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沒有任何人可以代表這場運動,但每個人都不可或缺!
24天、80多人、1,234則新聞;3小時、3,600多人、693萬元⋯⋯等等這些數字印證了新媒體在太陽花運動中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奇蹟!零時政府、大腸花、沃草⋯⋯等等異軍突起,盡顯新世代發揮了監察政府、仗義執言的公民意識!
太陽花運動除了創造台灣民主及社會運動歷史之外,也將網路社運與媒體創新再推向高峰!長達24天的太陽花運動,有各式新媒體平台,扮演資訊傳遞、議題辯論、動員參與等功能,在短時間內發揮高度影響力。參與者透過科技網絡連結、分享、支持、採取行動,去中心化、自主地參與,共同成就了這場運動。
台大新聞所結合課程及相關師資,推動專書報導計畫,帶領學生進行反服貿運動中新媒體實踐個案及參與者的報導;並邀請教師、學者針對此議題進行綜觀的分析,希望彌補這塊重要的歷史缺口,留下紀錄。
本書選取代表性的個案做為報導的主軸,並搭配每個新媒體實踐中的參與者的生命歷程;切入點著重於人與科技的互動,耙梳人類如何使用科技促成個人及社會的改變。本書中的故事,將有助於讀者理解新媒體實踐如何在社會運動中發揮資訊傳遞、民主溝通與動員能力,或許也能讓我們在這些年輕人的故事中找到個人生命經驗的對照與反思。
- 序 Preface(第7頁)
- 打造數位傳播公地的關鍵報告 胡元輝(第7頁)
- 一場知識改革的起點 郝明義(第12頁)
- 導論 Intro(第16頁)
- 化憤怒為希望 反服貿運動中新媒體實踐及意義 洪貞玲(第16頁)
- 專文 Essay(第36頁)
- 從太陽花運動談新媒體、新公民、新民主 張錦華(第38頁)
- 網路公民行動的集體演化 從搶救樂生院、野草莓運動到太陽花運動 陳順孝(第58頁)
- 站在一條湍急的河流當中 一個舊媒體人的太陽花震撼 徐元春(第82頁)
- 專題報導 Report(第100頁)
- case 1 沃草 降低公民參政門檻 沃草要讓監督政治變有趣 吳柏緯、郭浩田(第102頁)
- case 2 新聞e論壇 20多天、80多人 1234則新聞 承載傳統倫理的新媒體 吳淑鈴、邱圓庭(第132頁)
- case 3 社運影音直擊 主流媒體不報 公民自己報 攝護線、公庫社運現場全記錄 陳睿哲(第168頁)
- case 4 零時政府 不想再被當白痴 零時政府要做透明、開源的先鋒 邱柏鈞、鄭婷宇(第190頁)
- case 5 PTT PTT 寫下網路世界台灣奇蹟 鄉民婉君站出來 徐乙喬、林安儒(第216頁)
- case 6 太陽花國際部 125人 14國語言 太陽花國際部向世界發聲 陳品潔(第250頁)
- case 7 海外330行動 跨國串聯 無時差聲援太陽花 旅外台人好想為台灣做些什麼! 蕭汎如、許雅婷(第282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