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
  • 點閱:277
    291人已收藏
  • 作者: 魏明毅 著
  • 出版社:春山出版
  • 出版年:2023
  • 集叢名:春山之聲:043
  • ISBN:9786267236130
  • EISBN:9786267236154 EPUB; 9786267236147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84128
  • 書籍難度(SR):717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二年級
  • 附註:附錄: 我想貼著你的耳朵說 : 沒有人是助人工作者

每個人,都有與苦難交錯的瞬間
我們如何意識到向烈焰索取涼冷的荒謬性,並迎向不同質地與軌跡的生命狀態? 
《靜寂工人》作者將田野自碼頭轉向苦難工作者的日常
與受苦之人同行,需要一鏟一鏟地堆疊,讓自己警醒如鐘、穩如大山

  這是一份諮商心理師/資深督導/苦難工作者的日常備忘錄,記錄多年來作者於第一線與受苦之人往來互動的觀察與反思。無論是向社工示傷索愛的少女、揚言自殺的家暴者、未成年的加害者、體制中麻痺的公務員、忘卻初心的校長、被迫道歉的社工……或許都是受苦者,有千絲萬縷的困境,而與受苦之人同行的苦難工作者,需要一番磨練與技藝,才能在將他人拉出黑洞的同時,不致捲入。
  觀察苦難、面對苦難、拆解苦難的「苦難工作者」,也可能在資本與權力結構中沉淪或被吞噬,權力與利益亦可能阻止工作者對困境發問,作者不斷反身追問、批判、檢討,讓人直視自身的投機與軟弱,然而這些反省不只提醒工作者,同時也指向作者自己。在反覆細心的逼視與適時出手介入的過程中,作者培養出穩如大武山般安靜強大的內在。
  曾受人類學訓練的作者,從日常田野中反覆思索,鍛鍊出深邃而敏銳的文字,指出人是如何鑲嵌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中,形成當代複雜的精神狀態/精神失序。作者一層一層抽絲剝繭抵達核心,透過一篇篇的日常備忘,讓我們洞悉從個人到體制的困境與缺漏,溫柔地同理從縫隙中跌落的人們,扎實地承接起工作者的不知所措,也具有反身性地提醒苦難工作者保有警醒與初衷。


魏明毅
清華大學人類所碩士。二十餘年諮商心理師與社會工作領域督導。著有《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曾獲第四十六屆金鼎獎與二○一七臺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

  • 封面
  • 推薦序 安靜而深入,深處即遠處── 讀《受苦的倒影》/吳易叡
  • 推薦序 攀緣壁虎呱呱銳鳴: 不斷斷尾再生的苦難工作者/趙彥寧
  • 序 像偵探那樣觀看──沒有故事,眼前盡是一樁樁的事件
  • 第一現場|忽明忽暗的苦難形貌 人們所眼見聽聞的,是什麼?
    • 勞動縫隙裡的人
    • 那人造的形貌模糊之物
    • 惡意的來蹤
    • 在此世代裡的「家」,是什麼?
    • 一陣陣暗地裡的匱乏與渴望
    • 落了地的笑聲
    • 是什麼堆砌出了人的羞憤?
    • 人從生命剝離開來
    • 我們同樣面貌模糊
    • 有氣無力的菜餚
    • 黑色小機體
    • 物質虛掩著苦難
  • 第二現場|藏身於階級與權力裡的平庸 我們能否意識到所身陷的倫理困境?
    • 被吐露出來的話語
    • 是淹沒或投降?
    • 被擱置的人與專業
    • 沒有惡人
    • 跳躍為「常識」的病識感
    • 災難裡的煙花,有沒有真心?
    • 無憂無愁無懼
    • 那頻頻攬鏡自照的前線兵將
    • 我們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嗎?
    • 那巨大的空隙
    • 平庸尾隨什麼而來
    • 緊握權力時,人害怕著什麼?
    • 袂過心
    • 人我之間,存在著什麼?
    • 病理性的安穩結構
    • 站在「那個」世界之外
  • 第三現場|生命的多重歷程與開放結局 人與其苦難,可以發展出什麼樣的關係?
    • 人的古老提問
    • 生命的所在之處
    • 那被稱之為發作的受苦
    • 下一回合新生
    • 那些灰階的意念與行動
    • 各式資本世界所架設的意義之網
    • 發問的神聖時刻
    • 充滿生機
    • 如流星的閃耀瞬間
    • 患者
    • 我們如此獨立又相互依存
  • 後記
  • 碎語附錄 我想貼著你的耳朵說:沒有人是助人工作者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