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生於不同年代、不同的環境,周遭動盪不一,性格、境遇也各異,卻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生命短暫,在磨難之中,因詩情,磨擦出了火花,那光輝就像黑夜中閃亮的星星。在她們身上,最終散發出一份高貴、熾熱、與純然。
本書介紹五位頂極的詩人——伊麗莎白.埃莉諾.希竇兒(Elizabeth Eleanor Siddal)、瑪麗.伊莉莎白.柯立芝(Mary Elizabeth Coleridge)、黛爾米拉.阿古斯蒂尼(Delmira Agustini)、瑪琳娜.伊萬諾夫娜.茨維塔耶娃(Marina Ivanovna Tsvetaeva)、與西亞維亞.普拉斯(Sylvia Plath)。她們的人,和她們的詩。
作者方秀雲在描繪詩人時,同時也探索她們的心理、渴望、愛慾、理想,甚至悲劇與殉難,將她們最膾炙人口的詩翻譯出來,讓讀者品嚐最美的文學靈魂與生命精華。
- 自序 炸彈!恐嚇,還是浪漫?(第5頁)
- 等待意外(第5頁)
- 炸彈?(第6頁)
- 我的書簽(第6頁)
- 閃爍的目光(第8頁)
- 化學變化(第9頁)
- 第一章 古老歌謠,恣意的聞風伊麗莎白.希竇兒(Elizabeth Siddal,1829–1862)(第17頁)
- 丁尼生的啟發(第18頁)
- 一襲紅棕金髮(第19頁)
- 與羅塞蒂相戀(第21頁)
- 夢的執著(第22頁)
- 悲劇以終(第24頁)
- 不死的形象(第25頁)
- 絕望的情思(第26頁)
- 聞風的屬性(第27頁)
- ﹝詩作﹞(第28頁)
- 第二章 純然之美,是迷而非謎瑪麗.伊莉莎白.柯立芝(Mary Elizabeth Coleridge,1861–1907)(第53頁)
- 奔流的細胞(第54頁)
- 手足之情(第55頁)
- 與文共舞(第57頁)
- 文學衝擊(第58頁)
- 入詩壇,是那不經意(第59頁)
- 純然之愛(第60頁)
- ﹝詩作﹞(第62頁)
- 第三章 性感脈搏,燃點了革命黛爾米拉.阿古斯蒂尼(Delmira Agustini,1886–1914)(第81頁)
- 兩色的明珠(第82頁)
- 非矯飾的迷亂(第83頁)
- 猶如聖德瑞莎(第85頁)
- 紅顏薄命(第87頁)
- 麗妲的迷思(第88頁)
- 波特萊爾的繼承人(第90頁)
- ﹝詩作﹞(第92頁)
- 第四章 顛沛流離,但忠於真情瑪琳娜.伊萬諾夫娜.茨維塔耶娃(Marina Ivanovna Tsvetaeva,1892–1941)(第115頁)
- 靈感誕生了(第117頁)
- 天鵝的讚頌(第118頁)
- 痛苦難言的流亡歲月(第119頁)
- 一身的殘骸(第120頁)
- 困在陷阱裡(第123頁)
- 重見光明(第123頁)
- 在心的聖壇前,用情思的香火膜拜(第125頁)
- ﹝詩作﹞(第126頁)
- 第五章 毀滅之舞,無窮盡扭轉西亞維亞.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63)(第143頁)
- 消失的父親(第145頁)
- 西瓜的甜汁(第146頁)
- 鏡像的愛情(第147頁)
- 面對自己的古怪(第148頁)
- 另一個無法承擔的人生(第149頁)
- 厄勒克特拉情節(第150頁)
- 最後的信簡(第152頁)
- 火燄裡的一朵金蓮(第153頁)
- ﹝詩作﹞(第155頁)
- 後記 深沉的Q&A(第191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