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本書研究對象從網站、刊物、FB、Instagram等媒介,延伸至龐大的詩人群體,
  宏觀考察「吹鼓吹詩論壇」的崛起歷程,一窺臺灣新世紀詩歌發展史!

  「吹鼓吹詩論壇」是首個突破傳統紙本作品發表的創作平臺之一,在這個科技發達,人人都可寫作的時代,不但顛覆了詩社群體既有的刻板印象,更提供讓創作者、評論者自由發表、互動、討論的環境。

  本書記錄詩人在論壇中激烈交流的過程,並深入探究「吹鼓吹詩論壇」的運行模式。例如,面對不同詩人對同一首作品的不同解讀,論壇上的版主要如何平息論戰以維繫平臺運作,同時又得保持論詩標準,中間界線拿捏不易,足供後世借鏡。

  另外,在「吹鼓吹詩論壇」中發表的詩人眾多,作者細數部分重要詩人進行研究,取樣廣泛。除了詩壇前輩,如富含知性的蘇紹連、充滿生活哲思的靈歌、與古人對話的楚影之外,亦關照新生代青年詩人群體,如擅長描繪日常風景的新秀小令、以生死為命題的施傑原等共三十一位詩人。試圖建構一個「吹鼓吹詩論壇詩人譜系」,進而窺探2000年至2010年間臺灣詩人的集體記憶、臺灣文學的共同資產。

  身處於網路時代的我們,可以如何接觸和面對詩、面對文學?
  這個時代的詩人還可以有怎樣更多元的發表途徑?
  期望能以「吹鼓吹詩論壇」為例,為讀者提供一種解答。

本書特色

  ★本書從吹鼓吹論壇網站、刊物、FB、IG等媒介,宏觀考察「吹鼓吹詩論壇」的崛起與發展歷程,一窺臺灣新世紀詩歌發展史!

  ★作者細數詩壇中重要的代表詩人,更關注新生代的青年詩人,令讀者對吹鼓吹詩人群體有更全面的認識!

各界推薦

  白靈(詩人)
  林淑瑩(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林宇軒(青年詩人)
  田運良(詩人/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
  李翠瑛(詩人蕓朵/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黃慧鳳(靜宜大學閱讀書寫暨素養課程研發中心助理教授)
  鄭智仁(詩人/高雄醫學大學語言與文化中心助理教授)
  鍾永興(詩人徐行/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著

  • 總序 二○二三,挖深織廣/李瑞騰(第3頁)
  • 推薦序 鼓吹詩腸的時代――蔡知臻《「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研究》序/白靈(第7頁)
  • 推薦序 「品味」一個人的詩歌史:臺灣新世紀詩歌發展的微型圖誌――讀知臻「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研究/林淑瑩(第15頁)
  • 推薦序 史料與系譜:打破當代詩社群的刻板印象/林宇軒(第19頁)
  • 推薦語(第23頁)
  • 緒論 契機與巧合、討論與研究(第29頁)
  • 第一章 「吹鼓吹詩論壇」的多重文學典律建置、變化及其影響(第37頁)
    • 第一節 「吹鼓吹詩論壇」的誕生與命運(第37頁)
    • 第二節 論壇原則、版主推薦與置頂機制(第42頁)
    • 第三節 「吹鼓吹詩論壇」之作品論戰舉隅(第53頁)
    • 第四節 「facebook詩論壇」的運作機制及其徵獎企劃(第65頁)
    • 第五節 「吹鼓吹詩論壇Instagram版」的運作與詩人回顧(第72頁)
    • 第六節 結語(第75頁)
  • 第二章 「吹鼓吹詩論壇」詩人群像及其作品研究(上)(第77頁)
    • 第一節 前言(第77頁)
    • 第二節 現代性‧跨媒介‧意象論:蘇紹連詩創作及其轉變(第77頁)
    • 第三節 情感意識的闡發(第81頁)
    • 第四節 成長與啟蒙的意義(第87頁)
    • 第五節 詩的形式與傳播(第95頁)
  • 第三章 「吹鼓吹詩論壇」詩人群像及其作品研究(下)(第109頁)
    • 第一節 前言(第109頁)
    • 第二節 身體、性別的詩藝展演(第109頁)
    • 第三節 女詩人的生命風景與社會關懷(第127頁)
    • 第四節 學院傾向的詩與評論(第141頁)
    • 第五節 九○後的青年詩人(第150頁)
    • 第六節 結語(第160頁)
  • 第四章 《吹鼓吹詩論壇》之出版及內容研究:以十六至四十四期之「專題評論」為討論中心(第161頁)
    • 第一節 前言(第161頁)
    • 第二節 《吹鼓吹詩論壇》之守門人討論與企劃編輯建構(第164頁)
    • 第三節 專題評論概覽(第172頁)
    • 第四節 《吹鼓吹詩論壇》重要評論者舉隅及其書寫方向(第177頁)
    • 第五節 結語(第183頁)
  • 第五章 「吹鼓吹詩論壇」之企劃活動執行研究:以「吹鼓吹詩雅集」為例(第185頁)
    • 第一節 前言(第185頁)
    • 第二節 2014至2023年「吹鼓吹詩雅集」概述(第186頁)
    • 第三節 召集人談「吹鼓吹詩雅集」(第206頁)
    • 第四節 結語(第209頁)
  • 第六章 截句詩潮:文學傳播、學術研究與出版企劃(第211頁)
    • 第一節 截句書寫的推動(第211頁)
    • 第二節 截句詩的徵獎企劃(第215頁)
    • 第三節 截句研討會及其學術研究(第228頁)
    • 第四節 截句詩系的企劃與出版(第233頁)
    • 第五節 結語(第236頁)
  • 參考書目(第239頁)
  • 附錄一 寧靜海:facebook詩論壇的前世今生(第251頁)
  • 附錄二 葉子鳥:「吹鼓吹詩論壇」紀事之完結篇(第255頁)
  • 附錄三 靈歌:「吹鼓吹詩雅集論詩會」心得(第265頁)
  • 附錄四  蘇家立:雅俗之間――三年來主辦北部吹鼓吹雅集之小感(第267頁)
  • 附錄五 林宇軒:2022「吹鼓吹詩雅集」活動主持後記(第273頁)
  • 附錄六 陳彥碩:承接與期待(第275頁)
  • 附錄七  曼殊沙華:為南部詩友帶來文房四寶的刀光詩影――吹鼓吹南部雅集《詩說新語》主持感想(第277頁)
  • 附錄八 「吹鼓吹詩論壇詩人足跡」發表一覽表(第283頁)
  • 附錄九 「吹鼓吹詩雅集」照片(第291頁)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14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