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臺灣百年新詩. 下卷, 精神標竿與文化圖像
  • 點閱:9
    19人已收藏
  • 作者: 黃粱 著
  • 出版社:釀出版
  • 出版年:2024
  • 集叢名:讀詩人:166
  • ISBN:9789864458875
  • EISBN:9789864459247 EPUB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396
  • 字數:179211
  • 系列書: 臺灣百年新詩,本系列共2本

  《臺灣百年新詩》分上下兩卷:上卷【歷史敘事與詩學闡釋】、下卷【精神標竿與文化圖像】,是黃粱經營27年的心血結晶,也是唯一一部以「臺灣主體性」為核心考量,歷史脈絡、新詩文化、審美評價三方並重的臺灣新詩百年總覽,時間跨度從1873年延續到2022年。

  下卷【精神標竿與文化圖像】,八章至十五章、長篇總論,內涵簡介如下:

  第八章〈直面死亡恫嚇的艋舺少年黃荷生〉。黃荷生的詩原生性與原創性兼具。原生性來自生命自我啟蒙的內在需求,原創性指詩的風格沒有別人的影子。他擅長運用一連串動詞片語將意念延展成連綿波流,語言在流動過程中分化變奏,瀰漫微妙多層次的音響,觀念與想像以未定向未定形即興開落,語言策略別具創意。探索主題隱含對「白色恐怖」高壓統治的批判,直面死亡恫嚇的勇氣令人敬佩。


  第九章〈楊牧詩的風格特徵與審美精神〉。楊牧多重聲音交響的詩意書寫,產生迷離氛圍與渾沌情境;關注詩與現實的錯綜往來,現實經驗往往被視為相對元素而非絕對元素;詩的經驗焦注於凝神虛白,注重境界與情韻之孳息繁衍。楊牧詩形象典雅聲響幽微,文字打磨得多彩魔魅,就語言藝術而言堪稱當代華文詩典範;痛苦傷殘被抒情聲音與象徵框架莊重包裹,現實感斂藏而形上思維顯揚。

  第十章〈零雨的詩,文化傳承與創世排練〉。零雨是一個詩歌視野廣闊詩歌精神高昂的詩人,詩歌語言自成一種文化譜系,枝繁葉茂蔚為大觀。零雨詩學的發展脈絡前後連貫,吸納各種元素轉化為己用,命題多元手法深刻,擅長運用組詩形態進行多角度多層相的詩意探索。零雨專注詩歌創作四十年如一日,現實生活低調樸素,以詩為一生志業。

  第十一章〈布農族詩人卜袞的詩章〉。卜袞的布農族語詩章是臺灣文化的一項奇觀,也是世界詩歌文明的珍貴資產。卜袞的新詩書寫不但是以族語呼息,而且是回到部落尚未文明化的山林環場進行書寫,與祖靈更加親近。他的詩部落文化色澤濃郁,銘刻著祖先寬闊的靈性思維與古老的生命智慧,表達布農族注重和諧的自然生態觀,跌宕想像的人性情感,豐富多彩的部落生活樣貌。

  第十二章〈孫維民,黑暗與絕望的探索者〉。孫維民的詩攜帶著濃厚的基督教思想,無懼地披露末世景觀:疾病、鬼靈附身、人世混濁、罪惡橫行,活端端一個撒旦統治的時代。綜觀孫維民的詩歌歷程,主題探索聚焦於神與魔的鬥爭敘事,對人類的道德維度大膽涉獵精闢演繹,詩的結構思維獨樹一幟。孫維民的詩語調冷靜內蘊多重諷諭,成就他「以詩祈禱」的複雜面貌。

  第十三章〈鴻鴻詩的藝術特質〉。鴻鴻早期書寫以生活感懷詩與心靈抒情詩為主,後期書寫因生活歷練加深,經由多元藝術創作和參與社會運動之行為實踐,磨銳藝術知覺加大批評力度,情思轉深邃,多元題材詩與社會議題詩也開展出嶄新面貌。鴻鴻詩的風格特徵是現實空間與想像空間之相互滲透,語言策略自由隨興,常有出人意表的情思跳躍,詩歌情境有機生成。

  第十四章〈臺灣新詩的異他敘事〉。新詩的主題類型分作典型命題與非典型命題,典型命題為新詩主流敘事,非典型命題為新詩異他敘事。本章發掘的詩文本屬於異他敘事,目的是擴充與校正臺灣新詩的書寫向度。介紹八種異他敘事,每種類型選擇一到三位詩人的詩文本進行評介:一、海洋書寫。二、地誌書寫。三、自然書寫。四、族群議題書寫。五:同志議題書寫。六、性別議題書寫。七、身體經驗書寫。八、靈性經驗書寫。總結「異他敘事」與「異他美學」的潛在關聯。

  第十五章〈詩與史的詩意迴響〉。本章選擇三件歷史事件敘事詩文本,兩件歷史時期敘事詩文本,試圖呈現詩與歷史的沉鬱對話及其詩意迴響。歷史事件敘事詩:「霧社抗日事件」書寫;向陽〈霧社〉。「二二八事件」書寫;黃粱《小敘述:二二八个銃籽》。「八二三炮戰」書寫;葉笛〈火與海〉。歷史時期敘事詩:「白色恐怖時期」書寫;瘂弦〈深淵〉系列。「解嚴後臺灣社會」書寫;廖人《13》。本章內涵前後貫串,昭示臺灣歷史的詭譎多變,臺灣新詩的現實關懷與歷史反思,呈現「詩史互證」的文化意義與啟蒙價值。

  長篇總論〈臺灣新詩的歷史脈絡與文化特徵〉。分四大部:一、臺灣新詩的歷史脈絡。二、臺灣新詩的文化圖像。三、臺灣詩學建構的意義與困境。四、臺灣百年新詩的詩歌精神。第一部分從三個維度追索歷史:時間維度的歷史(四個時期)、空間維度的歷史(七個地域)、語言維度的歷史(六種語言八項類型)。第二部分從三個面向進行文化圖像分析與人文價值重構:臺灣新詩的語言空間(評析六大文化區塊十二位詩人)、臺灣新詩的詩歌空間(闡述八種詩學模式)、詩與詩人的價值規範(重新定義詩與詩人)。第三部分闡釋「臺灣詩學」建構的意義與困境,提示目標與方法。第四部分,歸納臺灣百年新詩的詩歌精神:抵抗奮進、多元共生。

  分不清喜悅或悲傷
  寫下的,沒有寫下的
  在詩與歷史的相互孕育中肅穆誕生
  滄桑的嬰啼太引人非議
  無畏壓迫,悲憫凝視
  強敵環伺,定靜淬鍊
  以暴雨、血雨、黑雨,將臨的烽火之雨
  為你命名
  足下的沃腴田野,心底的動盪家園
  拈香祝禱,垂首感恩的父老兒女
  艱難苦楚的百年行腳
  披瀝肝膽,扎根斯土,昇揚為詩

本書特色

  ★黃粱經營詩學研究27年的心血結晶,也是唯一一部以「臺灣主體性」為核心考量,歷史脈絡、新詩文化、審美評價三方並重的臺灣新詩百年總覽。

  ★嘗試為臺灣新詩立定精神標竿,樹立「典範詩人」,確認審美評價,昭示「典範詩章」,描繪文化圖像彰顯詩歌精神。


黃粱

  臺灣重要詩人、詩評家。詩2首入選《空白練習曲――《今天》十年詩選》(臺灣詩人入選者僅有商禽與黃粱),詩4首入選德國漢學家蔣永學編譯臺灣文學選集《天海之間》(新詩文本39件黃粱獨佔4件,居存世詩人之首)。1996年發表〈詩與歷史――臺灣早期新詩的精神裂隙和語言跨越〉,策畫「跨越語言的一代」五人詩輯(《雙子星》第3期)。1997年出版新詩評論集《想像的對話》,1999年、2009年策畫主編唐山出版社《大陸先鋒詩叢》20卷。2002年應《創世紀詩刊》之邀,撰寫〈創世紀森林浴――品鑑臺灣特有的十六種詩飛羽〉(日本《藍BLUE文學雜誌》7•8合輯)。2007年策畫「臺灣中生代(1949-1969)十三家詩選專輯」(北京《詩探索作品卷》)。2020年完成166萬字巨著《百年新詩1917-2017》,評介全球範圍340位詩人,闡釋2,600首漢語新詩。著作:30年詩選《野鶴原》、二二八史詩《小敘述》、雙聯詩集《猛虎行》、詩文集《君子書》、新詩史論集《臺灣百年新詩》等。

  • 第八章 直面死亡恫嚇的艋舺少年黃荷生
    • 前言
    • 一、心靈空間的發現
    • 二、紀弦的「現代派」與黃荷生的〈現代〉
    • 三、艋舺少年郎與欲望之街
    • 四、天才詩人為什麼停筆?
    • 五、疾病陰影與死亡恫嚇
    • 六、〈貧血〉,一滴鮮紅的血
    • 七、我們不是天真的人
    • 【參考文獻】
  • 第九章 楊牧詩的風格特徵與審美精神
    • 前言
    • 一、多重聲音交響
    • 二、詩與現實的錯綜往來
    • 三、花蓮變奏曲
    • 四、風格特徵與審美精神
    • 【參考文獻】
  • 第十章 零雨的詩,文化傳承與創世排練
    • 前言
    • 一、主題關注
    • 二、零雨詩的風格特徵
    • 三、文化傳承與創世排練
    • 【參考文獻】
  • 第十一章 布農族詩人卜袞的詩章
    • 一、臺灣南島語族布農群
    • 二、布農族詩人:卜袞
    • 三、卜袞的雙語詩章
    • 四、卜袞詩歌的當代意義
    • 【參考文獻】
  • 第十二章 孫維民,黑暗與絕望的探索者
    • 前言
    • 一、多病的花園
    • 二、從死亡邊緣回看生命
    • 三、異化的人與社會
    • 四、愛之缺席與渴望
    • 五、宗教救贖或道德探測?
    • 【參考文獻】
  • 第十三章 鴻鴻詩的藝術特質
    • 前言
    • 一、鴻鴻詩四大類型審美闡釋
    • 二、鴻鴻詩的優點與缺失
    • 【參考文獻】
  • 第十四章 臺灣新詩的異他敘事
    • 前言
    • 一、海洋書寫:蔡宛璇、劉梅玉
    • 二、地誌書寫:楊智傑、黃粱、商禽
    • 三、自然書寫:劉克襄、黃粱、卜袞
    • 四、群族議題書寫:莫那能、詹澈、向陽
    • 五、同志議題書寫:河岸
    • 六、性別議題書寫:羅英、零雨
    • 七、身體經驗書寫:阿芒
    • 八、靈性經驗書寫:薛赫赫
    • 九、小結
    • 【參考文獻】
  • 第十五章 詩與史的詩意迴響
    • 前言
    • 一、「霧社抗日事件」書寫:向陽〈霧社〉
    • 二、「二二八事件」書寫:黃粱《小敘述》
    • 三、「八二三炮戰」書寫:葉笛〈火與海〉
    • 四、「白色恐怖時期」書寫:瘂弦〈深淵〉系列
    • 五、「解嚴後臺灣社會」書寫:廖人《13》
    • 六、小結
    • 【參考文獻】
  • 總論 臺灣新詩的歷史脈絡與文化特徵
    • 緒言
    • 一、臺灣新詩的歷史脈絡
    • 二、臺灣新詩的文化圖像
    • 三、臺灣詩學建構的意義與困境
    • 四、臺灣百年新詩的詩歌精神
    • 【參考文獻】
  • 黃粱簡介
紙本書 NT$ 490
單本電子書 NT$ 343
優惠價
NT$ 302
(優惠期限:2025-02-2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