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命何其深廣,要找安身立命處何其不易、何等重要。
西方先哲們的思想所給予的人生哲思,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他們不凡的心靈,進而尋找個人生命的定位。
學習哲學,是從完整且根本的角度思索人的生命是怎麼回事、該往何處邁進?
人生是一個奧祕,正是因為結局未定,才使我們懷著敬畏的心,踏出每一步,哲學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原素。
我們不需寄望讀了哲學家的思想名言後,可以改善人緣、增加個人附加價值,但是可以期許自己的心靈能夠走向更遼闊視野。
《一本就通:西方哲學史》是一本傳遞人類生活智慧的書,也是西洋哲學的入門書,介紹由古代到現代每一位哲學家的主要觀點。
它配合讀者的背景,用很淺顯精準的語詞來介紹西方哲學名家的思想,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哲學術語裡打轉,讓大家可以從中獲益。
- 向西方哲學敞開心靈(傅佩榮)(第ix頁)
- 引言(第1頁)
- 古代哲學(第3頁)
- 瑰麗的神話世界(第6頁)
- 多神論的宗教信仰(第9頁)
- 獨特的城邦生活(第12頁)
- 泰勒斯:希臘第一位哲學家(第15頁)
- 安納齊曼德:開啟抽象之門(第18頁)
- 畢達哥拉斯:用數解讀世界(第21頁)
- 赫拉克利特:詮釋變化與規則(第24頁)
- 巴門尼德:區分現象與實在(第27頁)
- 齊諾:埃利亞學派的鬥士(第30頁)
- 恩培多克勒:關注靈魂(第33頁)
- 安納薩格拉:提出「心智」概念(第36頁)
- 德謨克利特:用想像力探知世界(第39頁)
- 普羅塔哥拉:相對主義(第42頁)
- 高爾吉亞:否定存在真理(第45頁)
- 蘇格拉底(一):得到神諭的道德哲學家(第48頁)
- 蘇格拉底(二):真理的助產士(第52頁)
- 柏拉圖(一):博學的雅典貴族(第55頁)
- 柏拉圖(二):探尋真理的知識論(第58頁)
- 柏拉圖(三):追求至善的理型論(第61頁)
- 柏拉圖(四):智慧與德行並重的幸福人生(第64頁)
- 亞里斯多德(一):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第67頁)
- 亞里斯多德(二):科學的邏輯學的創始人(第71頁)
- 亞里斯多德(三):追尋終極本原的形上學(第74頁)
- 亞里斯多德(四):以幸福為目標的倫理學(第77頁)
- 斯多亞學派(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倫理學理想(第80頁)
- 斯多亞學派(二):反思人生問題的哲學家們(第83頁)
- 伊壁鳩魯學派:追求個人快樂(第86頁)
- 懷疑主義:渴望心靈安寧(第89頁)
- 普羅提諾:站在古典哲學頂點(第92頁)
- 中世紀哲學(第95頁)
- 「基督宗教」之名(第98頁)
- 天主教的發展(第101頁)
- 中世紀哲學的特色(第104頁)
- 教父哲學(一):護衛信仰的先鋒(第107頁)
- 教父哲學(二):融合宗教與哲學(第110頁)
- 奧古斯丁(一):經歷悔改的聖徒(第113頁)
- 奧古斯丁(二):知識得自光啟(第116頁)
- 奧古斯丁(三):發揚愛的倫理學(第119頁)
- 偽狄奧尼修斯:重視「否定之途」(第122頁)
- 中世紀的哲學教育(第125頁)
- 愛留根納:為大自然分類(第128頁)
- 困擾中世紀的共相問題(第131頁)
- 安瑟姆:倡言上帝存在先天論證(第134頁)
- 波納文德:接續奧古斯丁立場(第137頁)
- 多瑪斯(一):中世紀哲學的集大成者(第140頁)
- 多瑪斯(二):上帝存在的五路證明(第144頁)
- 多瑪斯(三):人生幸福在於信仰(第147頁)
- 司各特:適當定義「善」(第150頁)
- 奧卡姆:剃除一切煩瑣(第153頁)
- 艾克哈特:密契主義大師(第156頁)
- 庫薩的尼古拉:聯繫中世紀與近代(第159頁)
- 蘇亞雷:經院哲學的謝幕者(第162頁)
- 近代哲學(第165頁)
- 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第168頁)
- 宗教改革(第171頁)
- 科學革命(第174頁)
- 培根:力圖打破偶像(第177頁)
- 霍布斯:以國家為利維坦(第180頁)
- 笛卡兒(一):建立理性思考的大原則(第183頁)
- 笛卡兒(二):從「我思故我在」展現新格局(第187頁)
- 巴斯卡:為上帝下賭注(第190頁)
- 史賓諾莎(一):一元論的天羅地網(第193頁)
- 史賓諾莎(二):由理性走向真正自由(第197頁)
- 萊布尼茲:深信「預定和諧」(第200頁)
- 洛克:為經驗主義奠基(第203頁)
- 貝克萊:取消物體存在(第206頁)
- 休姆(一):以自我為一束知覺(第209頁)
- 休姆(二):懷疑論者的道德觀(第212頁)
- 盧梭:批判文明的罪惡(第215頁)
- 高舉理性大旗的啟蒙運動(第219頁)
- 康德(一):把握哲學的四大問題(第222頁)
- 康德(二):人只能知道「現象」(第226頁)
- 康德(三):道德實踐的優先地位(第229頁)
- 康德(四):重新為宗教定位(第232頁)
- 費希特:界定自我價值(第235頁)
- 謝林:關注自然世界(第238頁)
- 黑格爾(一):絕對者即是精神(第241頁)
- 黑格爾(二):精神展現的過程(第244頁)
- 黑格爾(三):完成絕對唯心論的系統(第247頁)
- 叔本華:以意志為物自體(第250頁)
- 費爾巴哈:以人類學取代神學(第253頁)
- 馬克思(一):哲學應該改變世界(第256頁)
- 馬克思(二):共產主義的原始理想(第260頁)
- 現代哲學(第263頁)
- 浪漫主義思潮(第266頁)
- 生物學及心理學的革命(第269頁)
- 尋求意義的現代人(第272頁)
- 齊克果:肯定個人「存在」的先驅(第275頁)
- 尼采(一):要大聲對生命說「是」(第278頁)
- 尼采(二):超人是大地的意義(第281頁)
- 詹姆士:以實效決定真理(第285頁)
- 胡塞爾:開啟現象學運動(第289頁)
- 柏格森:直覺「生命衝力」(第292頁)
- 懷德海:打通科學、哲學與宗教(第295頁)
- 羅素:廣泛關注社會問題(第298頁)
- 卡西勒:詳究人類象徵能力(第301頁)
- 維根斯坦:對真理心存敬畏(第304頁)
- 雅士培:由剎那肯定永恆(第307頁)
- 海德格(一):深度剖析個人存在(第310頁)
- 海德格(二):提醒人「向死而生」(第313頁)
- 馬塞爾:敞開心房接受光明(第316頁)
- 沙特:由自我承擔一切責任(第319頁)
- 卡繆:從荒謬走向幸福(第323頁)
- 德日進:對人類寄予厚望(第326頁)
- 李維─史陀:結構主義的代表(第329頁)
- 加達默爾:矢志探求真理(第332頁)
- 里克爾:詮釋人性深度(第335頁)
- 哈伯馬斯:經營批判理論(第338頁)
- 德希達:擅長解構的怪才(第341頁)
- 羅爾斯:以正義理論知名(第344頁)
- 隆尼根:新經院哲學的代言人(第348頁)
- 列維納斯:珍惜我與他者關係(第351頁)
- 伊利亞德:描述神聖境界(第354頁)
- 附錄(第357頁)
- 西方哲學編年資料略記(第358頁)
- 希臘哲學重要術語(第368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47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