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壯哉三國:孫中山思想百年史觀
  • 點閱:94
    8人已收藏
  • 作者: 馬叔禮著
  • 出版社:策馬入林文化
  • 出版年:2011
  • 集叢名:經典Classic:2
  • ISBN:9789868725560
  • 格式:PDF,JPG
  • 頁數:356
  • 書籍難度(SR):632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5

一百年前,國父孫中山先生胸懷世界大同心願,
以三民主義建立民國;
一百年後,當代國學大師馬叔禮遙想三國赤壁,對照國父百年史觀,
闡述中華民族仕人情懷中,那博愛與天下為公的治國道統。
 

《壯哉三國──孫中山思想百年史觀》是馬叔禮老師繼《大哉孔子—解開易經千古之謎》後又一經典巨擘。本書除了重現當年赤壁群雄爭霸、風起雲湧的壯闊麗史;馬叔禮本人的大歷史觀,也與國父當年建立民國的百年史觀相互映照,形成三大歷史思想格局對照成趣的人文況味。
 
●三國演義中的文學肌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英雄們的傳奇,總被後人傳唱不已。英雄不死,只是逐漸凋零。馬叔禮老師深入孤獨英雄的內心,從《短歌行》讀出奸雄曹操對其他英雄有城府之外的相惜情懷。
 
除了以詩歌破譯英雄性格,馬老師更從心理層面立體剖析諸雄,曹操雄謀大略然而缺德;劉備得人心所以得天下;孔明澹泊明志寧靜致遠,卻能為君主鞠躬盡瘁至死方休;關公義薄雲天光明磊落,這是梟雄賢主都拜倒他的原因。深入三國,貼近英雄,馬老師對三國諸雄的風骨,有其獨到的人物品評。
 
●中華民族的大歷史觀
 
馬老師妙語生花帶領讀者進入中國浩瀚文化,中國的《易經》與《本草綱目》都在講人體小宇宙的原理,《易經》說乾坤是陰陽變化的起始,《本草綱目》告訴我們陰陽不調人體才會生病。中國人政教不會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中國人遵從的是仁義禮智。而且掌管中國政治的主要是仕人,仕人文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德服人,以文教民,不若西洋以海盜方式擴張國土。
 
●中國崛起的祕辛
 
中國文明得以不死的秘密是甚麼?除了大河文化本身賦有源遠流長特性,中國人的文字與著述功力,是中國文明得以死而復活,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真正原因。各路種族在中國這塊秋海棠上,非但不狹路相逢,反而絕處逢生,混種交織出更美妙的文化與歷史。分合合分的歷史大拼圖,只有中國可以辦到。日久他族成漢族,這就是中國文明的魅力。
 
後半部是馬老師對於君臣之道的獨到哲思,人臣必須懂得功成名遂而後身退;人主則是以成敗論英雄,但也得接受坐擁江山後的是非評論,這就是中國人以德論人的道統。
 
●孫中山先生的百年史觀
 
國父革命十一次,支撐國父繼續救國救民的理想是甚麼?馬叔禮老師聲如洪鐘的敲醒讀者,是孔子思想的〈禮運大同篇〉啟發了國父!國父說治國的人要有信仰,而這個信仰就是三民主義,建立讓中國人——人人有權有飯吃的「民國」!國父不講社會主義也不講資本主義,他要的是能達成〈禮運大同篇〉中核心理念「博愛」與「天下為公」的三民主義!馬老師敢言而論之:達爾文的進化論輸給了人類互助的世界大同論!


馬叔禮
 
於1949年出生廣州,現年62歲。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1977年與朱家三姊妹創辦《三三集刊》,也曾擔任耕莘文教院寫作會班主任。20餘年來他勉力自學,在研究孔子與易經之間的關係有很大的體悟,對於方塊字的造字系統也極為深入。
 
在爭名逐利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馬叔禮一手撐起復興中華文化的重擔。隱居新店山上25年潛心自學後,於2002年由弟子創辦「中華日月人文學會」,專門將馬叔禮講學的內容推動到社會上,讓書院私塾的民間講學傳統復活。他實踐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志向,以「格物致知」的方式做學問並且傳授學問,定期開班講授《易經》、老子與論、孟、學、庸、詩詞、小說、古文……等古代經典,使孔子的思想與智慧永續長存。

 
2007年起,馬叔禮每年都會推出一系列的文化公益講座,盛況空前、座無虛席,聽者多到席地而坐,只為親炙馬老師的學養與風采。主題分別有:
2007年的「人生大觀」;
2008年的「人法自然」;
2009年的「黃河宣言」;
2010年的「千古文壇的十二顆巨星」:
2011年的「小說長城」系列。
 
2009年起,馬叔禮老師開始在中國大陸進行巡迴演講,積極復興孔孟與易經等中華文化,宣揚造字原理與方塊字之美的重要性。1989那年,與文友一趟「絲路之旅」回來時遇北京「天安門事件」,其後20餘年沒有再到過大陸。在2010年中共建國60周年,正好也是他的60大壽,馬叔禮才又回到中國大陸的北大、清華等大學,推動兩岸巡迴演講。為此,中國知名媒體新華社還特別為他進行了長達90分鐘的專訪,馬老師在國學上的地位及影響力可見一斑。
 
一向被稱為「生命導師」的馬叔禮雖然年逾耳順,仍掛心中華文化的傳承。他所創辦的「日月書院」著重於開發學生的品格與心志,認為做學問必須靠自己用功與潛心感悟,這也是他專注研究《易經》的原因。《易經》中蘊含著帝王學,當中關乎一個人的胸襟與格局,馬叔禮希望後輩培養偉大的心性,對天下事能視為己任,這是當代知識分子所應具有的使命感,也是中華道統的最終目的:知識是為了實踐對於世界的關懷。馬老師高尚的情操、不追名逐利的純真性情,在當今社會而言,可謂是一泓洗滌塵俗的清泉。


  • 【推薦序】(第6頁)
    • 壯哉三國讀法小識 師範大學教授 楊昌年(第6頁)
  • 【作者序】(第8頁)
    • 自序(第8頁)
  • 前言(第20頁)
  • 第一章 遙想詩歌中的三國人物(第27頁)
    • 亂世中的英雄哲學(第28頁)
    • 傲骨耐寒的梅花(第34頁)
    • 一較榮辱,世事如棋(第38頁)
    • 孤獨的英雄――曹操(第44頁)
    • 得天下而失人心的慨歎(第54頁)
    • 劉備臨終託孤孔明(第58頁)
    • 老臣之心――鞠躬盡瘁(第70頁)
    • 東坡遙祭周瑜(第82頁)
    • 孔明借東風,智取曹操(第90頁)
    • 儒者劉備的仁義之心(第94頁)
    • 懂得害怕的勇者氣度(第100頁)
    • 亂世奸雄的詩人之心(第106頁)
    • 關公風采其一:光明磊落(第114頁)
    • 關公風采其二:義薄雲天(第122頁)
    • 孔明百年大計――三分天下(第128頁)
    • 劉備三顧茅廬(第136頁)
    • 赤壁之戰,群雄崛起(第140頁)
    • 孔明的英雄遺恨(第150頁)
    • 孔明人格如松柏長青(第156頁)
    • 北伐大志未竟卻身先死(第162頁)
  •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大歷史觀(第169頁)
    • 易經中陰陽變化的法則(第170頁)
    • 天地乾坤的簡易之道(第176頁)
    • 敬天祭祖的中國政治(第182頁)
    • 儒家的仕人治國文化(第192頁)
    • 偃武修文的中國皇帝(第198頁)
  • 第三章 中國崛起的祕辛(第205頁)
    • 方塊字的祕密(第206頁)
    • 中國長久之因――孔孟道統(第212頁)
    • 異族入侵而不亡――中國野史經驗(第218頁)
    • 滿清入關,恩威並濟(第222頁)
    • 以德服人的治國理念(第226頁)
    • 治國長遠之道――才學決定眼界(第234頁)
    •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38頁)
    • 功成身退而名揚千古的人臣哲學(第244頁)
    • 漂亮退場:郭子儀與李光耀(第250頁)
    • 論歷史人物之成敗(第256頁)
    • 成王敗寇關鍵:天時、地利、人和(第264頁)
    • 三達德論孔子與國父(第272頁)
    • 當政治人物的條件:德、才、學(第278頁)
    • 生命中三種是非境界(第284頁)
    • 最高人生境界――超越是非(第290頁)
    • 亙古明燈孔夫子(第298頁)
    • 君子之德需時間驗證(第306頁)
  • 第四章 國父孫中山的百年史觀(第311頁)
    • 高瞻遠矚的國父(第312頁)
    • 國父的治國信仰――三民主義(第318頁)
    • 人類經濟需要均富(第326頁)
    • 讓人民擁有土地平等權(第332頁)
    • 國父心物合一的宇宙觀(第338頁)
    • 人類互助實踐大同境界(第344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