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與疏離是什麼?過去關於孤獨的研究,大多定義為較負面的心理表現,近些年則轉變成個人正向追尋的課題;過去受他人影響而被動接受的疏離,則逐漸變成個人主動的體現。
孤獨與疏離,是每個時代必然存在的感受嗎?不同的階段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孤獨與疏離?如何透過文本閱讀進一步了解這兩課題呢?本書將以臺灣現代小說為例,藉由分析不同時代背景的小說,來看角色們在孤獨與疏離課題上的表現以及時代心靈如何轉變,期待提供讀者另一看待孤獨、疏離與時代心靈的視野。
本書特色
1. 本書以分析台灣現代小說中主角對孤獨與疏離的表現來透視心靈在時代的轉變,提供讀者新的小說閱讀視野。
2. 本書可以為語文教育增添新的教育內容,提供教師透過文本閱讀的引導,幫助被疏離或在團體中感到孤獨的學生了解自身與他人有距離的可能原因。
- 序(第3頁)
- 第一章 緒論(第9頁)
- 第一節 研究動機(第9頁)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第12頁)
-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第19頁)
- 第二章 文獻探討(第27頁)
- 第一節 孤獨與疏離(第27頁)
- 第二節 現代小說中的孤獨與疏離(第41頁)
- 第三章 孤獨相關的課題(第51頁)
- 第一節 孤獨的界定(第51頁)
- 第二節 孤獨的本體特徵(第58頁)
- 第三節 孤獨的類型(第69頁)
- 第四章 疏離的來源與面向(第81頁)
- 第一節 疏離的界定(第81頁)
- 第二節 疏離來自孤獨的概況(第90頁)
- 第三節 疏離的三種面向(第98頁)
- 第五章 臺灣現代小說前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第109頁)
- 第一節 臺灣現代小說前階段中的時代心靈概況(第109頁)
- 第二節 負向型孤獨與正向型孤獨的綜合體現(第124頁)
- 第三節 心理疏離與社會疏離的交錯展演(第147頁)
- 第六章 臺灣現代小說後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第167頁)
- 第一節 臺灣現代小說後階段中的時代心靈概況(第167頁)
- 第二節 正向型孤獨與高處不勝寒型孤獨的相衍體現(第178頁)
- 第三節 心理疏離與社會疏離的紛繁展演(第192頁)
- 第四節 文化疏離的內化與迴圈呈示(第207頁)
- 第七章 相關研究成果的運用途徑(第219頁)
- 第一節 為語文教育增添新的內容(第219頁)
- 第二節 提供讀者認知及作者創作的借鏡(第223頁)
- 第三節 作為學界重振自我所屬文化系統的憑藉(第226頁)
- 第八章 結論(第229頁)
- 第一節 要點的回顧(第229頁)
-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第234頁)
- 參考文獻(第237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