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中醫中藥:陰陽實虛與歧黃之術
  • 點閱:120
    41人已收藏
  • 作者: 高靖, 高立著 , 傅璇琮編
  • 出版社:千華駐科技
  • 出版年:2023
  • EISBN:9789575928483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在中醫的發展歷程中,其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是
中國古典哲學的「天人合一」、
「天人相應」的整體觀。

在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透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發展成獨特的醫學理論、實踐體系。



◤中醫概說
中醫學基本理論的確立,以《黃帝內經》的成書為標誌,此書吸收秦漢前多種自然科學重要成果,以氣一元論、陰陽五行說為指導,總結春秋戰國前的醫療成就,系統闡述了生理、病理、經絡、解剖、診斷、治療等問題,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探求病因,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以辨證論治原則,採取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治療手段,使人體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四大經典
《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著,十六卷,包括傷寒論和雜病論兩部分,總結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原書在張仲景去世後散佚,晉代名醫王叔和等後來分別整理成《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傷寒雜病論》對中醫學治療急慢性傳染病、流行病以及內科雜病等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曾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全書共三卷,按動物、植物、礦物三大類,收載藥物365種,每藥項下載有性味、功能與主治,還簡要記述藥材毒性、四氣五味、配伍法度、服藥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

◤陰陽在醫學中的應用
陰陽是否調和,決定人體健康與否,陰陽平衡,人體健康。「陰平陽祕,精神乃治。」人體攝取飲食,經過脾、胃的腐熟運化,營養物質運送至全身,肉體增長強壯、生命活力旺盛。食物消化後有形的廢料,由前後二陰排出。陰陽失衡,表現為各種症狀。陽證症狀表現為發熱、口渴、脈數(快)等,又稱熱證(陽證)。陰證症狀表現為不發熱,口不渴、手足冷、脈遲(慢)等,又稱寒證(陰證)。即《內經》說的「陽勝則熱,陰勝則寒」證。

作者簡介

傅璇琮,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秘書長、副組長,主要專著有《唐代詩人叢考》、《唐代科舉與文學》、《唐翰林學士傳論》(盛中唐卷、晚唐卷)、《李德裕年譜》等,主編《全宋詩》、《續修四庫全書》、《中國古籍總目》、《中國古代詩文名著提要》等。

  • 第一章 中醫概說
    • 一、中醫稱謂溯源
    • 二、中醫雅稱
    • 三、中醫四大經典
    • 四、中醫十大名醫之祖
    • 五、中醫學理論的基本特點
  • 第二章 經絡學說
    • 一、經絡系統命名規則
    • 二、經絡系統的功能
    • 三、經絡系統在治療中的作用
    • 四、十二經脈正經
    • 五、十二經別
    • 六、十二經筋
    • 七、十二皮部
    • 八、奇經八脈
    • 九、絡脈系統
  • 第三章 藏象(臟象)學說
    • 一、藏象(臟象)概說
    • 二、五臟
    • 三、六腑
    • 四、奇恆之腑
  • 第四章 陰陽學說
    • 一、陰陽變化的規律
    • 二、陰陽在醫學中的應用
    • 三、五行學說
    • 四、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
    • 五、五行歸類表
    • 六、五行學說的臨床應用
    • 七、陰陽與五行的關係
  • 第五章 四診
    • 一、望診
    • 二、聞診
    • 三、問診
    • 四、切診
  • 第六章 辨證
    • 一、辨證概說
    • 二、八綱辨證
    • 三、病因辯證
  • 第七章 針灸推拿
    • 二、針法
    • 三、灸法
    • 四、拔罐法
    • 五、推拿按摩
    • 一、針灸概說
  • 第八章 中藥
    • 一、中藥概說
    • 二、中草藥性能
    • 三、中草藥分類
    • 四、中藥服用法
    • 五、方劑
  • 第九章 中醫養生
    • 一、養生概說
    • 二、順時養生
    • 三、按摩養生
    • 四、情志養生
    • 五、樂娛養生
    • 六、起居調攝
    • 七、食療養生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250
單本電子書
NT$ 17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