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中國古代方術的大智慧
  • 點閱:144
    35人已收藏
  • 作者: 洪丕謨著
  • 出版社:新潮社
  • 出版年:2012
  • 集叢名:中國的智慧:11
  • ISBN:9789861679655
  • 格式:JPG
  • 頁數:290
  • 附註:另有題名: 中國方術的大智慧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2

本書內容切割為「學理機趣、方術機理、醫藥智趣、養生智慧」四個塊面,至於所寫內容,除醫卜星相、養生修煉之外,旁及各種「方術」,只要內中包孕智慧光芒,都委諸筆底,作一番灑脫盡情的發揮。
 
有老子、莊子、孔子、荀子、張道陵、丘處機、王重陽等各家人物的逸聞趣事,又有中醫、養生、占筮、星命、相術、風水、符丹等各類方術的操作智慧,既有《周易》、《老子》、《莊子》、《列子》、《黃帝內經》等眾多典籍中的微言奧義,又有道器、陰陽、五行、四時、卦爻、動靜、性命、否泰、禍福等紛呈哲理性的機趣和指歸。
 
由於自古以來,道家思想、方術操作繁花似錦,姿彩瑰異,所以機趣百出,涵蓋面廣。如就《易.繫辭上》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來說,所謂「道」,就是天地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這種變化規律,看去雖似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可是智慧的古哲,卻偏偏抽出陰陽以作為其綱紀,從而把觀察宇宙、把握宇宙、改造宇宙的萬古寶鑽握在自己的手裡。

 
由此開悟社會芸芸眾生,如果你能撥動自己的智慧之弦,掌握並順應陰陽對立、統一、消長、轉化、滲透、依存的規律,你將在這五光十色的無窮世界裡,執簡馭繁地生活、工作得比以前更加明智,更加自在,更加灑脫,更加高效,更加不怨天尤人。


  • 《中國的智慧》叢書總序(第7頁)
    • 前言(第21頁)
  • 第一章 學理機趣(第25頁)
    • 一陰一陽之謂道(第25頁)
    •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第29頁)
    • 道法自然(第31頁)
    • 無之以為用(第34頁)
    • 潛龍勿用(第37頁)
    • 亢龍有悔(第40頁)
    • 泰卦和否卦,既濟與未濟(第43頁)
    • 上善若水(第47頁)
    • 人與天地相應(第51頁)
    • 長生修練,先立功德(第54頁)
    • 日者司馬季主的宏論(第57頁)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第61頁)
    •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第64頁)
    • 神遊於牝牡驪黃之外(第66頁)
    • 蝸牛角上爭何事?(第69頁)
    •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73頁)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75頁)
    • 吾將曳尾於塗中(第78頁)
    • 人力與天命(第81頁)
    • 《周易》卦爻的辯證機趣(第85頁)
    • 「梅花易數」的理趣(第89頁)
    • 「為腹不為目」和「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第92頁)
    • 死的宏論(第95頁)
  • 第二章 方術機理(第99頁)
    • 「雜而多端」的道教方術(第99頁)
    • 姑布子卿為孔子看相的啟迪(第102頁)
    • 修心補相又補命(第105頁)
    • 江湖算命的摸稜術(第109頁)
    • 「人可以貌相」和「人不可以貌相」(第113頁)
    • 面相與健康(第117頁)
    • 從手相的科學成分看取思路(第121頁)
    • 荀況反對看相(第124頁)
    • 占筮家的活泛思維(第127頁)
    • 測字和思維鍛鍊(第130頁)
    • 從占夢術的方法論看「拿來主義」(第135頁)
    • 陽宅風水中的理性思維(第139頁)
    • 住場好不如肚場好(第142頁)
    • 墳地好不如心地好(第145頁)
    • 張居正不信風水的智慧光環(第148頁)
    • 九九消寒圖(第152頁)
    • 中國古代煉丹術的貢獻(第155頁)
    • 道教宮觀和洞天福地(第158頁)
    • 道教齋醮中的「青詞」(第161頁)
    • 「能解諸惡之縛」的道教戒律(第165頁)
  • 第三章 醫藥智趣(第169頁)
    • 從中醫學家成材中獲得開啟(第169頁)
    • 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第171頁)
    • 望而知之謂之神(第174頁)
    • 中醫「八綱辯證」的意義(第177頁)
    • 「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第180頁)
    • 「逆者正治,從者反治」的醫理(第184頁)
    • 上工治未病(第187頁)
    • 從中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說開去(第190頁)
    • 用藥如用兵(第194頁)
    • 中藥命名的妙思(第196頁)
    • 中醫方劑組合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第199頁)
    • 煎藥之法,最宜深講(第202頁)
    • 優生和胎教(第205頁)
    • 道教符籙治病的合理成分(第208頁)
    • 祝由治病的心理效應(第211頁)
    •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第215頁)
    •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第218頁)
  • 第四章 養生智慧(第221頁)
    • 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第221頁)
    • 道家清靜無為的養生觀(第224頁)
    • 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第227頁)
    •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第229頁)
    • 「存思」功法(第232頁)
    • 香湯沐浴(第236頁)
    • 性命雙修(第239頁)
    • 生命在於運動(第242頁)
    • 養靜之道(第245頁)
    • 調攝你的情緒(第248頁)
    • 睡裏乾坤(第251頁)
    • 「合房有術」和「合房有禁」(第255頁)
    • 女子修煉法(第258頁)
    • 安生之本,必資於食(第261頁)
    • 進補利弊兩點論(第264頁)
    • 孔聖人養生有方(第267頁)
    • 詩人陸游的養生經(第269頁)
    • 丘處機四時養生法(第271頁)
    • 張道陵七試趙升(第274頁)
    • 「識心見性」王重陽(第278頁)
    • 生活中的養生智慧(第281頁)
紙本書 NT$ 240
單本電子書
NT$ 168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2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