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09-16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絕地大反攻——解殖與後殖
------
撇開太空科幻的場景來分析《星際大戰》,可以發現其敘事架構的基礎來自於古典的「英雄神話」,而其推崇連結人和宇宙的「原力」概念本身便充滿著「東方」(禪宗、道家)的思想;在原住民地方性與地方知識的協助下,對抗並且戰勝了一個以工業與科技作為征服利器的殖民帝國。可以說,《絕地大反攻》恰恰是一則關於殖民抗爭終曲以及後殖民時代開啟的未來神話或傳奇故事。
或許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思潮大約開始於1970至1980年代,而《星際大戰正傳三部曲》則上映於1977年至1983年。也許這從不是一項單純的巧合,畢竟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和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Allan Spielberg)還拍了一部以他者為主體以啟迪人類內心靈性為訴求的《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或許,在科幻中隱含了導演對於一個後殖民帝國時代的行星地球的期待與想望。而我們,正生活在這璀璨閃耀的星叢間。(企畫/朱貽安)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在最自由的條件下飛行∣朱貽安(第34頁)
- COLUMN 今專欄(第36頁)
- 「假」常玉與林風眠之名∣王嘉驥(第36頁)
- 520後內閣在文化資產政策上的考驗∣蕭文杰(第38頁)
- 不斷創造社會功能的南美館∣洪三雄(第40頁)
- 詩的雕塑∣姚謙(第42頁)
- 藝術熱浪襲捲臺灣 喜迎奇美・富邦兩大國際展∣簡秀枝(第44頁)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從蘇州、上海到峇株巴轄:1930年代的堀越英之助、魯迅、陳澄波∣劉錡豫(第46頁)
- ARTIST 藝術家 阿馬德奧・洛倫薩托:現代巴西的視覺建構者∣嚴瀟瀟(第48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尚-米歇爾.歐托尼耶:物與光的煉金術∣嚴瀟瀟(第52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 絕地大反攻——解殖與後殖∣朱貽安(第56頁)
- 帝國隕落:後殖民,解殖與非白人視角的現代∣沈伯丞(第58頁)
-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哈林文藝復興與跨大西洋現代主義》∣柯念璞(第62頁)
- 涉水前行:黑人靈魂裡的臭味與淤泥∣吳孟軒(第68頁)
- 第三世界電影裡的後殖民書寫∣蘇哲賢(第72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76頁)
- 顛覆臺灣文化的印象,發現族群雜揉的軌跡——「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洪威喆(第76頁)
- 「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葉陶的再現和日治臺灣跨語作家的難題與妥協∣陳飛豪(第80頁)
- 當藝術圈看不見的過勞母親終於站在一起——從攝影群展「出自於她—藝術家與他們的母親」談「母性、為人父母」∣詹育杰(第84頁)
- 全球藝術市場今年開市低迷∣Artprice.com(第88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90頁)
- 黎明之後迎來什麼?與策展人蔡宏賢、林欣傑談「你好,人類!Hello,Human!」∣章郡榕(第90頁)
- 觀看,且生成新觀點:沃爾夫岡・提爾曼斯「本質為重」∣嚴瀟瀟(第94頁)
- 可見與不可見——香港豪瑟沃斯格蘭.里根個展∣朱貽安(第96頁)
- 當我們模仿虛構:德薩畫廊Lov-Lov個展「一切都是幻覺,直到成為現實」∣陳晞(第9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