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埃及的智慧
-
點閱:487
187人已收藏
- 作者: 趙立行著
- 出版社:新潮社出版 聯合發行代理
- 出版年:2011
- 集叢名:世界的智慧保存版:3
- ISBN:9789861678030
- 格式:PDF,JPG
- 頁數:288
內容簡介
古代埃及是一個獨特的民族,它神秘而又矛盾。
一群勇敢而又具有遠見卓識的人,為擺脫乾旱的困擾,忍痛背井離鄉,尋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源頭——尼羅河。他們無奈地走出愚昧與落後,卻一下子站到了人類文明的前沿。同尼羅河接觸的一瞬間迸出的火光,開啟了一個種族偉大的智慧。
他們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這條河流,並隨河流的起優而律動。但他們又把命運操縱在自己手裡,使河流在被改造中馴服。
他們崇敬神,認為神無處不在。但他們敬神而不畏神,而是極力把神由天國拉向人間,讓人神共處同一自然之中。
他們注重死亡,修建了高聳雲大的金字塔,製作了千古不腐的木乃伊,編寫了充滿睿智的亡靈書。 但是,在人人為死而準備的忙碌中,卻處處顯示著他們追求再生與永恆的願望。
他們崇尚穩健,趨於保守,注重傳統而不思激變。但是,他們又不願把自己關閉在國門之內,而是循著尼羅河的軌跡,走出國土,走向大海。
他們把法老尊為神,接納以神君為主的大一統體制,把美德與權力賦予這位首領。但是,他們從未接受社會的鐵板一塊,權力的分散與獨立一直存在於他們的政治形態之中,就像冰封的外表無法阻止汩汩的水流。
大自然是多元的,生活是多元的,人也是多元的。正是這些多元因素的交叉與矛盾構成了生活的豐富多彩,歷史的跌宕起伏,也同時構成了古埃及人的智慧。
也許,古埃及人在時空上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儘管古埃及人的具體生活場景已離我們而去,古埃及作為一個文明也已經歷輝煌而衰亡。但是,古埃及人所面臨的生存環境並未隨歷史而作古,他們所面對的生存問題遠未解決。一代代人為生存和發展而鬥爭而思索,也便有了一代代人的智慧。智慧並不因其古而神秘莫測,也不因其新而魅力動人。它既跨越了空間,也超越了時間。正是智慧的閃光,為古今搭起了一座永不會阻斷的橋樑。我們今日面對古人,努力淘洗淹沒在歷史中的智慧,決非出於考古學家的嗜好和古董商們的獵奇,而正是基於智慧的這一特點。
但是,「大智無形」,真正的智慧 往往需要人們去感悟。嘗試把這種無形的智慧形諸筆墨,編集在有限的篇幅裡,不但是一項艱澀的任務,而且還有把智慧變得狹隘和支離破碎的危險。我們之所
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是因為並非人人都是聖賢,而感悟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素材。我們所做的嘗試無非是引導人們去對古代、現代和未來生活作進一步的思考。如果讀者能從這零碎的篇章中獲得點啟示,並以此為開端,去探尋人類更大的智慧,對生活本身作更深刻的理解,我們便心滿意足了。
- 《世界的智慧》叢書總序/顧曉鳴(第iv頁)
- 前言(第xv頁)
- 第一章 至高智慧,智慧至高(第27頁)
- *古埃及的智慧,太陽神的智慧(第27頁)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29頁)
- *強大在於智慧(第31頁)
- *農夫勝訴的秘訣(第33頁)
- *文字的神性(第36頁)
- *文字遠勝於槍(第38頁)
- *「拉之眼」與「大洪水」(第40頁)
- *聖母與聖子的原型(第43頁)
- *救贖與審判(第45頁)
- *十字架與生命(第47頁)
- *衝破蛇的黑暗(第49頁)
- *善惡總有報(第51頁)
- 第二章 獨特的事物,獨特的理路(第55頁)
- *能同化亞歷山大大帝的古埃及(第55頁)
- *逆流的河(第58頁)
- *實用是關鍵(第62頁)
- *哈辟神的自白(第65頁)
- *拿破崙的震驚(第67頁)
- *光頭與假髮(第71頁)
- *萬事家中知(第76頁)
- *哀莫大於心死(第78頁)
- *一醉方休(第81頁)
- *飯後儆示(第84頁)
- *追逐命運(第87頁)
- 第三章 超越生死和人神的平等(第91頁)
- *自我二元,亦生亦死(第91頁)
- *天堂在現世中(第96頁)
- *樂趣在生活中(第98頁)
- *生死循璟,天人合一(第101頁)
- *生與死的通道(第105頁)
- *活著進入來世(第108頁)
- *「失而復得」的儀式(第110頁)
- *木乃伊的啟示(第113頁)
- *享度來世,人人平等(第115頁)
- *同等地面對審判者(第118頁)
- *聖湖前的審判(第122頁)
- *「公平秤」的審判(第125頁)
- *貧者不「貧」,富者不「富」(第128頁)
- *喚神神就在(第130頁)
- *人神之間(第134頁)
- *六年變為十二年(第136頁)
- *神在自然中(第139頁)
- 第四章 經營謀生,生財理財(第143頁)
- *虹吸現象的發現(第143頁)
- *高地變良田(第146頁)
- *對付泛濫的辦法(第148頁)
- *把豬趕到地裏(第150頁)
- *採石運石技巧(第153頁)
- *一石二鳥的工程(第156頁)
- *勞工註册制度(第158頁)
- *專控權(第161頁)
- *測資源以定稅收(第164頁)
- *聚財與經濟平衡(第166頁)
- *殺身取利(第169頁)
- *走出大一統的圈子(第171頁)
- *盜墓盜廟的隱性功能(第174頁)
- *「內在陳舊性機制」(第176頁)
- *官方經商意識(第179頁)
- *法老墓裹的中國瓶(第181頁)
- *尋找對外的窗口(第184頁)
- *可戰可商的要塞(第186頁)
- *外國商人特區的建立(第189頁)
- 第五章 神人互滲,治國選才(第193頁)
- *以神命而定王權(第193頁)
- *歷史由自己書寫(第197頁)
- *造雨王(第199頁)
- *師古鑒古(第202頁)
- *正義為準繩(第205頁)
- *統權與分權(第208頁)
- *一國兩制(第211頁)
- *保守中求發展(第214頁)
- *從階下囚到重臣(第217頁)
- *「書吏學校」與「生活之家」(第220頁)
- *小小書記官(第222頁)
- *祭司因何榮耀(第224頁)
- *父業子承,各安其位(第227頁)
- 第六章 軍事方略,用兵謀術(第231頁)
- *善事與利器(第231頁)
- *一手執槍,一肩荷鋤(第234頁)
- *攻必齊,守必固(第237頁)
- *居安思危(第239頁)
- *寬待俘虜(第242頁)
- *拉一派打一派(第245頁)
- *地形專家彼安基(第247頁)
- *巧用「籃子計」(第249頁)
- *兵貴神速(第252頁)
- 第六章 藝術人生,人生藝術(第255頁)
- *永不泯滅的生活氣息(第255頁)
- *神韻在模式中(第258頁)
- *讓時間的脚步停留(第262頁)
- *柱式中的情感(第265頁)
- *待客以禮(第269頁)
- *舞出節奏(第271頁)
- *寓教於「樂」(第273頁)
- *沙龍文化(第276頁)
- *遊戲還是體育?(第279頁)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