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於喧囂的孤獨(赫拉巴爾110週年冥誕紀念版)
-
點閱:649
282人已收藏
- 譯自:Příliš hlučná samota
- 作者: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Bohumil Hrabal 著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年:2024
- 集叢名:to:16
- ISBN:9786267388860
- EISBN:9786267388990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52940
- 系列書: 赫拉巴爾110週年冥誕紀念版,本系列共3本
一九五四到一九五八年之間,赫拉巴爾曾於布拉格一處廢紙回收站當了四年打包工。據他自己說,他到這裡工作之後不久,便產生了寫這部小說的想法,這個想法在他腦海裡醞釀了二十年之久。廢紙回收站的四年生活給他的感受如此之深,使他一直沒有放棄這個題材,而是不斷地加以補充,反覆進行深刻思考。
故事主角是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漢嘉,他把珍貴的書從廢紙堆中挑出來,藏在家裡、藏在腦裡,他狂飲啤酒、啃噬著書本裡的思想和詞句,他從一無所知的青年變成滿腹詩書的老人。韓波的詩文、老子的《道德經》、萊布尼茨的情史,都是他信手拈來的記憶,而康德的話語是他感傷喃喃的聲音。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老打包工漢嘉和他經歷過的情人,他的工作,他的時代,還有他當作廢紙打包的書,以及他的生命。
他打開他珍愛的書籍,翻到最動人的一段,放在層層疊疊的廢紙中間,外頭再裹上一幅複製的名畫。儘管擺放壓力機的地下室蒼蠅成群、老鼠橫行,這潮濕惡臭的地窖卻在他的遊戲裡,在他的微笑裡成為天堂。
一九七二年,赫拉巴爾開始寫作本書,他曾三易其稿:先是詩,次是散文,完成時則為一部憂傷的敘事曲。第一稿他自稱是「一部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式的詩稿」,因為他「把整個故事看成僅僅是抒情詩了」;第二稿改為散文,用的是布拉格口語,但他覺得缺乏嘲諷味,即我們在文中感受的黑色幽默。他認為主角是透過閱讀廢紙回收站的舊書而無意中成為文化人的粗工,用口語作獨白不合適,於是又改用「一絲不苟的嚴謹語言,捷克書面語」寫出了第三稿。這一稿讀來猶如一部憂傷的敘事曲,他滿意地說:「直到現在這個故事才是動人的。」到了1976年,本書終於完稿,但當時無法問世,只得放在抽屜裡。直到一九八九年底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 封面
- 預購資訊
本套書包含《過於喧囂的孤獨》+《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底層的珍珠》 赫拉巴爾其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卻又能在作品上將他們創造成一群平凡而又奇特、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