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0
本期內容簡介
今藝術
【本期主題:壓印的靈光之暈 版畫藝術的當代切面】
你曾製作過版畫嗎?萬年不敗的手作風,從學生時期在橡皮擦上的刻磨到現在,你是否設想過它們還有可能會進化成什麼樣子?本期特別介紹這個從印刷術出現至今依舊讓人著迷的藝術形式,從傳統版畫到當代的多元創新,從信息傳播到觀念表達,版畫正是隨著我們的文明歷史一路成長至今的最佳見證,專題中還要介紹給你在各地熱中追求版畫之中更多可能性的工作室和藝術家,以及更多你意想不到的嶄新創作!
上期介紹的「木林森計畫」效應尚未結束,本期特別專訪計畫統籌楊心一,告訴你在這個以孩子最大關鍵的計畫當中,他們是如何一步一步澆灌這些幼苗成木,並且期待未來能夠拓展成一片更廣闊的鬱鬱山林!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當我們重提版畫(第22頁)
- COLUMN 今專欄(第24頁)
- 國家的性別?祖國,父國,母國(第24頁)
- 書道和書法(第26頁)
-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Artforum(第28頁)
- NEWS 焦點新聞 國際.中國.台灣(第30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第38頁)
- 壓印靈光:版畫的文化簡史(第40頁)
- 觀念影響並決定媒材的使用方式──梅丁衍談台灣版畫歷史與數位版畫(第42頁)
- 織錦成面──版畫工坊的獨立時代(第46頁)
- 泰勒版畫研究院──專訪總監余惠美(Emi Eu)(第48頁)
- Arumi 版畫工房(第50頁)
- 銅夢版畫工房(第52頁)
- 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第53頁)
- 椿版畫工作室:不再簡化的「複製」(第54頁)
- 火盒子版畫工作室:從赤子初心到版畫傳薪(第56頁)
- 岩筆模:為逐夢者所打造的版畫平台(第57頁)
- 版畫在亞洲藝術市場的位移(第58頁)
- 步步入陣──西班牙版畫博覽會(第61頁)
- REVIEW 深度評論 雕塑「311」後的世界──小谷元彥「斷裂の圓環」(第62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第66頁)
- 再會歷史──蔡志松(第66頁)
- 多方資源齊力,以藝術守護自然 訪「木林森計畫」總統籌楊心一(第74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78頁)
- 暗黑世界的傀儡人生──瓦爾.舒基 V.S 傑克與迪諾斯查普曼(第78頁)
- 回音Écho──從靈性世界喚開人的世界(第82頁)
- 多元文化生產的在地展現──2013皇后國際雙年展(第84頁)
- 城市美學──2013上海藝術設計展(第86頁)
- 原型的空間──第八屆深圳國際美術雙年展(第88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92頁)
- 博物館的競賽::一只日本漆箱的啟示(第92頁)
- 紀念外的例外狀態──《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與性別差異的美學》-書的再閱讀(第96頁)
- 寫給香君 紀念之外的合聲(第100頁)
- X 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第102頁)
- CROSSOVER 跨界視野(第104頁)
- 跨越人群,現場藝術的觀眾身體性──綜觀2013下半年以來「空間跨域」作品(第104頁)
- 類比與數位(一):數位(新)時代?(第108頁)
- 怎樣看見搖滾樂(十八)(第110頁)
- SNG 展覽直擊 國際.中國.台灣(第112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第139頁)
- 澄海波瀾: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臺南首展(第139頁)
- 與大鼻子穿越古今──盧昉的玩轉古畫(第140頁)
- 「文化之光輝-臺灣彩繪陶瓷藝術展」在德國(第142頁)
- 當代工藝的創意交會-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第144頁)
- CALENDAR 展覽快訊 展覽月報(第14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