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法律扶助 [第43期]:2013年度扶助成果回顧
  • 點閱:326
  • 並列題名:Legal aid quarterly
  • 作者: 法律扶助基金會編輯
  • 出版社:法律扶助基金會
  • 出版年:2014.04
  • 格式:PDF,JPG
  • 頁數:52

本期內容簡介
 
法扶會訊第四十三期
 
法律扶助基金會成立至今年7月1日即將滿十周年,本期回顧2013年度扶助成果共有136,065人次的申請,提供36,225件法律扶助案件,以及62,479件法律諮詢,案件量持續成長。

 
延續42期開始連載的十周年個案故事專欄,編輯部找出具代表性的個案,邀請扶助律師撰寫辦案心得及案件經過。第一篇由新竹分會朱昭勳扶助律師,辦理本會與勞動部合作的「勞工訴訟扶助專案」案件,撰寫「任意資遣不合法勝訴獲賠百萬」,描述遭針對性資遣的國立大學行政助理林小姐獲判一百多萬薪資補償的成功案例。
 
第二篇由苗栗分會蕭智元扶助律師撰寫「一個智能障礙者求職被騙的扶助案例」,社會上求職陷阱多,一般人難免受騙,更何況是有財產的智能障礙者,案主不僅房地被詐騙過戶,更背負車貸,幸虧有機警的里長和妹妹幫忙申請法扶,律師出面減少被詐騙的損失,使壞人受到刑事制裁。
 
第三篇是宜蘭分會周慧貞扶助律師撰寫「欠債難維生清算免責獲復權」,律師自述辦該案歷時四年過程心灰意冷,但收到受扶助人免責裁定後喜出望外的心情;第四篇是花蓮分會林武順會長撰寫「從小李的案例-看精神障礙者的司法人權」,小李因情感性精神分裂症發作難以控制行為竊取他人物品,經過律師極力爭取後,檢察官據此做出不起訴處分;第五篇是新竹分會張秀菊扶助律師撰寫「一個外配─馬依拉的故事」,馬依拉因拋棄菲律賓籍後,又無法歸化中華民國國籍,成為無國籍人士,經本會予以訴願扶助後,由內政部專案簽准同意歸化,馬依拉得以留台工作及生活。
 
去年11月上映的紀錄片「看見台灣」讓觀影者從高空俯瞰被破壞的高山,變色的河川,帶給民眾極大的反思。本期特別針對公害防制主題,邀請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黃煥彰副教授撰寫「由環境汙染事件─談台灣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危機」;環境法律人協會詹順貴理事長與陳品安實習律師撰寫「法律人如何捍衛環境-從水汙法修法談起」;本會台北分會周漢威專職律師撰寫「由公害訴訟看法律與專業的對話」。法律人借重與專業的合作,竭盡所能發現真實,也透過修法過程,奉獻心力。讀者或許也可以想想,自己的所學所長能為環境付出什麼?


雜誌簡介

法扶會訊為法律扶助基金會會訊
 
2004年7月1日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法律扶助基金會正式對外開辦,成立至2014年7月1日即將滿十周年。
法律扶助基金會是依據「法律扶助法」而成立,並由司法院捐助經費,為需要法律幫助卻又無力負擔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的弱勢民眾,以制度性的支援,維護憲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權。本會目前於全國設置21分會,成立以來,扶助相當多之個案,同時全國有2400多位扶助律師,為職災勞工、受暴婦女、原住民朋友、外籍勞工、新移民女性等弱勢民眾,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

  • 編輯手札(第4頁)
  • 專題報導 2013年度扶助成果回顧(第5頁)
  • 十周年個案故事(第15頁)
    • 勞工訴訟扶助專案 ──任意資遣不合法 勝訴獲賠百萬(第15頁)
    • 弱勢者的守護天使 ──一個智能障礙者求職被騙的扶助案例(第18頁)
    • 欠債難維生 清算免責獲復權(第21頁)
    • 從小李的案例看精神障礙者的司法人權(第24頁)
    • 一個外配──馬依拉的故事(第26頁)
  • 公害防制(第29頁)
    • 由環境汙染事件──談台灣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危機(第29頁)
    • 法律人如何捍衛環境──從水汙法修法談起(第35頁)
    • 由公害訴訟看法律與專業的對話(第41頁)
  • 司法院專欄(第44頁)
    • 淺談行政訴訟上的和解(第44頁)
    • 法院通譯制度再精進(第47頁)
  • 法扶佈告欄 捐款徵信/劃撥單(第49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