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日子享生活誌 [第33期]:生活雜貨主理人的私生活選物
-
點閱:90
26人已收藏
- 作者: 我城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5.01
- 格式:PDF,JPG
- 頁數:94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1
本期內容簡介
《生活雜貨主理人的私生活選物》
M a n y I t e m s i n D a i l y U s e
器物盛裝了生活的故事
好用的生活物件,可以一用好幾年。
還記得印象裡的大同電鍋,功能看似簡單卻有無限的妙用,陪伴我們從小到大、從住家裡到外出求學、工作在外租屋、成家建立自己的家庭⋯⋯;或是廚房裡那只萬年不敗鐵鍋,拿來煮正餐、點心、加熱等大小事宜都好用,用到破了小洞,還可以到傳統市場裡找人補鍋、或是到五金行買補鍋用的貼片挽救它,延續它的使用期限。這一路上,器物在與使用者相遇後,展開了生命的篇章,也開啟了器物主人一段段的生活故事。
留在身邊愈久的東西,往往是它的功能設計愈貼合主人的生活方式;而被多數人使用的器物,也反應了它承載一個地方的文化,這些都是物品設計的原點。所以有趣的是,從一個人選擇使用的東西,多少就能看出他的生活習慣以及個性,而伴隨在周遭的生活器物,也默默地展現出一種個人的生活氣度。新的年度開始,剛好是個汰舊換新的時節,不妨替自己的日常生活選品,讓實用、好用、賞心悅目的物件伴隨左右,提高過日子的功率。
這期請到臺中的「生活美」選物店老闆受訪,他一直著迷於傳統工藝,店裡蒐集不少臺灣傳統的生活用品,更進一步和老師傅們溝通,生產設計出更符合現代人使用的產品,延續老店與技藝的傳承。「燕子二手家具」的創辦人同時也是位當代藝術家,他收集保存舊貨,還修復老物件賦予新生命;「瑪黑家居選物」不但經營生活風尚網站,也把往來各大城市間的眼光集結,透過他們的生活經驗與琢磨,從他們的選品中,剛好替忙碌的現代人做一次完整而濃縮的生活提案參考。
封面故事
Many Items in Daily Use
使用來自臺灣老師傅的手作品
收集傳統老物件 保存人的故事
在自己的地方和熟悉物件共處 生活就美好
身邊有好用的器物 會有好心情
已經生產了十年的日用品 有一種經典的普通美
好用的生活品 用了就知道 不需多說
竹器設計師的 傳統創新選物邏輯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側耳聽浪 用藤編茅草蓋獵祭屋.探訪日治時代歌舞殘影.這些雜誌影響改變啟發了我們這一代(上)
後搖滾與電影的撞擊實驗.打開房子的對外關係 讓自然進入生活
在嘲諷笑鬧中 抖掉一天不愉快.流過古今的那條護城河
專欄
張曼娟:陪我去坐慢火車
阮慶岳:泡湯男人
馬世芳:這張專輯台灣大概不會引進,但值得擁有實體CD
羅文傑:香港紅紅火火燒豬 有米豬
聊聊天
馮翊綱 × 范瑞君:學長學妹聊舞台背後的人生故事
創作對話
手作巧克力 調配味覺想像
我們喜愛的藝文事物
嘎荔兒喜愛的音樂.左一喜愛的書籍.鄭宇庭喜愛的書籍.黃以曦想看的展覽
還記得印象裡的大同電鍋,功能看似簡單卻有無限的妙用,陪伴我們從小到大、從住家裡到外出求學、工作在外租屋、成家建立自己的家庭⋯⋯;或是廚房裡那只萬年不敗鐵鍋,拿來煮正餐、點心、加熱等大小事宜都好用,用到破了小洞,還可以到傳統市場裡找人補鍋、或是到五金行買補鍋用的貼片挽救它,延續它的使用期限。這一路上,器物在與使用者相遇後,展開了生命的篇章,也開啟了器物主人一段段的生活故事。
留在身邊愈久的東西,往往是它的功能設計愈貼合主人的生活方式;而被多數人使用的器物,也反應了它承載一個地方的文化,這些都是物品設計的原點。所以有趣的是,從一個人選擇使用的東西,多少就能看出他的生活習慣以及個性,而伴隨在周遭的生活器物,也默默地展現出一種個人的生活氣度。新的年度開始,剛好是個汰舊換新的時節,不妨替自己的日常生活選品,讓實用、好用、賞心悅目的物件伴隨左右,提高過日子的功率。
這期請到臺中的「生活美」選物店老闆受訪,他一直著迷於傳統工藝,店裡蒐集不少臺灣傳統的生活用品,更進一步和老師傅們溝通,生產設計出更符合現代人使用的產品,延續老店與技藝的傳承。「燕子二手家具」的創辦人同時也是位當代藝術家,他收集保存舊貨,還修復老物件賦予新生命;「瑪黑家居選物」不但經營生活風尚網站,也把往來各大城市間的眼光集結,透過他們的生活經驗與琢磨,從他們的選品中,剛好替忙碌的現代人做一次完整而濃縮的生活提案參考。
封面故事
Many Items in Daily Use
使用來自臺灣老師傅的手作品
收集傳統老物件 保存人的故事
在自己的地方和熟悉物件共處 生活就美好
身邊有好用的器物 會有好心情
已經生產了十年的日用品 有一種經典的普通美
好用的生活品 用了就知道 不需多說
竹器設計師的 傳統創新選物邏輯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側耳聽浪 用藤編茅草蓋獵祭屋.探訪日治時代歌舞殘影.這些雜誌影響改變啟發了我們這一代(上)
後搖滾與電影的撞擊實驗.打開房子的對外關係 讓自然進入生活
在嘲諷笑鬧中 抖掉一天不愉快.流過古今的那條護城河
專欄
張曼娟:陪我去坐慢火車
阮慶岳:泡湯男人
馬世芳:這張專輯台灣大概不會引進,但值得擁有實體CD
羅文傑:香港紅紅火火燒豬 有米豬
聊聊天
馮翊綱 × 范瑞君:學長學妹聊舞台背後的人生故事
創作對話
手作巧克力 調配味覺想像
我們喜愛的藝文事物
嘎荔兒喜愛的音樂.左一喜愛的書籍.鄭宇庭喜愛的書籍.黃以曦想看的展覽
- 小日子行事曆(第8頁)
- 一件事(第16頁)
- 側耳聽浪 用藤編茅草蓋獵祭屋(第17頁)
- 探訪日治時代歌舞殘影(第22頁)
- 這些雜誌影響改變啟發了我們這一代(上)(第24頁)
- 後搖滾與電影的撞擊實驗(第27頁)
- 打開房子的對外關係 讓自然進入生活(第28頁)
- 在嘲諷笑鬧中 抖掉一天不愉快(第30頁)
- 流過古今的那條護城河(第32頁)
- 專欄(第34頁)
- 張曼娟:陪我去坐慢火車(第34頁)
- 阮慶岳:泡湯男人(第36頁)
- 馬世芳:這張專輯台灣大概不會引進,但值得擁有實體CD(第38頁)
- 羅文傑:香港紅紅火火燒豬 有米豬(第41頁)
- 聊聊天 馮翊綱 × 范瑞君:學長學妹聊舞台背後的人生故事(第44頁)
- 封面故事 Many Items in Daily Use(第51頁)
- 使用來自臺灣老師傅的手作品(第52頁)
- 收集傳統老物件 保存人的故事(第58頁)
- 在自己的地方和熟悉物件共處 生活就美好(第62頁)
- 身邊有好用的器物 會有好心情(第66頁)
- 已經生產了十年的日用品 有一種經典的普通美(第70頁)
- 好用的生活品 用了就知道 不需多說(第76頁)
- 竹器設計師的 傳統創新選物邏輯(第80頁)
- 創作對話 手作巧克力 調配味覺想像(第84頁)
- 我們喜愛的藝文事物(第92頁)
- 嘎荔兒喜愛的音樂(第92頁)
- 左一喜愛的書籍(第94頁)
- 鄭宇庭喜愛的書籍(第95頁)
- 黃以曦想看的展覽(第9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