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AI的時代,也是一個人文復興的時代。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愛因斯坦
寫作一事為何與AI有關?
因為在未來,沒有一件事不是在寫作!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化,專屬於人類的文字、情感、思考力等「技藝」,是否會有被AI超越的一天?
答案既是「YES」也是「NO」。
作者楊憲宏提供了一個哲學性的視野:現代人對於AI時代迎面襲來的焦慮感,更應該回到語言文化的歷史連結去重新認識與認知。
本書由此引領讀者深入探索寫作的藝術與心靈的修煉。在人工智慧時代,寫作不僅是技藝,更可視為一種人生哲學,需識得文字的魂魄與靈現,才有辦法深刻思考寫作的本質與意義。
全書共分五講,從寫作態度、技巧到心靈修煉,逐步引導讀者理解寫作是如何透過不斷的自我探索、博雅修養與創新,成為記錄時代與人性的重要工具。有AI伴飛,雖然能提升知識、事半功倍,但唯有親自動手寫作,才能開啟無邊的想像力。勇於面對寫作過程中的模糊與自由無邊際,才能在故事的拼貼與細節掌控中有所突破。
這不僅是一本寫給寫作者的書,更是獻給所有渴望透過文字連結世界、尋找自我的人。因此,本書談論的不只是寫作技巧的廣泛問題,更牽涉到一場想像力激盪的人腦修煉,以及文史學脈絡的宏大辯證。
切記,在這資訊洪流與科技變革的時代,勿忘寫作的初心:
以筆為劍,以心為燈,探尋文字背後那隱隱閃耀的智慧與真理。
★睿智推薦
李永得 前文化部長、中央社董事長
李遠哲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杜奕瑾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
郝廣才 格林文化發行人
張瑞昌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總臺長
黃安捷 智邦科技資深顧問
楊斯棓醫師 《要有一個人》作者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專文推薦
王志宏 《經典雜誌》總編輯
姚仁祿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合心精進長
- 推薦序 AI春來怒放,但願人長久
- 推薦序 寫作修煉如辨黑白
- 序 靠AI長知識 動手寫才有想像力
- 卷首 ・AI正注視著你(AI is watching you)
- 第 01 講 ・文字的魂魄跟靈現
- 寫作過程的自我定位
- 正確的態度與釐清動機
- 做好準備的馬賽克拼貼
- 第 02 講 ・博雅:風林火山
- 無畏勇進不求甚解
- 感受與探知的進化
- 慢想、快寫、熱情、毅力
- 寫作之善
- 第 03 講 ・現場、白描、對話
- 現場的歷史因果
- 綜觀全局的思維
- 拿捏文字的分量
- 寫手的永恆視角
- 第 04 講 ・寫別人就是寫自己
- 下筆的責任與負重
- 寫作時的心靈情境
- 讓想像力無拘無束
- 畫龍點睛的靈光
- 時光遺影的見證
- 第 05 講 ・時時保持覺醒:古典腦與科技腦的競爭合作
- 人的傲慢與AI狂潮
- 富有人文價值的寫作能力
- 自我意識的獨特性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