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演進史. 三, 金元明北曲雜劇. 上
-
點閱:1
1人已收藏
- 作者: 曾永義著
- 出版社:三民書局
- 出版年:2022
- ISBN:9789571472393
- EISBN:9786263075139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318806
- 系列書: 戲曲演進史,本系列共8本
本書為《戲曲演進史》的〔金元明北曲雜劇編〕前拾參章,截至金元奪魁之作《西廂記》止。
北曲雜劇乃相對南曲戲文而言,雖然南戲成立的時間比北劇早約二十數年,但由於蒙元統一南北,北劇發達的時代就比南戲早得多。首章耙梳北曲雜劇的先後「名稱」,考究名實,分為七期,以見其逐次演進之歷程。再以五章作全面性之觀察,其一剖析政治社會、藝文理論與交通宗教等時空背景,其二綜觀其劇目、題材與內容,其三概述雜劇流布六大中心及簡述作家作品,其四述論元明雜劇之曲論觀點,其五針對北曲雜劇外在結構「體製規律」之淵源與形成、劇場與劇團、穿關與裝扮、樂曲、樂器與科白,乃至於內在結構「排場」之概念及搬演前後和過程皆予以考述。
第柒章起進入作家與劇作之述評。於此先檢討所謂「元曲四大家」之爭論始末與定論,以作為其後論說關馬鄭白之依據。第捌章至第拾貳章逐一述評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及喬吉、高文秀、李文蔚、康進之等作家作品。於拾參章重新釐清《錄鬼簿》所著錄的《西廂記》及今本北曲《西廂記》的源流與差異。
明初百餘年北曲雜劇進入餘勢期,留待下一冊與〔明清南雜劇編〕合觀之。
- 丁〔金元明北曲雜劇編〕
- 序說
- 第壹章 北曲雜劇之淵源、形成與分期
- 引言
- 一、小戲群源生期「金院本」
- 二、小戲發展轉型過渡大戲期「金院么」
- 三、大戲形成始興期「金蒙么末」
- 四、北方大戲大盛期「蒙元么末與元雜劇」
- 五、大戲南北全盛期「元雜劇」
- 六、大戲衰落期「元雜劇」
- 七、大戲餘勢期「明初北曲雜劇」
- 結語
- 第貳章 蒙元北曲雜劇之背景
- 一、蒙元之政治社會
- 二、蒙元文人之遭遇
- 三、蒙元之藝文理論與曲詞之特質
- 四、蒙元之宗教、交通、商業與雜劇之興盛
- 第參章 元代北曲雜劇之劇目、題材與內容
- 一、劇目著錄
- 二、題材類型
- 三、內容特色
- 四、語言運用:從戲曲語言說到北劇語言
- 第肆章 蒙元北曲雜劇流布之六大中心及其作家作品簡述
- 引言
- 一、中州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二、大都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三、真定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四、平陽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五、東平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六、杭州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結語
- 第伍章 北曲雜劇之理論述評:從元代到明初
- 引言
- 一、胡祗遹等之「零金片語」
- 二、芝菴《唱論》
- 三、周德清《中原音韻》
- 四、鍾嗣成《錄鬼簿》與賈仲明《錄鬼簿續編》
- 五、夏庭芝《青樓集》
- 六、明人《太和正音譜》之作者問題及其曲論
- 結語
- 第陸章 蒙元北曲雜劇之藝術成分與搬演過程
- 引言
- 一、北曲雜劇外在結構「體製規律」之淵源與形成
- 二、北曲雜劇的劇場與劇團
- 三、北曲雜劇之穿關與裝扮
- 四、元代北曲雜劇之樂曲、樂器與科白
- 五、元代北曲雜劇內在結構「排場」之概念與舉例
- 六、元代北曲雜劇搬演前後及其過程
- 結語
- 第柒章 所謂「元曲四大家」
- 引言
- 一、元明清相關資料十三條
- 二、對歷來諸家爭論的觀察
- 三、王國維對「四家」關白馬鄭之評騭
- 四、對王國維看法的斟酌和補充
- 結語
- 第捌章 關漢卿研究及其展望
- 引言
- 一、關漢卿在元明清文獻中的相關記載
- 二、關漢卿研究的熱潮
- 三、關漢卿研究的取向
- 四、關漢卿研究的檢討和展望
- 結語
- 第玖章 關漢卿雜劇述評
- 引言
- 一、關漢卿生平及其雜劇概論
- 二、《救風塵》述評
- 三、《竇娥冤》述評
- 四、《單刀會》述評
- 五、現存其他諸劇簡述
- 結語
- 第拾章 馬致遠雜劇述評
- 引言
- 一、馬致遠的生平
- 二、《元曲選》壓卷之作:歷史劇《漢宮秋》
- 三、元代士子的心聲:文士劇《薦福碑》
- 四、解脫塵寰、逍遙物外的冥想:度脫劇《岳陽樓》等三種
- 五、元代士子的團圓夢:妓女劇《青衫淚》
- 結語
- 第拾壹章 白樸、鄭光祖雜劇述評
- 一、白樸生平
- 二、白樸《梧桐雨》述評
- 三、白樸《牆頭馬上》述評
- 四、鄭光祖生平與所撰劇目
- 五、鄭光祖《周公攝政》與《王粲登樓》述評
- 六、鄭光祖《倩女離魂》與《㑳梅香》述評
- 第拾貳章 喬吉及其他作家述評
- 一、喬吉
- 二、高文秀
- 三、李文蔚
- 四、康進之
- 第拾參章 今本《西廂記》綜論
- 引言
- 一、今本《西廂記》作者之問題
- 二、今本《西廂記》的藍本
- 三、今本《西廂記》在藝術上之成就
- 四、今本《西廂記》在文學上之成就
- 結語
- 版權宣告
- 封 底
紙本書 NT$ 990
單本電子書
NT$
74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