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在以簡明清楚的方式說明物理聲學、心理聲學、樂器聲學等基礎原理,探討錄音媒體發展歷史與錄音科技發展趨勢;並分析各種音訊媒體製作方法,包含立體聲錄音到多聲道錄音、音訊處理與混音原理等,是對聲音媒體有濃厚興趣、有志研習音訊製作人士的重要入門書籍。
- 序(第iv頁)
- 第一章 聲音原理與聽覺現象(第1頁)
- 第一節 聲音與音響學(第1頁)
- 第二節 聲波的物理特性(第5頁)
- 第三節 人類聽覺系統與聽覺效應(第17頁)
- 第四節 聲音樂理特性(第27頁)
- 第五節 結語(第29頁)
- 第二章 音響空間與環境效應(第31頁)
- 第一節 聲波的環境效應(第31頁)
- 第二節 殘響時間(第36頁)
- 第三節 音響空間設計(第40頁)
- 第四節 錄音空間音響處理(第51頁)
- 第五節 結語(第55頁)
- 第三章 麥克風特性及其運用(第57頁)
- 第一節 麥克風的基本構造與分類(第57頁)
- 第二節 麥克風的基本構造與性質(第60頁)
- 第三節 麥克風規格及選用原則(第64頁)
- 第四節 麥克風的運用(第73頁)
- 第五節 立體聲收音(第77頁)
- 第六節 結語(第85頁)
- 第四章 人聲原理與人聲錄製(第87頁)
- 第一節 人類發聲系統與語言發展(第87頁)
- 第二節 語音錄製(第96頁)
- 第三節 歌唱錄製(第103頁)
- 第四節 結語(第109頁)
- 第五章 器樂錄製(第111頁)
- 第一節 樂器分類及發聲原理(第111頁)
- 第二節 絃樂錄音(第115頁)
- 第三節 管樂錄音(第127頁)
- 第四節 交響樂團錄音(第133頁)
- 第五節 鼓組錄音(第133頁)
- 第六節 其他樂器錄音(第136頁)
- 第七節 結語(第138頁)
- 第六章 混音設備及其運用(第139頁)
- 第一節 混音設備基本功能(第139頁)
- 第二節 數位混音機(第146頁)
- 第三節 混音機基本操作與使用原則(第148頁)
- 第四節 混音原則與基本技巧(第154頁)
- 第五節 母帶處理(第158頁)
- 第六節 結語(第159頁)
- 第七章 音訊處理(第161頁)
- 第一節 音訊處理原理(第161頁)
- 第二節 頻譜處理(第162頁)
- 第三節 振幅處理(第163頁)
- 第四節 時間處理(第166頁)
- 第五節 雜訊處理(第168頁)
- 第六節 訊號處理及其應用(第171頁)
- 第七節 結語(第177頁)
- 第八章 錄音媒體發展(第179頁)
- 第一節 從留聲機到唱機(第179頁)
- 第二節 磁性錄音媒體(第188頁)
- 第三節 數位錄音媒體(第193頁)
- 第四節 數位錄音基本原理(第197頁)
- 第五節 結語(第202頁)
- 第九章 環繞音訊錄音(第203頁)
- 第一節 電影環繞音訊系統(第203頁)
- 第二節 家用環境音效系統(第205頁)
- 第三節 多聲道現場收音(第207頁)
- 第四節 聆聽環境與喇叭定位(第215頁)
- 第五節 多聲道音訊混音(第216頁)
- 第六節 結語(第219頁)
- 第十章 音訊科技發展(第221頁)
- 第一節 電腦化錄音室(第221頁)
- 第二節 數位音訊碟片(第224頁)
- 第三節 數位音訊介面規格(第235頁)
- 第四節 網路音訊(第238頁)
- 第五節 結語(第248頁)
- 附錄一 重要名詞(第251頁)
- 附錄二 常用單位及簡稱(第vi頁)
- 附錄三 參考書目(第viii頁)
- 附錄四 參考網站(第x頁)
紙本書 NT$ 290
單本電子書
NT$
20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