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要愛國還是要真相?
報導事實為何會成為「國家敵人」?
一張照片如何結束戰爭卻毀掉了一個人的生活?
戰地記者在血與火、生與死中,為何掙扎,
又如何抉擇?
關於本書:
★細心勾勒戰地記者的傳奇
★見證20、21世紀決定性的戰役
★臺灣首部論及中外戰地記者的專著
★紀錄片《戰地攝影師》的原型
★軍事迷的體驗書
★戰地記者必備手冊
戰地記者,一個象徵著勇敢的職業,一個代表著榮耀的職業,一個最能體現身而為人的驕傲的職業,一個無懼於生死的職業!殘酷戰爭時時有,戰地記者處處在。他們因著無畏,因著敬業,毅然奔赴戰爭最前線,接受血與火、生與死的洗禮,產生許多盪氣迴腸、可歌可泣的壯烈、動人故事。
戰地記者最早出現在西方國家,西元19世紀初隨著近代報業與軍事的發展而出現,迄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戰地記者貫穿了整個近現代新聞史,也貫穿了200年來的戰爭史。戰地記者的歷史實際上是一部獨特的新聞史,也是一部獨特的戰爭史。
本書介紹了十餘位中外當代著名戰地記者及其無畏的精神及非凡的經歷。作為人物傳記與紀實文學作品集,本書以真實性、新近性、宏大性、可讀性、流暢性見長。
--戰地之神羅伯特.卡帕的傳世之作
--開闢戰地即時廣播的愛德華.默羅
--報導慘遭封殺 60 年的喬治.韋勒
--世界第一女記者奧里亞娜.法拉奇
--海珊只肯接受他的採訪:丹.拉瑟
--用一張照片終止越戰愛迪.亞當斯
--為報導兩度被捕的泰西爾.阿魯尼
--意外遭扣留的女記者伊芳.瑞德利
- 前 言 向戰地記者致敬(第IX頁)
- 第一章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第1頁)
- 羅伯特.卡帕簡介(第2頁)
- 戰地之神的攝影生涯(第6頁)
- 卡帕鏡頭下的中國(第12頁)
- 卡帕的愛情傳奇(第14頁)
- 第二章 愛德華.默羅(Edward R. Murrow)(第17頁)
- 愛德華.默羅簡評(第18頁)
- 默羅的戰地前線即時廣播(第21頁)
- 默羅在二次大戰前線現場廣播(第28頁)
- 默羅的電視傳播成就(第32頁)
- 默羅事業成功的主因分析(第35頁)
- 第三章 喬治.韋勒(George Weller)(第39頁)
- 喬治.韋勒簡介(第40頁)
- 戰地記者生涯(第41頁)
- 長崎核災目擊記者(第43頁)
- 《長崎報告》的部分內容(第45頁)
- 二次大戰後韋勒的經歷(第48頁)
- 《長崎報告》60 年後問世(第49頁)
- 第四章 奧里亞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第51頁)
- 奧里亞娜.法拉奇簡評(第52頁)
- 法拉奇的童年與少女時代(第55頁)
- 法拉奇從走上新聞路到名聲遠揚(第59頁)
- 女記者的愛情(第63頁)
- 戰地記者法拉奇(第65頁)
- 法拉奇對國際政界要人的採訪(第67頁)
- 法拉奇式風格(第68頁)
- 法拉奇採訪鄧小平(第72頁)
- 小說家法拉奇(第77頁)
- 第五章 丹.拉瑟(Dan Rather)(第81頁)
- 丹.拉瑟簡介(第82頁)
- 新聞權威的象徵(第86頁)
- 兩度與一代梟雄海珊面對面(第88頁)
- 丹.拉瑟採訪海珊之後(第91頁)
- 丹.拉瑟黯然下台(第93頁)
- 告別主播之後(第95頁)
- 第六章 愛迪.亞當斯(Eddie Adams)(第97頁)
- 愛迪.亞當斯簡介(第98頁)
- 代表作影響了美國大選(第103頁)
- 每張照片講述一個故事(第107頁)
- 第七章 彼得.阿內特(Peter Arnett)(第111頁)
- 彼得.阿內特簡介(第112頁)
- 阿內特引起的爭議(第115頁)
- 第八章 泰西爾.阿魯尼(Tayseer Allouni)(第123頁)
- 泰西爾.阿魯尼簡介(第124頁)
- 阿魯尼兩次在西班牙被捕與釋放事件始末(第128頁)
- 第九章 詹姆斯.納切威(James Natchwey)(第133頁)
- 詹姆斯.納切威簡介(第134頁)
- 《戰地攝影師》紀錄片(第141頁)
- 第十章 伊芳.瑞德利(Yvonne Ridley)(第143頁)
- 伊芳.瑞德利簡介(第144頁)
- 伊芳.瑞德利被俘事件始末(第147頁)
- 伊芳.瑞德利獲釋後的感想(第151頁)
- 第十一章 唐師曾(第155頁)
- 唐師曾簡介(第156頁)
- 波斯灣戰爭中,他付出巨大代價(第158頁)
- 波斯灣戰爭中的大贏家(第162頁)
- 「病鴨」重返巴格達(第164頁)
- 「唐老鴨」的諾曼第(第166頁)
- 「獨行俠」的其他傳奇故事(第168頁)
- 第十二章 水均益(第173頁)
- 水均益簡介(第174頁)
- 水均益不凡的戰地記者生涯(第176頁)
- 水均益奔波在伊拉克的硝煙砲火中(第179頁)
- 面對責難但求無怨無悔(第183頁)
- 第十三章 呂岩松(第189頁)
- 呂岩松簡介(第190頁)
- 呂岩松在南斯拉夫前線的英勇事蹟(第192頁)
- 呂岩松從南斯拉夫回中國到去莫斯科工作(第195頁)
- 第十四章 閭丘露薇(第197頁)
- 閭丘露薇簡介(第198頁)
- 受傷不下火線的閭丘露薇(第200頁)
- 自作主張勇闖巴格達(第202頁)
- 閭丘在阿富汗戰地上(第206頁)
- 返程:閭丘坦言「有點不想走」(第209頁)
- 「我幸運,因為我是記者。」(第213頁)
- 後 記(第215頁)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