- 2 九十歲高齡依舊遵循年少時恩師的諄諄教誨
- 3 「知道」與「做到」截然不同
- 4 「青出於藍」的祕訣,就在既有原則上增添獨創性
- 5 講「道理」和「誠信」的重要性
- 原則六 〈巴菲特的金錢觀〉會賺也要會省,並且回饋社會
- 1 即使變得富裕,節儉與儲蓄仍是基本功
- 2 把最愛的事做到盡善盡美,金錢就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
- 3 波克夏海瑟威的支出,是其他同行的二百五十分之一
- 4 賺錢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
- 5 生為「幸福的一%」的義務
- 原則七 〈巴菲特的時間管理〉絕不浪費時間,徹底運用在重要事項上
- 1 非必要就不開會,讓行事曆保持空白如新
- 2 絕不花太多時間在長途通勤上
- 3 就算是企業收購這等大事,也要當場決定
- 4 為命運共同體的股東召開股東大會,沒有時間限制
- 5 每天抽時間閱讀、動腦、研究
- 原則八 〈巴菲特的自我要求〉愛惜羽毛,堅守「誠信」原則
- 1 就算不擅長在台上發言,也能成為演講大師
- 2 想辦法和比自己優秀或值得敬重的人一起工作
- 3 成為一個可以吸引他人協助自己邁向成功的人
- 4 如果不被心愛之人所愛,人生只是一場空
- 5 重視「頭版測驗」,用一生建立個人信用
- 結語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40
單本電子書
NT$
23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