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編唐詩三百首
  • 點閱:344
    53人已收藏
  • 作者: (清)蘅塘退士選編
  • 出版社:新潮社出版 聯合發行代理
  • 出版年:2015
  • 集叢名:當代文庫:26
  • ISBN:9789863166153
  • 格式:PDF,JPG
  • 頁數:290
  • 書籍難度(SR):797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4

內容簡介

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問,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

近來,許多有識之士都為今天的青少年中文程度日愈低落的情況感到憂心忡忡。不管其成因如何,這種對自身言文系統之源的疏離,的確不能等閒視之。因此,把從前老祖宗在教育後生晚輩上所採用的某些課程資料再度搬出,拂去因長久忽視,在它們的封套上所堆積的灰塵,好好地整理一番,擺到幾乎己被火星文慣成語文殘廢的青少年的書桌(但願他們還使用書桌)上,讓他們感受一番,在電腦發明之前,老祖宗的感情是如何奔放,理智是如何活絡,用字遣詞是如何多采多姿,或許是一條將他們從準文盲的泥淖中救拔出來的有效途徑。這當中,《唐詩三百首》應該安排在前鋒的位置。

但,今天的青少年看得下去嗎?透過適當的引導,讓青少年打開被網路牽引成只會單線思考的腦,融入唐代(詩的黃金時代)詩人色彩繽紛的抒情舞台,必定可以活化他們的氣質,轉變他們只有情緒的放縱,缺乏深層感性滋潤的嘻哈調子。

吟誦李白的愛情,歌詠杜甫的悲憫,咀嚼邊塞詩人的塞外憂思,體會自然派詩人的歸隱情懷……等等,每一條線,每一種調子,都涵蘊著豐厚深醇的魅力。只要青少年由本書踏入門檻,感受到唐代詩人的浪漫,他們的文思就可以揮灑開來,他們的情韻必會譜出豐富的樂章。

本書特色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編者是清朝的孫洙。
以現代閱讀習慣重新排版。
將較容易讀錯、或生澀的字加上注音。
注釋均有加以考究。
賞析以簡潔模式點到為止,不給沒用的長篇大道理。

書前附有作者簡介。

由於以上優點,會讓讀者自行思考,掃除倚賴心,才能將詩文真正深入心中。這就是一部有別於市面上的《唐詩三百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孫洙(1711年〜1778年)

字臨西,一字芩西,別號蘅塘退士,清朝江蘇無錫人。編有《唐詩三百首》一書。入選的唐詩專就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模仿《詩經》的規模共三百一十首。其題材廣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邊塞軍事、宮閨婦怨、酬酢應製、宦海升沈、隱逸生活等。

  • 卷一 五言古詩(第35頁)
    • 感遇 張九齡(第36頁)
    •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第37頁)
    • 月下獨酌 李白(第37頁)
    • 春思 李白(第38頁)
    • 望嶽 杜甫(第39頁)
    • 贈衛八處士 杜甫(第39頁)
    • 佳人 杜甫(第40頁)
    • 夢李白二首 杜甫(第41頁)
    •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第42頁)
    • 送別 王維(第43頁)
    • 青谿 王維(第44頁)
    • 渭川田家 王維(第45頁)
    • 西施詠 王維(第45頁)
    •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第46頁)
    •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第47頁)
    •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第47頁)
    • 同從弟南齋翫月憶山陰崔少府 王昌齡(第48頁)
    • 尋西山隱者不遇 邱為(第49頁)
    •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潛(第50頁)
    • 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第50頁)
    •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第51頁)
    • 賊退示官吏 元結(第52頁)
    •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韋應物(第53頁)
    •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第54頁)
    •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第55頁)
    • 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第55頁)
    • 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第56頁)
    • 東郊 韋應物(第57頁)
    • 送楊氏女 韋應物(第57頁)
    •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柳宗元(第58頁)
    • 溪居 柳宗元(第59頁)
    • ⊙ 樂府(第60頁)
  • 卷二 七言古詩(第67頁)
    •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第68頁)
    • 古意 李頎(第68頁)
    • 送陳章甫 李頎(第69頁)
    • 琴歌 李頎(第70頁)
    • 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李頎(第71頁)
    •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李頎(第72頁)
    •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第74頁)
    •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第75頁)
    •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第76頁)
    •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第78頁)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第79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第80頁)
    •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第81頁)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岑參(第82頁)
    •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杜甫(第83頁)
    • 丹青引 杜甫(第85頁)
    • 寄韓諫議注 杜甫(第87頁)
    • 古柏行 杜甫(第88頁)
  • 卷三 七言古詩(第91頁)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杜甫(第92頁)
    • 石魚湖上醉歌並序 元結(第93頁)
    • 山石 韓愈(第94頁)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第95頁)
    • 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 韓愈(第96頁)
    • 石鼓歌 韓愈(第98頁)
    • 漁翁 柳宗元(第100頁)
    • 長恨歌 白居易(第101頁)
    • 琵琶行並序 白居易(第105頁)
    • 韓碑 李商隱(第108頁)
  • 卷四 七言樂府(第111頁)
    • 燕歌行 高適(第112頁)
    • 古從軍行 李頎(第113頁)
    • 洛陽女兒行 王維(第114頁)
    • 老將行 王維(第115頁)
    • 桃源行 王維(第117頁)
    • 蜀道難 李白(第118頁)
    • 長相思二首 李白(第120頁)
    • 行路難 李白(第121頁)
    • 將進酒 李白(第122頁)
    • 兵車行 杜甫(第123頁)
    • 麗人行 杜甫(第124頁)
    • 哀江頭 杜甫(第126頁)
    • 哀王孫 杜甫(第127頁)
  • 卷五 五言律詩(第129頁)
    • 經魯祭孔子而歎之 唐玄宗(第130頁)
    • 望月懷遠 張九齡(第130頁)
    •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第131頁)
    • 在獄詠蟬 駱賓王(第132頁)
    •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杜審言(第133頁)
    • 雜詩 沈佺期(第134頁)
    • 題大庾嶺北驛 宋之問(第135頁)
    • 次北固山下 王灣(第135頁)
    • 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第136頁)
    • 寄左省杜拾遺 岑參(第136頁)
    • 贈孟浩然 李白(第137頁)
    • 渡荊門送別 李白(第138頁)
    • 送友人 李白(第138頁)
    •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第139頁)
    •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第140頁)
    • 春望 杜甫(第141頁)
    • 月夜 杜甫(第141頁)
    • 春宿左省 杜甫(第142頁)
    •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杜甫(第143頁)
    • 月夜憶舍弟 杜甫(第143頁)
    • 天末懷李白 杜甫(第144頁)
    • 奉濟驛重送嚴合四韻 杜甫(第145頁)
    • 別房太尉墓 杜甫(第145頁)
    • 旅夜書懷 杜甫(第146頁)
    • 登岳陽樓 杜甫(第147頁)
    •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第147頁)
    • 山居秋暝 王維(第148頁)
    • 歸嵩山作 王維(第148頁)
    • 終南山 王維(第149頁)
    • 酬張少府 王維(第149頁)
    • 過香積寺 王維(第150頁)
    • 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第151頁)
    • 漢江臨眺 王維(第151頁)
    • 終南別業 王維(第152頁)
    • 臨洞庭上張丞相 孟浩然(第153頁)
    •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第154頁)
    • 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第155頁)
    • 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第156頁)
    • 過故人莊 孟浩然(第157頁)
    • 秦中寄遠上人 孟浩然(第157頁)
    •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第158頁)
    • 留別王維 孟浩然(第159頁)
    • 早寒有懷 孟浩然(第159頁)
    •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劉長卿(第160頁)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劉長卿(第161頁)
    • 餞別王十一南遊 劉長卿(第161頁)
    • 尋南溪常道士 劉長卿(第162頁)
    • 新年作 劉長卿(第163頁)
    • 送僧歸日本 錢起(第163頁)
    •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錢起(第164頁)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韋應物(第164頁)
    • 賦得暮雨送李曹 韋應物(第165頁)
    • 酬程近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第165頁)
    • 闕題 劉昚虛(第166頁)
    •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倫(第166頁)
    • 送李端 盧綸(第167頁)
    •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第168頁)
    •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第168頁)
    •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第169頁)
    • 賊平後送人北歸 司空曙(第169頁)
    • 蜀先主廟 劉禹錫(第170頁)
    • 沒蕃故人 張籍(第170頁)
    • 草 白居易(第171頁)
    • 旅宿 杜牧(第172頁)
    •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許渾(第172頁)
    • 早秋 許渾(第173頁)
    • 蟬 李商隱(第174頁)
    • 風雨 李商隱(第174頁)
    • 落花 李商隱(第175頁)
    • 涼思 李商隱(第176頁)
    • 北青蘿 李商隱(第176頁)
    • 送人東遊 溫庭筠(第177頁)
    • 灞上秋居 馬戴(第178頁)
    • 楚江懷古 馬戴(第178頁)
    • 書邊事 張喬(第179頁)
    • 除夜有懷 崔塗(第180頁)
    • 孤雁 崔塗(第180頁)
    • 春官怒 杜荀鶴(第181頁)
    • 章臺夜思 韋莊(第182頁)
    • 尋陸鴻漸不遇 僧皎然(第182頁)
  • 卷六 七言律詩(第185頁)
    • 黃鶴樓 崔顥(第186頁)
    • 行經華陰 崔顥(第186頁)
    • 望薊門 祖詠(第187頁)
    •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 崔曙(第188頁)
    • 送魏萬之京 李頎(第189頁)
    • 登金段鳳凰台 李白(第190頁)
    •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第191頁)
    •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岑參(第191頁)
    •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第192頁)
    • 奉和聖製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第192頁)
    • 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第193頁)
    • 贈郭給事 王維(第194頁)
    • 蜀相 杜甫(第194頁)
    • 客至 杜甫(第195頁)
    • 野望 杜甫(第196頁)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第197頁)
    • 登高 杜甫(第197頁)
    • 登樓 杜甫(第198頁)
    • 宿府 杜甫(第199頁)
    • 閣夜 杜甫(第200頁)
    • 詠懷古跡五首 杜甫(第200頁)
    •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劉長卿(第203頁)
    •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第204頁)
    •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元中丞 劉長卿(第205頁)
    • 贈闕下裴舍人 錢起(第206頁)
    • 寄李儋元錫 韋應物(第206頁)
    • 同題仙遊觀 韓翃(第207頁)
    • 春思 皇甫冉(第208頁)
    • 晚次鄂州 盧綸(第208頁)
    •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川刺史 柳宗元(第209頁)
    •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第210頁)
    • 遣悲懷三首 元稹(第211頁)
    •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第212頁)
    • 錦瑟 李商隱(第213頁)
    • 無題 李商隱(第214頁)
    • 隋宮 李商隱(第215頁)
    • 無題 李商隱(第216頁)
    • 籌筆驛 李商隱(第217頁)
    • 無題 李商隱(第218頁)
    • 春雨 李商隱(第219頁)
    • 無題 李商隱(第219頁)
    • 利州南渡 溫庭(第221頁)
    • 蘇武廟 溫庭筠(第222頁)
    • 宮詞 薛逢(第222頁)
    • 貧女 秦韜玉(第223頁)
    • ⊙ 樂府(第224頁)
  • 卷七 五言絕句(第227頁)
    • 鹿柴 王維(第228頁)
    • 竹里館 王維(第228頁)
    • 送別 王維(第229頁)
    • 相思 王維(第229頁)
    • 雜詩 王維(第230頁)
    • 送崔九 裴迪(第230頁)
    • 終南望餘雪 祖詠(第231頁)
    • 宿建德江 孟浩然(第231頁)
    • 春曉 孟浩然(第232頁)
    • 夜思 李白(第232頁)
    • 怨情 李白(第233頁)
    • 八陣圖 杜甫(第233頁)
    • 登鸛雀樓 王之渙(第234頁)
    • 送靈澈 劉長卿(第234頁)
    • 彈琴 劉長卿(第235頁)
    • 送上人 劉長卿(第235頁)
    • 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第236頁)
    • 聽箏 李端(第236頁)
    • 新嫁娘 王建(第237頁)
    • 玉臺體 權德輿(第238頁)
    • 江雪 柳宗元(第238頁)
    • 行宮 元稹(第239頁)
    • 問劉十九 白居易(第239頁)
    • 何滿子 張祜(第240頁)
    • 登樂遊原 李商隱(第240頁)
    • 尋隱者不遇 賈島(第241頁)
    • 渡漢江 李頻(第241頁)
    • 春怨 金昌緒(第242頁)
    • 哥舒歌 西鄙人(第242頁)
    • ⊙ 樂府(第243頁)
  • 卷八 七言絕句(第247頁)
    • 回鄉偶書 賀知章(第248頁)
    • 桃花溪 張旭(第248頁)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第249頁)
    •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第249頁)
    • 閨怨 王昌齡(第250頁)
    • 春宮怨 王昌齡(第251頁)
    • 涼州曲 王翰(第251頁)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第252頁)
    • 下江陵 李白(第252頁)
    • 逢入京使 岑參(第253頁)
    •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第253頁)
    • 滁洲西澗 韋應物(第254頁)
    • 楓橋夜泊 張繼(第255頁)
    • 寒食 韓翃(第256頁)
    • 月夜 劉方平(第256頁)
    • 春怨 劉方平(第257頁)
    • 征人怨 柳中庸(第258頁)
    • 宮詞 顧況(第258頁)
    •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第259頁)
    • 烏衣巷 劉禹錫(第260頁)
    • 春詞 劉禹錫(第260頁)
    • 宮中詞 白居易(第261頁)
    • 贈內人 張祜(第261頁)
    • 集靈臺 張祜(第262頁)
    • 題金陵渡 張祜(第263頁)
    • 宮中詞 朱慶餘(第264頁)
    • 近試上張水部 朱慶餘(第264頁)
    •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 杜牧(第265頁)
    • 赤壁 杜牧(第265頁)
    • 泊秦淮 杜牧(第266頁)
    •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第267頁)
    • 遣懷 杜牧(第267頁)
    • 秋夕 杜牧(第268頁)
    • 贈別 杜牧(第269頁)
    • 金谷園 杜牧(第269頁)
    • 夜雨寄北 李商隱(第270頁)
    •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隱(第271頁)
    • 為有 李商隱(第271頁)
    • 隋宮 李商隱(第272頁)
    • 瑤池 李商隱(第272頁)
    • 嫦娥 李商隱(第273頁)
    • 賈生 李商隱(第274頁)
    • 瑤瑟怨 溫庭筠(第274頁)
    • 馬嵬坡 鄭畋(第275頁)
    • 已涼 韓偓(第275頁)
    • 金陵圖 韋莊(第276頁)
    • 隴西行 陳陶(第276頁)
    • 寄人 張泌(第277頁)
    • 雜詩 無名氏(第277頁)
    • ⊙ 樂府(第278頁)
紙本書 NT$ 240
單本電子書
NT$ 168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