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族:從自然崇拜到生態覺醒,重建人與水的神聖關係
-
點閱:147
58人已收藏
- 譯自:Water beings:from nature worship to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 作者: 維若妮卡.史特朗 著 , 劉泗翰 譯
- 出版社:果力文化
- 出版年:2025
- 集叢名:生態詩學
- ISBN:9786269911431
- EISBN:9786269911455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262772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人類社會何以從崇拜水,逐步轉向對水系生態的奪取與破壞?
我們該如何重建與水的親密關係?
蜿蜒大地,攪動海洋,迴旋天地雲霧之間⋯⋯
水,以美麗易變的流動性流淌於世界
「水族」是水的化身,自歷史暗流中湧動崛起
召喚萬物有靈、神聖與互惠的精神力量
人類曾經崇拜水,許多民族都有水神的神話與傳說。人們透過「蛇形水神」的信仰表達對水的崇敬:彩虹蛇、天蟒、長著羽毛的蛇神、逶迤大地的巨蟒、飛天遁地的雲龍⋯⋯
「水族」(Water Beings)就是水的化身——祂們象徵了生命的起源和寄託,是世界的創造者與祖先,是自然的守護神也是立法者,維持所有生物的生命。祂們受到崇拜和安撫,體現了人們對水的尊重。
★水與人類物質文明、精神與靈性的深刻聯繫
水,不僅僅是一種物質或資源,更蘊含豐饒的社會、精神、宗教和環境意義:
——蛇形龍、蛇型水神從原始的海洋中崛起,創造了世界
——古代文明在泥板、羊皮紙和樹皮上,記錄水族創世的神話
——因農耕灌溉之需,人們敬拜象徵水循環的蛇形雕像,並造廟塔以祭拜
——雨林和山地部落將貴金屬製品投入神聖的湖中,以取悅祖靈
——毛利人敬拜水蛇為「活著的部落祖先」,視自己是河流精神實體存在的後裔…
作者以深厚人類學背景,善用民族誌研究、文化測繪、當地檔案和民間傳說,重新賦予世界各地「水族」生命,爬梳上古時期迄今「蛇形水神」紛繁多樣的藝術表現,以豐饒的神話、傳說與文學,展現水的精神力量。
★靈性覺醒:生態危機下,重新召喚水族的精神力量
今日,即便我們仍強調「水就是生命」,人類與水的關係卻從未這般惡化——世界各地淡水、鹹水系統和海洋生態,無以計數依水維生的物種與棲地,皆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與破壞。
本書就如水體一般有機與多變,一路蜿蜒前行,帶我們直面當代水資源短缺背後的結構性危機。作者以極富創造性的見解,展開全新對話:
——反思人類中心主義對蛇形水神的去魅與妖魔化
——技術工具理性如何導致水資源競爭、水體污染、非人類物種瀕危的生態鉅變
——親生命(Eco-philia)、薩滿與自然崇拜的靈性復興(Re-enchanting)
——引入STS(科學-技術-社會教育)、全球行動者網絡(ANT)全球串連的新能量
——賦予河川、溪流、海洋以「主權」的生態反思與覺醒⋯⋯
《水族》體現水與人類物質文明、精神與靈性的深刻聯繫,試圖重新召喚「蛇形水族」的精神與力量,為「非人類物種」與地球上所有生命與住民發聲,在反思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為當代生態書寫開啟了全新的情感、知識與環境的視角。
★當代環境危機下發人深省的生態書寫
★展現水與人類物質文明、精神與靈性的深刻連結
★133幅精彩圖片,首度揭秘世界各地蛇形水神、水文化之珍貴藝術與文物
★人類世的環境生態危機下,藉助文明史與原住民智慧,積極修補人類與水的親密關係
【親水推薦】
黃瀚嶢 作家
廖鴻基 海洋文學作家
- 導言
- 01 水族是一個「多義家族」
- 02 水之形:隨人類與物質環境流變
- Chapter 01 無所不在
- 03 水的物質屬性衍生出的具象聯想
- 04 擬人化的天體蛇形,映現水的生命力
- 05 蛇形水族:或善或惡或醜或美
- Chapter 02 原始生命
- 06 啟蒙生物:賜予人類智慧
- 07 蛇族變形:體現物質轉變的時間觀
- 08 銜尾蛇:代表死亡與重生的無限循環
- Chapter 03 生死循環
- 09 原始神靈表現出「性別互補性」
- 10 生殖液體,跟政治宗教權威都有關係
- 11 蛇形水族是生命的始祖
- Chapter 04 自然生命
- 12 彩虹蛇:澳洲所有圖騰祖靈的源頭
- 13 人的實體由地方組成
- 14 水族信仰,維護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互惠秩序
- Chapter 05 農耕
- 15 小規模農耕社會,仰賴蛇形神靈調節降雨
- 16 毛利人的塔尼瓦,反映與非人類關係的轉變
- 17 水族崇拜,為農耕社群提供水文和社經管理
- 18 灌溉資源脆弱,引發馬雅社會崩解
- 19 控制水的工具能力,誘使人類疏離了生態
- Chapter 06 灌溉
- 23 女神拉賈.高莉的蓮花圖像逐漸人形化
- 24 那迦的變化,顯影人類水利文明敘事模式
- 20 神化的巴比倫君主掌控水管理
- 21 印度哈拉帕文明的水治理思維,開始向外傳播
- 22 印度蛇形水族,從主要神靈演變成配角
- Chapter 07 遷徙
- 25 中國統治者的權威,與龍治水的力量相提並論
- 26 科學思維,影響古典希臘的創世水族信仰
- 27 奧林帕斯諸神,突顯由母系意識轉向父權體制
- Chapter 08 至高無上
- 28 神靈敘事,挪用蛇形水族再生的比喻
- 29 水文神學循環的上升與下降,出現新的共鳴
- 30 水的力量轉移給猶太—基督教上帝實現統治
- 31 伊斯蘭教隨著國家水利文明發展而轉變
- Chapter 09 斬妖除魔
- 32 屠龍故事,透露基督教抵制自然宗教的勝利
- 33 英雄殺怪的轉喻,隨十字軍東征爆紅瘋傳
- 34 一神教讓蛇形生物女性化、妖魔化
- Chapter 10 改造
- 35 宗教改革和工業化,改造了社會與水的關係
- 36 大型水利工程支持國家成長亦藏危機
- 37 淡水生態系統,因人類經濟擴張而逐漸崩壞
- 38 蛇形水族深入本土文化,傳承流布至今
- 39 當代蛇形水族在藝術找到共鳴
- Chapter 11 轉型
- 40 水族保留創造性「地方精神」啟發人心
- 41 蛇形水族,成為原住民維護家園的象徵性基礎
- Chapter 12 力挽狂瀾
- 42 水崇拜復興:與非人類領域重建連結的渴望
- 43 體驗日常現象:喚起對水的神奇感
- 44 承認「非人類」和生態系統具有人格
- 45 倡議制訂國際法將「生態滅絕」視為犯罪
- 46 匯合跨領域力量,阻止對地球的傷害
- 47 重新想像一個共同體:走向「泛物種民主」
- 48 發展新的國際協作,維護所有生命共好
- 譯名對照
- 原書註
- 延伸閱讀
- 謝詞
- 圖片使用致謝
紙本書 NT$ 680
單本電子書
NT$
47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