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13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破繭而出的日本藝術市場
------
日本武士道經典著作《葉隱》是江戶時代佐賀藩傳頌的武士道修養之書。內容闡述著這樣的精神:「葉隱」就如樹木的葉蔭,儘管在人看不見的地方也要盡忠。延伸至今日的日式工作倫理,便是:「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也要把事情做好。」以此觀點來看日本在所謂「失落的30年」中所做的努力,便不難理解日本當代藝術整體環境氛圍,如何可以在日本經濟逐漸顯現脫離通縮現象的此時,開始有了更活躍的發展。在本期的專題中,我們從日本如何思考「藝術」、「當代」,乃至於「產業」與「美學產業」的可能出發進而觀察日本文化廳文化政策白皮書與民間機構從2016年起逐年進行的藝術產業市場研究報告,試圖理解日本對「藝術產業」的整體思考。與此同時,也梳理了日本當代藝術市場在近年的轉變以及採訪當地畫廊如何近身觀察近年日本藝術市場的變化。(企畫/朱貽安)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薄發之前,先需厚積∣嚴瀟瀟(第42頁)
- COLUMN 今專欄(第44頁)
- 給藝術家的創意解決問題工具∣耿一偉(第44頁)
- 金九銀十藝術時∣姚謙(第46頁)
- 有感於史博館整修案的嚴重延宕∣洪三雄(第48頁)
- 台灣藝術產業整合,從土洋藝博會合作開始∣簡秀枝(第50頁)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課後的靜物排列──淵上末生的臺展作品∣蕭亦翔(第52頁)
- ARTIST 藝術家 「刻」──與作品共享的時光 曾美禎的木口木刻版畫創作∣簡秀枝(第56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從藝術向度展開「永續×環境×想像」的觀照與實踐 專訪2024「堤頂之星2.0」藝術徵件計畫視覺類年度策展人張晴文∣楊椀茹(第60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第62頁)
- 白與萬物:羅伯特.萊曼的手、眼與心∣嚴瀟瀟(第62頁)
- 迪特.施瓦茨談羅伯特.萊曼:「繪畫是一個他需要為自己去征服的開放領域」∣嚴瀟瀟(第67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第70頁)
- 破繭而出的日本藝術市場∣朱貽安(第70頁)
- 守.破.離──日本「藝術」的當代況味∣沈伯丞(第72頁)
- 公、私有別,法、術有分 日本政府的文化政策與藝術產業發展策略∣朱貽安(第76頁)
- 日本當代藝術市場之現況與觀察∣詔藝(第79頁)
- 從封閉到開放 日本畫廊主的藝術市場觀察∣李京樺、林芷筠(第84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86頁)
- 按壓的消失與表意的偏移∣沈裕昌(第86頁)
- 凝視絕望,才會找到希望 陳界仁個展「她與她的兒女們─引言與序章」∣童詠瑋(第90頁)
- (後)戒嚴時代的新媒體藝術策略(二):虛擬理性、新媒體意識與懲(呈)惡世代的藝術∣楊硯奇(第94頁)
- 這裡性別麻煩都會像糖果般融化 龐畢度中心「跨越彩虹」∣印卡(第98頁)
- 葛飾北齋:巨浪之外∣Artprice.com(第102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104頁)
- 生生不息──與環境共榮的公共藝術 談水湳經貿園區公共藝術∣林芷筠(第104頁)
- 經典與現世之所見 寂靜的世界─陳景容個展∣洪威喆(第108頁)
- 提煉永恆價值的內在風景 林煒翔個展「丘壑在心」∣楊椀茹(第110頁)
- 在28歲生日之後 德薩畫廊藝術家駐留項目(deSAR)×陳嘉翹∣Fizen Yuen(第112頁)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後疫情時代的國際藝術交流:ART TAIPEI 2023從台灣到亞太區域的藝術流動∣ART TAIPEI 2023(第114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突破框架,搭建橋樑 查雯婷個展「十三生肖」∣林芷筠(第11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