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他回家:山難搜索隊員的第一線報告
-
點閱:135
9人已收藏
- 譯自:「おかえり」と言える、その日まで:山岳遭難捜索の現場から
- 作者: 中村富士美(Fujimi Nakamura) 著 , 黃健育 譯
-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 出版年:2024
- 集叢名:Ciel
- ISBN:9789570535853
- EISBN:9789570535907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35446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您可能不知道,鄉間的郊山有時比高山還可怕。
即使怎麼找都找不到──「至少要讓他們好好道別」。
本書描述山難搜索隊如何透過縝密的剖析,探尋失蹤登山客的足跡。
6個描述發現過程的真實案例,
以文圖並陳的方式真實呈現搜尋登山失蹤者的艱辛與內幕過程!
日本亞馬遜網站4.5顆星、近300名讀者好評!
---------------------------------
身為護理師與登山好手的中村富士美在2011年以講師身分參與事故外傷者急救處理的研討會,開啟了她前往山區「遇難現場」的契機。2018年,她成立了山難搜索團隊LiSS(Mountain Life Search and Support),專門搜索登山時因某些緣故失聯,無法告知所在位置而下落不明的失蹤遇難者。團隊成員約10人左右,包含醫療人員及山域嚮導。
出人意料的,遇難往往起因於微不足道的小事,這些案例多半只是去了當地郊山或低山後,就從此人間蒸發;災區甚至是在公共道路及其周邊地區,並不算很危險。明明只是週末出門從事休閒活動,卻就此沒下山回家……讓人不禁疑惑:「咦?真的就這樣嗎?」
有人依循朋友拍的山景照爬山,卻因為山況隨季節改變而迷了路。
有人相信被風吹偏的路標,往錯誤的方向前進。
有人在天色昏暗的山裡踩空滑落……
往往就是一個小環節造成了遇難失蹤意外。
而搜索隊即使無法及時救援讓遇難者生還,也必須找到屍體,以便其家人能夠接受死亡。
本書描述作者成立的LiSS的協尋過程,如向家屬詢問遇難者的個性及出門時攜帶的物品,剖析登山方式及遇難者的為人等背景,以此追尋遇難者的蹤跡。搜索隊另一項重要的職責是在精神上給予家屬支持。雖然季節與委託時期等因素往往會大大降低找到失蹤者的可能性,搜索隊仍長期陪伴著家屬,盡量提供援助。得益於她身為護理師的經驗,作者與登山者家屬的關係令人感動。
登山讓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但自然並不像人類想像的那樣可親!這是一部讓人對大自然產生謙卑感的傑作。如您是郊山健行、山區縱走的愛好者,本書是很好的參考,讓人減少迷路的機會,也增加對山的認識。
好評推薦
「搜救」由「搜索」與「救援」所組成,其中,前者更是一個涉及登山技術、對山域的熟悉、並投身高風險現場的活動;它同時也仰賴心靈的複雜運作——若說遇難者及其家屬站在已知與未知的兩端,那麼搜索者就站在界限上,既要同理遇難者的身心狀態與決斷,亦要與家屬建立信賴的支持體系。本書以作者親身的搜索經驗提醒了我們:並非只有高海拔大山才是山。山離我們並不遙遠,山難亦然。而要認識山,認知到其中可能蘊含的死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羅苡珊(獨立紀錄片與文字工作者)
作者以樸實直白的現場經驗,告訴讀者連山岳大國日本,都會有各種「看起來不可能」的郊山意外,分析藏在悲劇背後的「為什麼」,凸顯登山安全不分場域。讓這些沉眠山中的故事,成為一條條路標,為每一位山友指引回家的方向。
——雪羊(山岳作家)
高山多情卻無情,安全至上莫輕忽!本書提供實務搜索經驗,分析遇難者性格習慣,強調遇難者家屬心理照顧的重要,值得國人借鑑。
——黃楩楠(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
——張灝淳(HANK,《健行筆記》網站主編)
日本亞馬遜網站4.5顆星、近300名讀者好評!
---------------------------------
身為護理師與登山好手的中村富士美在2011年以講師身分參與事故外傷者急救處理的研討會,開啟了她前往山區「遇難現場」的契機。2018年,她成立了山難搜索團隊LiSS(Mountain Life Search and Support),專門搜索登山時因某些緣故失聯,無法告知所在位置而下落不明的失蹤遇難者。團隊成員約10人左右,包含醫療人員及山域嚮導。
出人意料的,遇難往往起因於微不足道的小事,這些案例多半只是去了當地郊山或低山後,就從此人間蒸發;災區甚至是在公共道路及其周邊地區,並不算很危險。明明只是週末出門從事休閒活動,卻就此沒下山回家……讓人不禁疑惑:「咦?真的就這樣嗎?」
有人依循朋友拍的山景照爬山,卻因為山況隨季節改變而迷了路。
有人相信被風吹偏的路標,往錯誤的方向前進。
有人在天色昏暗的山裡踩空滑落……
往往就是一個小環節造成了遇難失蹤意外。
而搜索隊即使無法及時救援讓遇難者生還,也必須找到屍體,以便其家人能夠接受死亡。
本書描述作者成立的LiSS的協尋過程,如向家屬詢問遇難者的個性及出門時攜帶的物品,剖析登山方式及遇難者的為人等背景,以此追尋遇難者的蹤跡。搜索隊另一項重要的職責是在精神上給予家屬支持。雖然季節與委託時期等因素往往會大大降低找到失蹤者的可能性,搜索隊仍長期陪伴著家屬,盡量提供援助。得益於她身為護理師的經驗,作者與登山者家屬的關係令人感動。
登山讓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但自然並不像人類想像的那樣可親!這是一部讓人對大自然產生謙卑感的傑作。如您是郊山健行、山區縱走的愛好者,本書是很好的參考,讓人減少迷路的機會,也增加對山的認識。
好評推薦
「搜救」由「搜索」與「救援」所組成,其中,前者更是一個涉及登山技術、對山域的熟悉、並投身高風險現場的活動;它同時也仰賴心靈的複雜運作——若說遇難者及其家屬站在已知與未知的兩端,那麼搜索者就站在界限上,既要同理遇難者的身心狀態與決斷,亦要與家屬建立信賴的支持體系。本書以作者親身的搜索經驗提醒了我們:並非只有高海拔大山才是山。山離我們並不遙遠,山難亦然。而要認識山,認知到其中可能蘊含的死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羅苡珊(獨立紀錄片與文字工作者)
作者以樸實直白的現場經驗,告訴讀者連山岳大國日本,都會有各種「看起來不可能」的郊山意外,分析藏在悲劇背後的「為什麼」,凸顯登山安全不分場域。讓這些沉眠山中的故事,成為一條條路標,為每一位山友指引回家的方向。
——雪羊(山岳作家)
高山多情卻無情,安全至上莫輕忽!本書提供實務搜索經驗,分析遇難者性格習慣,強調遇難者家屬心理照顧的重要,值得國人借鑑。
——黃楩楠(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
——張灝淳(HANK,《健行筆記》網站主編)
- 山岳人推薦
- 前言
- 第一章 偶然的發現
- 專欄⸺山岳護理師
- 第二章 媽媽沒回家
- 專欄⸺搜索費用與保險
- 第三章 一面看板
- 專欄⸺等待遇難者回家的過程中,家屬的心境變化
- 第四章 搜索的空白地帶
- 第五章 唯獨找不到目標人物
- 專欄⸺遺留物
- 第六章 漫長的道別
- 致謝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4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