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如果我是鄭捷的父母,我該怎麼做?
模仿父母是我們學習如何扮演父母的第一步。但你是否曾經懷疑,傳統家庭所傳承的倫理價值,是愛,還是恐懼與愧疚的人生束縛?
在中國文化中特別講究家庭倫理的建立。
父母和子女心中都有一些既定的準則,那是經過漫長的時光,被深刻潛移默化至所有華人內心的價值。然而這些所謂的標準,在未經檢視的狀況下,卻極有可能成為影響我們心理與行為健康的「毒素」。
當我們面對教育的亂象與社會事件的紛擾,怪罪政府、怪罪制度、怪罪環境時,是否應該回過頭深刻瞭解每個犯錯、壓抑及痛苦心靈背後的迷惘源頭──那句「爸爸,媽媽,我愛你,但我究竟該怎麼做?」的無力呼喊。
本書透過多元文化心理治療師楊虹之手,剖析千百年來我們習以為常的「父母之愛」,以及其中隱而不見的問題與後果。用心理學、神學理論與實際案例,在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對科學和真理的認識中,尋找父母與子女間更貼切、更成熟的愛的表達方式。
- 推薦序(第6頁)
- 鳴 謝(第16頁)
- 前 言(第18頁)
- 第一章 父母的愛如何變成了禍害?(第27頁)
- 反思中國式父母之愛(第27頁)
- 童年:一生健康的基石(第31頁)
- 父母之愛與情感虐待(第43頁)
- 走進生活與發現(第65頁)
- 代代相傳的「魔咒」(第79頁)
- 第二章 有毒的父母之愛(第89頁)
- 信任感的培養(第89頁)
- 中國式父母之愛的表達(第97頁)
- 「獲得父母認同」的追求(第102頁)
- 「小情人」的稱呼(第108頁)
- 「小大人」的塑造(第114頁)
- 「挫折教育」的盲點(第119頁)
- 溺愛孩子的盲點(第126頁)
- 教育孩子「追求成功」的盲點(第133頁)
- 第三章 中華文化與父母之愛(第145頁)
- 「大樹的故事」與父母之愛(第145頁)
- 「烏鴉反哺」與「孔融讓梨」(第161頁)
- 子夏給司馬牛的忠告(第175頁)
- 「儒家思想」與「律法宗教」(第182頁)
- 第四章 父母之愛的奧祕(第197頁)
- 愛的新概念:「哈利思」(第197頁)
- 「浪子回頭的故事」與父母之愛(第204頁)
- 愛的力量(第212頁)
- 父母之愛的定義:掌握父母之愛的金鑰匙(第225頁)
- 第五章 走向成熟、健康的父母之愛(第233頁)
- 今日的見解與昨日的父母之愛(第233頁)
- 一半是「養分」,一半是「毒素」(第237頁)
- 認識猶太文化(第241頁)
- 醫治中華文化(第249頁)
- 走出中國式父母之愛(第260頁)
- 進入「允許之地」(第265頁)
- 向著標杆直跑(第272頁)
- 愛子有方:發展孩子的「高級功能系統」(第278頁)
- 後序 挑戰中國式父母之愛(第293頁)
- 附錄 人名索引(第302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