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典藏今藝術 [第250期]:百科殿堂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完整報導
  • 點閱:12
    2人已收藏
  • 作者: 典藏雜誌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 出版年:2013.07
  • 格式:PDF,JPG
  • 頁數:208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本期內容簡介
百科殿堂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完整報導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8 去不去威尼斯都尷尬∣高子衿
 

COLUMN 今專欄
50 對文化部成立藝術銀行的一些觀察與期待(二)|王嘉驥
52 微小的藝術∣馮光遠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54 Art Forum │林心如
 
NEWS 焦點新聞 56 國際.中國.台灣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香港藝術版圖再洗牌
71 台灣觀點—香港巴塞爾做為亞洲最重要的藝博會∣高子衿
74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楊天帥
78 香港畫廊新地誌—從畫廊新區到新興空間│梁展峰
 
主題展
84 破除機制化知識框架的百科殿堂—第55 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陳璽安、高子衿
國家館
90 亞洲、美洲、歐洲│高子衿、陳璽安、楊天帥
台灣參與
100 一座被想像構築而起的國家館—55 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高子衿
102 人與物的平權共生 台藝大「綠色狂想曲」|高子衿
102 無所倖免的氣候危機 吐瓦魯國家館|高子衿
外圍展
103 當態度變為形式 When Attitude Becomes Form Bern 1969 / Venice 2013 │楊天帥
104 當代藝術玻璃展:Glasstress │陳璽安
105 歷史之路—威尼斯雙年展與中國當代藝術20 年│高子衿
106 艾未未:S.A.C.R.E.D. │楊天帥
106 個人結構Personal Structures │高子衿
107 昆恩 Marc Quinn :呼吸 Breath │楊天帥
107 橋本雅各Jacob Hashimoto :氣體巨行星 Gas Giant │楊天帥
獎項篇
108 威尼斯雙年展得獎名單揭曉│高子衿
 
REVIEW 深度評論
110 最高的地方:在蘇育賢《花山牆》中的
社會性撫觸│簡子傑
113 「我們在此相遇」 藝術家侯淑姿
與她的左營眷村影像│黃孫權
116 猶如剝皮之痛的蛻殼 蔡海如《偏航.探痙》
│吳介祥
118 數位時代的病識感:
李柏廷「具體而微」個展│鄭文琦
120 等待救援、等待墜落
朱駿騰創作中的輕聲嘆息│王咏琳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22 圖像、敘事、中產階級的趣味與景觀現實主義
淺析龐茂琨的藝術創作歷程│何桂彥
128 指印的個人經驗及其他—指印是一種表達,
是一種呈現思想的方法│張羽
130 張羽:當代藝術中的水墨第一人—《指印,一種意念的形式》
參加第55 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個人結構」│(採訪)艾嘉
134 聚焦於載體上的清晰辯證—談宋曉明作品裡再視的「寫實」│張玉音
136 以宋曉明「海洋」系列帶出台灣身影—
恆畫廊參與Art Basel 外展現場│恆畫廊
138 緊密交織下的樸實自然—談王南雄的水墨創作│吳樹安
 
FORUM 藝術論壇 140 藝評評藝 評藝評│陳宏星
144 關於藝術評論|花栗澄
 
PORTFOLIO 藝術家特寫 146 論瑪瑪.安德森Mamma Andersson 與
安德烈.艾利克森Andreas Eriksson │黃亞紀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150 到底是誰不環保? Expo 1 :紐約-陰鬱的樂觀|馬元中
 
CROSSOVER 跨界視野 152 我們需要《文訊》嗎?|王焜生
154 《謎樣的清明上河圖》 專訪野島剛│藍玉琦
156 說說,「住」在台北│黃琬雯
158 談聲體藝室《事件:浮士德已經掛了》的「事件性」│林正尉
160 怎樣看見搖滾樂(十二)│顏峻
 
SNG 展覽直擊 162 國際.中國.台灣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89 台藝大參加第55 屆「威尼斯雙年展」的策展理念一二|羊文漪
190 形式美,意境情 趙準旺的新水墨藝術|台灣文創平台發展協會
194 2013 台中藝術博覽會|(整理)編輯部
196 碑帖映象 碑帖書畫與虛實間的不斷對話與流轉|黃海鳴
 
CALENDAR 展覽快訊 198 展覽月報∣編輯部


雜誌簡介

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 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 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 EDITORIAL 編輯手記-去不去威尼斯都尷尬(第48頁)
  • COLUMN 今專欄(第50頁)
    • 對文化部成立藝術銀行的一些觀察與期待(二)(第50頁)
    • 微小的藝術(第52頁)
  •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Art Forum(第54頁)
  • NEWS 焦點新聞(第56頁)
    • 國際(第56頁)
    • 中國(第60頁)
    • 台灣(第62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報導香港藝術版圖再洗牌(第70頁)
    • 台灣觀點—香港巴塞爾做為亞洲最重要的藝博會(第71頁)
    •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第74頁)
    • 香港畫廊新地誌—從畫廊新區到新興空間(第78頁)
  • Feature-百科殿堂 第55 屆威尼斯雙年展完整報導(第82頁)
    • 主題展-破除機制化知識框架的百科殿堂—第55 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第84頁)
    • 國家館-亞洲、美洲、歐洲(第90頁)
    • 台灣參與(第100頁)
    • 外圍展(第103頁)
    • 獎項篇-威尼斯雙年展得獎名單揭曉(第108頁)
  • REVIEW 深度評論(第110頁)
    • 最高的地方:在蘇育賢《花山牆》中的 社會性撫觸(第110頁)
    • 「我們在此相遇」 藝術家侯淑姿 與她的左營眷村影像(第113頁)
    • 猶如剝皮之痛的蛻殼 蔡海如《偏航.探痙》(第116頁)
    • 數位時代的病識感: 李柏廷「具體而微」個展(第118頁)
    • 等待救援、等待墜落  朱駿騰創作中的輕聲嘆息(第120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第122頁)
    • 圖像、敘事、中產階級的趣味與景觀現實主義 淺析龐茂琨的藝術創作歷程(第122頁)
    • 指印的個人經驗及其他—指印是一種表達, 是一種呈現思想的方法(第128頁)
    • 張羽:當代藝術中的水墨第一人—《指印,一種意念的形式》 參加第55 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個人結構」(第130頁)
    • 聚焦於載體上的清晰辯證—談宋曉明作品裡再視的「寫實」(第134頁)
    • 以宋曉明「海洋」系列帶出台灣身影— 恆畫廊參與Art Basel 外展現場(第136頁)
    • 緊密交織下的樸實自然—談王南雄的水墨創作(第138頁)
  • FORUM 藝術論壇(第140頁)
    • 藝評評藝 評藝評(第140頁)
    • 關於藝術評論(第144頁)
  • PORTFOLIO 藝術家特寫-論瑪瑪.安德森Mamma Andersson 與 安德烈.艾利克森Andreas Eriksson(第146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到底是誰不環保? Expo 1 :紐約-陰鬱的樂觀(第150頁)
  • CROSSOVER 跨界視野(第152頁)
    • 我們需要《文訊》嗎?(第152頁)
    • 《謎樣的清明上河圖》 專訪野島剛(第154頁)
    • 說說,「住」在台北(第156頁)
    • 談聲體藝室《事件:浮士德已經掛了》的「事件性」(第158頁)
    • 怎樣看見搖滾樂(十二)(第160頁)
  • SNG 展覽直擊-國際.中國.台灣(第162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第189頁)
    • 台藝大參加第55 屆「威尼斯雙年展」的策展理念一二(第189頁)
    • 形式美,意境情 趙準旺的新水墨藝術(第190頁)
    • 2013 台中藝術博覽會(第194頁)
    • 碑帖映象 碑帖書畫與虛實間的不斷對話與流轉(第196頁)
  • CALENDAR 展覽快訊-展覽月報(第198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2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