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編輯本刊9月號之時,適逢農曆癸卯年7月。據聞,在這個月份中,不可見的歷史鬼魂將傾巢湧出恣意遊走於陽世,陰間靈氣將流竄至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切角落,無論是畫廊、美術館、學院或藝術家們的工作室(也包含藝術雜誌)。人們總說當代藝術是現在進行式的、理性而充滿蓬勃朝氣的、是屬於陽世而非陰間的藝術。那麼,在無盡幽魂盤旋於空中的本月,我們該如何思考靈感、靈性的當代版本?以及藝術中諸多不可言說的神祕力量與宿命時刻?順應本刊251 期中龔卓軍以專文〈孌主體與泛靈論的世界〉拋出的想像,本期「當代魍魎:藝術的泛靈美學」將聚焦於「靈」與當代藝術的潛在關係,試圖在看似明晰透亮的陽世情境中,掘開一個充滿靈性、陰氣、鬼魂、神祕、超自然與萬物有靈的窺視間隙。最後,容我提醒各位親愛的讀者們,在閱讀本專題的時候,千.萬.不.可.以.回.頭.看.喔!
- EDITORIAL 編輯手記-現代與歷史如何並存?(第86頁)
- COLUMN 今專欄(第88頁)
- 對文化部成立藝術銀行 的一些觀察與期待( 三)(第88頁)
- 籃球的藝術(第90頁)
-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art press 2(第92頁)
- NEWS 焦點新聞(第94頁)
- NTERNATIONAL 國際(第94頁)
- CHINA 中國(第98頁)
- TAIWAN 台灣(第100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 1-當代魍魎:萬物有靈與美學(第104頁)
- 群鬼:從鬼域、義氣、能量到美學政治性(第106頁)
- 泛靈創作檔案:從靈異的美學到美學的靈動狀態(第110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 2-西天中土:從中印思想交匯到亞洲的現代(第114頁)
- 作為方法的印度(第116頁)
- 巫覡能不能說眾罔兩的語言?(第119頁)
- REVIEW 深度評論(第124頁)
- 運動的身體文化景觀-從「動見」展看運動的多重意涵(第124頁)
- 現代科技生活中的精神狀態隱喻-Mental-logue / Monster-logue(第127頁)
- 國族廢墟 藝術還魂:台味美學的歷史翻案(第130頁)
- 在「不存在」與「缺席」之間-郭奕臣個展「Behind the shadow」(第132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第134頁)
- 海上觀潮聽春濤 陸春濤繪畫散論(第134頁)
- 水墨風景召喚的「自我」(第138頁)
- 龐茂琨談新作:「遊觀」於「浮世」(第140頁)
- 刀刃測量‧無歇之劇 史金松 不可預知的戲劇現場(第142頁)
- ART TALK 相談室-被綁架的策展定義?Nato Thompson 談另類策展型態(第146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150頁)
- 沐浴在光中 詹姆斯‧特瑞爾 James Turrell(第150頁)
- 從外太空看地球-由「The Whole Earth」談起(第152頁)
- 愛情與藝術之關係?東京宮「黑色月亮」展:The Black Moon(第156頁)
- 水,為元素,為萬物-第三屆大阪堂島川雙年展(第158頁)
- 藝術為皮相,振興為骨的跳島旅行-記2031瀨戶內海藝術祭(夏)(第162頁)
- 生活就是藝術-2013金門創作藝術節「島嶼‧劇場」觀察(第166頁)
- OBSERVATION 要點觀察(第170頁)
- 策展如何更新都市的文化肌理?以雅加達藝術團體 Ruangrupa 與 RURU 藝廊為例(第170頁)
- 香港《主場新聞》-新藝術媒體的危與機(第172頁)
- 策展的下一個浪頭?從巴黎東京宮「新浪潮」談起(第174頁)
- CROSSOVER 跨界視野-怎樣看見 搖滾樂(十四)(第176頁)
- SNG 展覽直擊-國際‧中國‧台灣(第178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第200頁)
- 解變. 重構:梁藍波「聚合大系」畫述(第200頁)
- 兩位藝術家的駐村相遇,能有哪些可能?台南─洛杉磯「對飛計畫」(第201頁)
- CALENDAR 展覽快訊-展覽月報(第20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