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非人採訪術
  • 點閱:59
    33人已收藏
  • 作者: 黃獻加著
  •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 出版年:2012
  • 集叢名:東大學術:38 社會科學類:PF0080
  • ISBN:9789862219386
  • 格式:PDF,JPG
  • 頁數:304
  • 書籍難度(SR):732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附註:附錄: 非人採訪前測問卷等5種

內容簡介

採訪是取得新聞的方法,是取得資訊、傳播資訊的手段。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採訪更是滿足人吸收新知的渴望。隨著採訪技術愈來愈純熟,採訪歷程也愈來愈多樣,但在採訪的特殊技巧發展與經驗廣化上,步調顯得緩慢停滯。因此,本書針對既有的採訪術進行理論架構的展延,從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包含萬物有靈觀念、從人擴及非人經驗的廣化及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對象設定與特性包含動物的弱互動、植物的想像反應、礦物的超感應及其他神秘傾向;時間與向度包含單一時段的截取式、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及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特殊技巧包含營造唯美的經驗、緩提問及觀察或聆聽動靜、投射思緒與驚奇遇合以及實務檢證包含實施對象、流程、工具運用與資料的蒐集、分析,作理論的演繹、歸納與建構,以新的理論開展另一個採訪的面向。

作者簡介

黃獻加

臺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語文教育研究所畢業,在嘉義工作的臺南人。有著「資訊系」的皮、「數學系」的肉、「語教系」的骨。一直秉持「對孩子有幫助的,就用心去做」的信念,希望能為小學教育盡一份心力。

  • 序(第i頁)
  • 第一章 緒論(第1頁)
    • 第一節 研究動機(第1頁)
    •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5頁)
    •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第17頁)
  • 第二章 文獻探討(第23頁)
    • 第一節 採訪(第23頁)
    • 第二節 非人採訪(第39頁)
  • 第三章 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第47頁)
    • 第一節 萬物有靈觀念的體現(第47頁)
    • 第二節 從人擴及非人的經驗廣化的需求(第54頁)
    • 第三節 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第61頁)
  • 第四章 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第69頁)
    • 第一節 動物的弱互動(第69頁)
    • 第二節 植物的想像反應(第84頁)
    • 第三節 礦物的超感應(第96頁)
    • 第四節 其他可能的神祕傾向(第106頁)
  • 第五章 非人採訪的時間與向度(第119頁)
    • 第一節 單一時段的截取式採訪(第119頁)
    • 第二節 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採訪(第130頁)
    • 第三節 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第142頁)
  • 第六章 非人採訪的技巧(第157頁)
    • 第一節 營造唯美的經驗(第157頁)
    • 第二節 緩提問及其觀察或聆聽動靜(第170頁)
    • 第三節 投射思緒和驚奇遇合(第178頁)
  • 第七章 實務印證及其成效的評估(第187頁)
    • 第一節 實施的對象(第187頁)
    • 第二節 實施的流程與工具運用(第192頁)
    • 第三節 資料蒐集及其分析檢核(第207頁)
  • 第八章 結論(第261頁)
    • 第一節 要點回顧(第261頁)
    •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第268頁)
  • 參考書目(第273頁)
  • 附錄(第279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