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教育不應只是為了迎合學生而讓上課變得淺白而有趣,更重要的必須要卸下自己教師的面具,用「生活」、「生命」的方式去理解並引導學生期許各自的未來。
在自己的教學現場呢,總認為分數不是分類學生優劣與否的標竿,我給孩子的分數,代表著他努力的程度,學生的「態度」才是面對社會的致勝關鍵。當老師的總期望學生在我們的精神感召之下,能成為一個端莊得體、進退有禮、人際關係良好、能為自己人生負責的孩子,不是嗎?
──花蓮縣明義國小教師 朱苑綺
學習儲蓄,有生活的教戰守策;學習作文,有作文的遵循法則;面對考試,有考前重點整理書;面對人際關係,有琳瑯滿目的「教你如何……」,那麼當一位老師呢?有沒有專屬於「作為老師」的學習說明書?《教育現場:做學生的朋友!》是一本屬於老師的說明書。楊寒在教師與學生的身分中轉換,自實際的經歷中提供作為一位老師應當留意的看法,誠摯而動人。值得分享。
──作文講師 劉士民
- 推薦語(第3頁)
- 自序(第13頁)
- 第一章 你是什麼樣的教師特質?(第21頁)
- ◎支配型(Dominance)(第27頁)
- ◎影響型(Influence)(第28頁)
- ◎穩健型(Steadiness)(第28頁)
- ◎分析型(Compliance)(第28頁)
- 一、 支配型(Dominance) :支配型性格可用「獅子」作為代表的老師(第30頁)
- 二、 影響型(Influence) 性格可用「孔雀」作為代表的老師(第37頁)
- 三、 穩健型(Steadiness)性格可用「無尾熊」作為代表的老師(第43頁)
- 四、 分析型(Compliance)性格可用「貓頭鷹」 作為代表的老師(第50頁)
- 小結:自我突破或表現特質(第56頁)
- 第二章 你的學生有什麼特質?(第61頁)
- 一、學習風氣的差異(第66頁)
- 二、文科和理科的學生(第80頁)
- 三、活潑和安靜的科系(第88頁)
- 四、所謂「因材施教」(第95頁)
- 第三章 把老師身分丟掉的「 課堂經營」 (第99頁)
- 一、調整師生互動的情緒能量(第103頁)
- 二、教室是我們彼此的表演場(第109頁)
- 三、由生活或生命經驗引發學生的興趣(第115頁)
- 四、做朋友的底線(第122頁)
- 第四章 從交談到知識傳遞(第129頁)
- 一、確定自己是個表演者、演講者(第133頁)
- 二、聲音的訓練(第139頁)
- 三、教師的外表和衣著(第145頁)
- 四、PPT簡報(第151頁)
- 第五章 最重要的事在教室外(第157頁)
- 一、讓學生印象深刻而且震撼的作業(第160頁)
- 二、互動的管道(第166頁)
- 三、「引起興趣」的美好經驗(第174頁)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14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