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經濟史的趣味
  • 點閱:134
    6人已收藏
  • 作者: 賴建誠, 何泰寬著
  •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 出版年:2023
  • 集叢名:貓頭鷹書房
  • ISBN:9789862626337
  • EISBN:9789862626344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80987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內容簡介

挖掘歷史背後那隻看不見的經濟之手!





◎暢銷書《經濟史的趣味》全新增修版

◎賴建誠(清大榮譽教授)、何泰寬(台大經濟系教授)帶你看故事學經濟



趕走荷蘭人的不是鄭成功?

寡婦守節不是道德要求?

沒有瓦特改良蒸汽機,工業革命依舊會發生?

為何漢人不吃牛、穆斯林不吃豬、日本人愛吃生魚片?

以上所問其實都是經濟問題!



用經濟破解刻板印象

本書收錄許多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或經常視為理所當然的歷史案例,若用經濟學角度思考將可有新的解讀。貞節牌坊是明清寡婦守節的明證,一般認為這是基於傳統道德教化的要求,實際上卻是為了財產權、扶養權等權衡下的理性考量。鄭成功之所以可以趕走荷蘭人,是因為荷蘭人發現東亞的經濟利益太低,原本就想走了,所以更不想花時間跟鄭軍糾纏!



從歷史故事學習經濟思維

歷史故事裡往往又埋藏許多經濟學概念與規則。鍵盤上的英文字母為何不是用字母順利排列?目前全世界通用的軌道寬度,包含我們的台鐵與高鐵,為何都是143.5公分?這些例子顯示許多經濟現象是習慣或「路徑依賴」所造成的,而非基於科學根據的理性選擇。此外,中世紀英國軍隊使用便宜又可以遠射的長弓,但法國軍隊卻選擇昂貴又只能近距離攻擊的十字弓,說明了最終選擇不見得是最優選擇。



歷史中的貨幣制度與理財投資

你知道《綠野仙蹤》其實是個金融故事嗎?裏頭的黃金道路和女巫的銀鞋是貨幣史上金本位和銀本位的隱喻。而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死後留下大批美術收藏,他蒐集藏品背後又藏有哪些邏輯與方法值得我們效法?



用經濟學讀出歷史的不同趣味

「經濟史的趣味」原是賴建誠教授在清華大學開設的通識課。本書收錄過去課堂上實際閱讀的文章,經過重編增刪,分為38個主題向讀者介紹了習俗對制度與行為的影響、如何用經濟思維破解原有的刻板印象、用經濟解析國家興衰與戰爭,並用歷史案例介紹經濟學概念、解說金融貨幣史以及名人的投資故事。每章都是一則充滿趣味的歷史案例和經濟分析的精采辯證,內容精實易讀,充分展現經濟人的獨特洞察力。讓讀者在享受閱讀歷史的樂趣之餘,也能學習經濟學知識。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王伯達/《王伯達觀點》創報人

唐珮玲/地檢署觀護人,《我是你的觀護人》作者

陶宏麟/東吳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

鍾文榮/《巷子口經濟學》作者

作者簡介


姓名:何泰寬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副主任。學術專長為銀行與貨幣危機、國際金融、應用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SGE Modeling)。


姓名:賴建誠
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榮譽退休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學術著作有:《近代中國的合作經濟運動:1912-1949》(1990,2011)、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主編,2000, Oxford UP)、《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2002,2009)、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啟超的經濟面向》(2006,2010)、《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 機,1531-1602》(2008,2010)、《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1519-79)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2015)。
半學術性的著作有:《重商主義的窘境》(1992)、《年鑑學派管窺》(譯著,1996,2003)、《綠野仙蹤與中國》(1998)、《經濟史的趣味》(2010)、《經濟思想史的趣味》(2011, 2016)、《井田辨:諸說辯駁》(2012)。
 
  • 封面
  • 書名頁
  • 出版緣起
  • 推薦序  人人都該擁有的經濟生存地圖/唐珮玲
  • 推薦序  經濟學家應學會謙卑與包容/陶宏麟
  • 序1 賴建誠
  • 序2 何泰寬
  • 緒論 為什麼要讀經濟史?
  • 第1篇 習俗的力量
    • 1 鍵盤與軌距如何形成?
    • 2 漢人為何不吃牛肉?
    • 3 中國為何沒有長弓部隊?
    • 4 守寡有理?
    • 5 海難時,最先沉沒的是騎士精神
    • 6 說不得的殺女嬰習俗
    • 7 為什麼江南的佃農特別多?
  • 第2篇 習見與事實
    • 8 為什麼歐洲要獵巫?
    • 9 為什麼《共產黨宣言》對英國影響不大?
    • 10 蒸汽機真的推動英國的產業革命?
    • 11 鐵路對美國早期的經濟發展幫助很大?
    • 12 晚清鴉片問題重探
  • 第3篇 大國的崛起
    • 13 為什麼英國會衰落,美國會興起?
    • 14 日本在二戰後成長的關鍵
    • 15 普魯士和希特勒的興起
  • 第4篇 戰爭的經濟
    • 16 戰爭與國家的形成
    • 17 大英帝國的長期經營合算嗎?
    • 18 為什麼鄭成功能趕走荷蘭人?
    • 19 戰爭時期經濟學家的角色
    • 20 閉關自守能撐多久?
  • 第5篇 興盛與饑貧
    • 21 為什麼猶太人會被抄家?
    • 22 明清的貪汙為何普遍?
    • 23 人類如何逃脫馬爾薩斯陷阱?
    • 24 季芬財真的存在?
    • 25 為什麼日本的蠶絲業能迅速超越中國?
    • 26 製錶業對產業革命的意義
    • 27 屠殺北美野牛的元凶
    • 28 在戰亂時期,美術品是好投資
  • 第6篇 金融的故事
    • 29 複本位的運作方式與優缺點
    • 30 甲午賠款促使日本採行金本位
    • 31 金本位是傳遞大蕭條的元凶?
    • 32 美洲白銀對明清經濟的影響
    • 33 《綠野仙蹤》隱含的金融故事
    • 34 美國購銀法案對中國的衝擊
    • 35 劣幣驅逐良幣與良幣驅逐劣幣
  • 第7篇 智者的錢商
    • 36 凱因斯勇於投資
    • 37 凱因斯的美術收藏
    • 38 牛頓在南海公司泡沫的虧損
  • 延伸閱讀
  • 圖表來源
  • 索引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