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丁格:我的人生, 我的世界觀
-
點閱:82
5人已收藏
- 譯自:Mein Leben, meine Weltansicht: Die Autobiographie und das philosophische Testament
- 作者: 艾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著 , 黃玉林譯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年:2023
- 集叢名:科學新視野
- ISBN:9786263187740
- EISBN:9786263187757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71013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以「薛丁格貓」思想實驗為人熟知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丁格,
不只是量子力學的奠基者,
更啟發DNA結構的生物學發現,
還是鑽研奧義書、叔本華與斯賓諾莎的哲學家,
對「自我」、「世界」、「意識」等課題有著獨到見解。
東華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黃玉林 翻譯、導讀
薛丁格是二十世紀最偉大、也最謙虛的天才。寫於1960年的手稿〈我的人生〉,是向來不喜談論自己的薛丁格,唯一一次細述生平。讀者可藉此瞭解是怎樣的知識養成,讓他的興趣不僅限於物理學與數學,更包括生物學與哲學。
〈我的世界觀〉出版於1961年,由兩篇文章構成,分別寫於薛丁格學術生涯初始與退休之後,雖然中間間隔了35年,但它們彙整了他對世界本質的哲學觀點。薛丁格的世界觀源自印度的吠檀多哲學,認為只存在著一個單一的意識,我們都是它的不同面向,並進而推演出一種敬畏生命的倫理學立場。
論者指出,薛丁格的理論物理學創見,其源頭可能正是他的哲學思索。
突然將你從虛無中喚來享用這個壯觀、無視於你的奇景的那個東西,它是什麼?也許一百年前,另一個人坐在這個地方,像你一樣懷著敬畏和渴望,仰望著山上餘暉漸退的積雪。他和你一樣感受痛苦和喜悅。他是別人嗎?難道不是你自己嗎?
薛丁格最知名、譯為最多語言的作品之一。
——《維也納日報》(Wiener Journal)
精確科學的實踐者薛丁格,對哲學的驚奇所做的動人沉思。
——《新聞報》(Die Presse)
- 譯者前言及導讀 知識、倫理學與形上學
- 我的人生
- 我的世界觀
- 前言
- 尋找出路
- 一 關於一般形上學
- 二 令人失望的歷史回顧
- 三 哲學的驚奇
- 四 問題:自我—世界—死亡—多元性
- 五 吠檀多的基本觀點
- 六 科學思想的通俗導論
- 七 關於非多數的其他方面
- 八 意識、有機的、無機的、記憶
- 九 關於成為有意識
- 十 關於倫理法則
- 何謂真實?
- 一 放棄思維與存有或精神與物質二元論的理由
- 二 我們只能以語言的理解領悟世界的一體性
- 三 關於溝通的不完美
- 四 同一性學說:光與影
- 五 令人驚奇的兩種情況:偽倫理學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7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