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打造城市夢想:都市規劃與管理
  • 點閱:1203
    140人已收藏
  • 作者: 鍾起岱著
  •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 出版年:2004
  • ISBN:9789867614162
  • 格式:PDF,JPG
  • 頁數:316
  • 書籍難度(SR):879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人類第一個可考的城市,出現在紀元前七千年,中東伊拉克與巴勒斯坦的約律哥(Jericho)與雅莫(Jarmo),考古學家在這兩個遺址發掘出,泥磚築成的房舍,二十呎高的城牆,估計約可養活3000人口的農業生產,象徵著農業革命(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的成功,城市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類的空間利用行為,《行國》時代結束,《居國》時代來臨,開創了人類前所未有的都市文明。

本書的作者鍾起岱博士以規劃及管理兩個角度來研究都市,全書共約十八萬字,分為十六章,第一章概說,介紹都市的出現、都市的概念、都市化的概念與本書基本架構;第二章都市的基礎研究,探討都市的發展、都市的影響因素、都市的人口研究、都市的界說;第三章都市計畫概論,探討都市計畫的意義、都市計畫的種類、都市計畫的內容與都市計畫的體系;第四章土地使用計畫,第五章交通運輸計畫,第六章公共設施計畫;第七章都市管理概論,第八章探討都市管理與規劃工具,第九章研究都市空間結構;第十章研究臺灣都市與土地開發,第十一章探討區域計畫,第十二章都會區計畫,第十三章國土計畫,第十四章縣(市)政計畫;第十五章臺灣空間計畫體系的變革,第十六章國內外都市實例研究,內容包括:中興新村、台中市、鹿港鎮、集集鎮、新竹科學園區、巴賽隆那等六個不同都市的研究。

本書內容豐富,非常具有可讀性,是從事都市規劃與市政管理極為有用的參考書籍。

鍾起岱

1957年生於臺灣苗栗。國立中興大學地政學系學士、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高階公共管理組EMBA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博士;美國聯邦政府農業部(USDA)研究學院政策分析學程結業,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Pittsburg State University )訪問學者。普考、高考、甲等特考及格。

曾任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國際大學及空中大學副教授;臺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會主任祕書,臺灣省政府參議兼編譯室主任,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及研究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行政院政府再造推動委員會推動委員,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企劃處處長。現任臺灣省政府資料室主任。

著有計畫方法學、中國政府計畫制度、行政革新理論與方法、企業性政府:新觀念與新省政、前瞻規劃與再造政府、議事學理論與實務、九二一重建政策解析等書。

  • 序(第iii頁)
  • 第一章 概說(第1頁)
    • 第一節 都市的出現(第1頁)
    • 第二節 都市的概念(第2頁)
    • 第三節 都市化的概念(第5頁)
    • 第四節 本書的基本架構(第8頁)
  • 第二章 都市的基礎研究(第11頁)
    • 第一節 都市的發展(第11頁)
    • 第二節 都市環境研究(第18頁)
    • 第三節 都市人口研究(第21頁)
    • 第四節 都市的界說(第28頁)
    • 第五節 都市與鄉村(第33頁)
  • 第三章 都市計畫概論(第37頁)
    • 第一節 都市計畫的意義(第37頁)
    • 第二節 都市計畫的種類(第38頁)
    • 第三節 都市計畫的內容(第40頁)
    • 第四節 都市計畫的功能(第46頁)
    • 第五節 都市計畫體系(第48頁)
  • 第四章 土地使用計畫(第51頁)
    • 第一節 土地的概念(第51頁)
    • 第二節 土地使用決定論(第54頁)
    • 第三節 土地使用理論基礎(第56頁)
    • 第四節 土地使用關鍵系統(第61頁)
    • 第五節 土地使用規劃程序(第62頁)
  • 第五章 交通運輸計畫(第67頁)
    • 第一節 運輸學的研究範圍(第67頁)
    • 第二節 交通運輸需求模式(第68頁)
    • 第三節 交通研究與運輸政策(第74頁)
    • 第四節 都市運輸問題與解決(第76頁)
  • 第六章 公共設施計畫(第85頁)
    • 第一節 公共設施的意義(第85頁)
    • 第二節 公共設施的分類(第86頁)
    • 第三節 公共設施的標準(第88頁)
    • 第四節 公共設施的取得(第92頁)
    • 第五節 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第98頁)
  • 第七章 都市管理概論(第111頁)
    • 第一節 都市管理(第111頁)
    • 第二節 都市基本論述(第112頁)
    • 第三節 都市政府(第119頁)
    • 第四節 都市自治(第121頁)
    • 第五節 都市財政(第125頁)
  • 第八章 都市管理與規劃工具(第131頁)
    • 第一節 都市政策工具(第131頁)
    • 第二節 都市土地使用管制(第132頁)
    • 第三節 都市管制工具(第136頁)
    • 第四節 都市特別管制技術(第138頁)
    • 第五節 都市更新(第140頁)
  • 第九章 都市空間結構(第145頁)
    • 第一節 空間理論基礎(第145頁)
    • 第二節 空間理論的演進(第148頁)
    • 第三節 空間選擇理論(第151頁)
    • 第四節 描述性理論(第155頁)
    • 第五節 解釋性理論(第159頁)
    • 第六節 觀念性理論(第161頁)
    • 第七節 都市空間理論評估(第163頁)
  • 第十章 臺灣都市與土地開發(第169頁)
    • 第一節 臺灣都市開發簡史(第169頁)
    • 第二節 原住民墾獵時期(第176頁)
    • 第三節 漢人移民時期(第180頁)
    • 第四節 荷西殖民時期(第182頁)
    • 第五節 明鄭時期(第183頁)
    • 第六節 清領時期(第185頁)
    • 第七節 日治時期(第187頁)
    • 第八節 光復以後(第189頁)
  • 第十一章 區域計畫(第193頁)
    • 第一節 區域與區域計畫(第193頁)
    • 第二節 區域計畫的目標與功能(第196頁)
    • 第三節 區域計畫的實施機構(第199頁)
    • 第四節 區域計畫的實施(第202頁)
    • 第五節 區域使用管制(第203頁)
  • 第十二章 都會區計畫(第207頁)
    • 第一節 都會區的意義(第207頁)
    • 第二節 都會區計畫的層次(第211頁)
    • 第三節 都會區計畫之組織(第213頁)
    • 第四節 都會區計畫體制(第214頁)
    • 第五節 都會區建設法令(第220頁)
  • 第十三章 國土計畫(第225頁)
    • 第一節 國土計畫的意義(第225頁)
    • 第二節 國土計畫體系與目標(第228頁)
    • 第三節 國土開發論(第232頁)
    • 第四節 國土計畫的規劃(第235頁)
  • 第十四章 縣(市)政計畫(第239頁)
    • 第一節 縣市政領域(第239頁)
    • 第二節 縣市政計畫的範疇(第241頁)
    • 第三節 縣市政計畫的系統觀(第246頁)
    • 第四節 縣市政計畫的系統設計(第247頁)
    • 第五節 指導系統設計步驟(第249頁)
    • 第六節 縣市政計畫的整合(第252頁)
  • 第十五章 空間計畫體系的變革(第257頁)
    • 第一節 成長管理的興起(第257頁)
    • 第二節 我國施政規劃制度(第259頁)
    • 第三節 空間規劃的特色(第261頁)
    • 第四節 空間計畫觀念的演變(第264頁)
  • 第十六章 都市實例研究(第267頁)
    • 第一節 中興新村研究(第267頁)
    • 第二節 臺中市研究(第270頁)
    • 第三節 鹿港鎮研究(第271頁)
    • 第四節 集集鎮研究(第272頁)
    • 第五節 新竹科學園區研究(第272頁)
    • 第六節 巴塞隆納研究(第273頁)
  • 參考文獻(第275頁)
  • 附錄:都市計畫法(第287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