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在孩子第一個翻天覆地的叛逆期,
就幫他培養一輩子受益的好習慣!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能乖乖的坐好,讓我餵他吃飯、幫他洗澡?
為什麼以前他都很高興的配合我的指示,現在卻開始跟我唱反調?
剛剛才驚險的搶下他手中的玻璃杯,一回頭就看他爬上小椅子看金魚。
教養2-6歲的孩子,
總讓父母覺得他的每個動作、所有行為都很可愛,但也很可惡,
希望他獨立,卻又害怕他受傷!
對於他的壞習慣,總是一邊發怒,一邊矛盾著,
如果嚴厲責備或處罰他,會不會讓他留下陰影?
何時該寵愛,何時該嚴格規範,真難以下定決心。
跟隨本書的引導與步驟,幫孩子培養好習慣,
不煩躁、不吼罵,輕鬆搞定小小叛逆者!
不懂糾正技巧,也能搞定孩子的壞習慣
◎指甲藏污納垢,卻不讓修剪
原因:多數幼兒以為剪指甲會疼痛;再者,靜靜坐著不動對他們是種酷刑。
方法:利用孩子情緒放輕時刻(洗澡或熟睡)時幫他剪指甲;或把它變成一項有趣的遊戲。
◎頭髮又臭又油,但就是不願被洗頭
原因:當水從頭頂沖下時,會流進他的眼耳鼻口,令他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方法:縮短洗頭時間;分散注意力(讓他幫玩具娃娃洗頭);讓他學游泳
◎永遠無法保持雙手乾淨
原因:因為努力的用雙手探索世界,所以很難保持乾淨。
方法:把洗手變成一件有趣的遊戲,孩子會喜歡且自動去做
◎愛吸吮拇指的習慣,即使強迫也無法改變
原因:對進入不同生命階段感到不安。在感情陷入激烈的衝突與矛盾時,吸吮拇指可讓他得到慰藉。
方法:讓他的雙手保持忙碌狀態;或讓他的嘴巴忙到沒有時間吸吮拇指
◎死纏爛打的,就是不讓父母講電話
原因:因為害怕失去父母對他的注意力,所以就會想盡辦法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
方法:讓孩子加入對話,或改用無線電話;或給孩子一具個人專屬的電話。讓他感受到被關懷,他就會停止這樣的行為。
◎一再重複同樣的動作,或堅持不變的行為
原因:儀式化的行為模式讓孩子有安全感,是他預測並掌控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
方法:配合孩子的儀式或讓他體驗其他小孩的生活,他反而會不再那麼堅持。
◎動不動就鬧情緒,反覆無常
原因:情緒反覆無常是為了爭取獨立,即使做錯也義無反顧。
方法:不要隨他起舞,並想辦法改變他的情緒,例如讓他吃東西或休息。
◎出手打人或撞開擋在前面的孩子
原因:因為不知如何處理挫折的情緒,更是為了引起父母強烈反應。
方法:孩子打人,要立即處罰,他才能聯結兩件事的因果關係;然後祭出「暫停」罰則,讓孩子冷靜並重新整理情緒。
◎遇到任何問題或事情,都回答「不」
原因:說「不」其實並非叛逆,是在試探父母的權威,也是爭獨立自主權。
方法:父母不要做孩子的負面榜樣,並鼓勵他正向行為;可以給他選擇權,但並非任何事都可以選擇。
本書特色
1.結合生活實例與心理分析,詳細解讀孩子壞習慣背後的原因,讓每個媽媽都能從中找到貼近自己孩子的例子,並從根源解決導正孩子。
2.方法具體而簡單,步驟清楚、容易操作,讓每個媽媽可以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與步驟。
教養2-6歲的孩子,
總讓父母覺得他的每個動作、所有行為都很可愛,但也很可惡,
希望他獨立,卻又害怕他受傷!
對於他的壞習慣,總是一邊發怒,一邊矛盾著,
如果嚴厲責備或處罰他,會不會讓他留下陰影?
何時該寵愛,何時該嚴格規範,真難以下定決心。
跟隨本書的引導與步驟,幫孩子培養好習慣,
不煩躁、不吼罵,輕鬆搞定小小叛逆者!
不懂糾正技巧,也能搞定孩子的壞習慣
◎指甲藏污納垢,卻不讓修剪
原因:多數幼兒以為剪指甲會疼痛;再者,靜靜坐著不動對他們是種酷刑。
方法:利用孩子情緒放輕時刻(洗澡或熟睡)時幫他剪指甲;或把它變成一項有趣的遊戲。
◎頭髮又臭又油,但就是不願被洗頭
原因:當水從頭頂沖下時,會流進他的眼耳鼻口,令他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方法:縮短洗頭時間;分散注意力(讓他幫玩具娃娃洗頭);讓他學游泳
◎永遠無法保持雙手乾淨
原因:因為努力的用雙手探索世界,所以很難保持乾淨。
方法:把洗手變成一件有趣的遊戲,孩子會喜歡且自動去做
◎愛吸吮拇指的習慣,即使強迫也無法改變
原因:對進入不同生命階段感到不安。在感情陷入激烈的衝突與矛盾時,吸吮拇指可讓他得到慰藉。
方法:讓他的雙手保持忙碌狀態;或讓他的嘴巴忙到沒有時間吸吮拇指
◎死纏爛打的,就是不讓父母講電話
原因:因為害怕失去父母對他的注意力,所以就會想盡辦法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
方法:讓孩子加入對話,或改用無線電話;或給孩子一具個人專屬的電話。讓他感受到被關懷,他就會停止這樣的行為。
◎一再重複同樣的動作,或堅持不變的行為
原因:儀式化的行為模式讓孩子有安全感,是他預測並掌控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
方法:配合孩子的儀式或讓他體驗其他小孩的生活,他反而會不再那麼堅持。
◎動不動就鬧情緒,反覆無常
原因:情緒反覆無常是為了爭取獨立,即使做錯也義無反顧。
方法:不要隨他起舞,並想辦法改變他的情緒,例如讓他吃東西或休息。
◎出手打人或撞開擋在前面的孩子
原因:因為不知如何處理挫折的情緒,更是為了引起父母強烈反應。
方法:孩子打人,要立即處罰,他才能聯結兩件事的因果關係;然後祭出「暫停」罰則,讓孩子冷靜並重新整理情緒。
◎遇到任何問題或事情,都回答「不」
原因:說「不」其實並非叛逆,是在試探父母的權威,也是爭獨立自主權。
方法:父母不要做孩子的負面榜樣,並鼓勵他正向行為;可以給他選擇權,但並非任何事都可以選擇。
本書特色
1.結合生活實例與心理分析,詳細解讀孩子壞習慣背後的原因,讓每個媽媽都能從中找到貼近自己孩子的例子,並從根源解決導正孩子。
2.方法具體而簡單,步驟清楚、容易操作,讓每個媽媽可以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與步驟。
- 作者序 不懂糾正技巧,也能改掉孩子的壞習慣(第16頁)
- 第1章 如何讓孩子乖乖吃飯?──不要理會他的餐桌怪招(第19頁)
- 01 對孩子的混亂自我餵食秀,多點幽默和包容(第20頁)
- 02 孩子喜歡玩弄食物,要平靜且堅定的回應(第24頁)
- 03 吃多吃少沒有關係,只要吃飽了就讓孩子下餐桌(第30頁)
- 04 用娛樂誘惑孩子吃飯,他會餐餐要求看表演(第34頁)
- 05 只要不影響發育與發展,就不必太在意孩子食慾差(第40頁)
- 06 不強迫定時定量,孩子才能學會表達飢餓或飽足(第45頁)
- 第2章 如何讓孩子愛乾淨?──把梳洗變有趣,並讓他有主控權(第51頁)
- 01 剪指甲時會失控尖叫,可等他情緒放輕時再進行甲(第52頁)
- 02 減輕孩子洗頭痛苦的方法,就是縮短洗頭時間(第55頁)
- 03 把洗手變成有趣的遊戲,孩子會喜歡且自動去做(第59頁)
- 04 突然拒絕洗澡,其實都是叛逆期惹的禍(第62頁)
- 第3章 如何讓孩子說話不打結?──仔細觀察、耐心引導(第67頁)
- 01 孩子說話結巴,不論花多少時間都要耐心聽他說完(第68頁)
- 02 孩子說話嘰哩咕嚕,其實是正在努力練習表達(第72頁)
- 03 孩子表達能力退倒,是因他忙著學習各種技巧(第78頁)
- 04 孩子學習語言緩慢,是體能活動占據他的心思(第83頁)
- 05 孩子出現「對話挫折」時,要一字一字幫他進步(第88頁)
- 06 別要求孩子字正腔圓,他的舌與唇還無法靈活發音(第91頁)
- 第4章 如何戒除孩子惱人的固執癖好?──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和自尊(第95頁)
- 01 孩子愛吸吮拇指,是因進入不同生命階段感到不安(第96頁)
- 02 不讓父母講電話,因為害怕失去父母的注意力(第100頁)
- 03 什麼東西往嘴裡送,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行為(第104頁)
- 04 孩子經常尿床或尿濕褲子,不要羞辱或嘲笑他(第107頁)
- 05 儀式化行為,是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第113頁)
- 06 拒絕任何改變,是為了控制熟悉且安全的環境(第116頁)
- 07 喜歡重複聽同樣的故事,因為聽再多次都不滿足(第119頁)
- 08 孩子吵著「現在就要」時,要教他「等一下」的道理!(第123頁)
- 第5章 如何戒除孩子的依賴習慣?──讓他明白你不會消失,但也不過度保護(第127頁)
- 01 孩子依賴心強烈,可讓他多接觸不同的人(第128頁)
- 02 孩子太黏媽媽時,要製造機會讓爸爸照顧他(第132頁)
- 03 團體遊戲時也黏著媽媽,就別急著將他推入團體裡(第137頁)
- 04 孩子愛要求「陪我玩」,可教他一個人玩的遊戲(第141頁)
- 05 敏感又脆弱的孩子,不要笑他是「愛哭鬼」(第145頁)
- 06 個性膽小的孩子,要多鼓勵但少保護→02 遊戲場的膽小鬼(第149頁)
- 07 動不動就掉眼淚,有時是孩子想得到更多關愛(第153頁)
- 08 「害怕陌生人」是正常現象,別強迫孩子接受陌生人(第158頁)
- 第6章 如何安撫情緒爆炸小暴龍?──與其講道理不如改變他的情緒(第163頁)
- 01 孩子鬧情緒時,父母不要跟著起舞(第164頁)
- 02 只會對父母發脾氣,是因孩子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第169頁)
- 03 孩子以自我傷害發洩憤怒,父母要冷靜應對(第174頁)
- 04 打人,是因為不知如何處理挫折的情緒(第179頁)
- 05 孩子對任何事情都說「不」,其實並非叛逆(第184頁)
- 06 孩子討厭聽父母說「不」,所以要慎選說的時機(第189頁)
- 第7章 如何回應孩子煩人的「為什麼」?──即使只是他的口頭禪,也不可忽略(第195頁)
- 01 不停問「這是什麼」,是孩子獲得關注的手段(第196頁)
- 02 催咒似的問「為什麼」,可使孩子得到成就感(第199頁)
- 第8章 如何引導孩子的「性」疑問?──幫他上一堂生理課,而不是性教育課(第203頁)
- 01 孩子焦慮自己的小雞雞會消失,父母應誠實解釋(第204頁)
- 02 孩子愛探索私處是暫時行為,無須過度焦慮(第207頁)
- 03 孩子追問「我是怎麼來的」,父母不要敷衍回應(第213頁)
- 04 孩子撞見父母在做愛,父母不要情急的對他吼叫(第218頁)
紙本書 NT$ 260
單本電子書
NT$
182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