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筆者以數十年教授東南亞史之經驗,將泰國歷史之研究心得整理完成此書。
★本書偏重政治史,另專列文化一章,對於經濟、外交等歷史僅約略論述。
★新增一節敘述2014年泰國再度爆發軍事政變的情況。
泰國歷經素可泰、大城、吞武里和曼谷四個王朝,時間共七百多年,
有很長的時間與周鄰的緬族、高棉族和寮族戰爭。
自1932年成為君主立憲國家以來,長期陷入軍人執政局面,
在文人執政期間,亦經常受黨爭之患,憲政民主之路跌宕起伏。
本書將略述在泰國領土內所進行的早期考古發現,並根據中國古籍對泰國境內早期王朝的興滅作一簡單敘述。泰國在建國過程中,歷經各種對緬甸、柬埔寨和寮國的戰爭,由於次數很多,本書無意對各次戰爭進行描述,僅簡略介紹幾次重要戰爭的時間和經過。同樣地,泰國跟其他君主制國家一樣,經常發生王位爭奪現象,本書也僅作簡略介紹。對於重大政治變革,例如拉瑪四世蒙固特的開始西化運動、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的現代化改革運動、1932年軍事政變、披汶首相的國家主義運動、塔信首相引發的政治動亂、以及蒲美蓬國王的君主立憲角色等,則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和分析。
新增一段敘述2014年泰國再度爆發軍事政變的情況。
此外,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採政教分離政策,佛教是由政府管理,但國王卻非宗教的領袖,只是保護人;佛教界另有佛教領袖,泰王、佛教和國家構成三位一體,這也是泰國政治文化特出之處;本書特有專章討論此一問題。
本書也另闢一章專門討論泰國的文化和風俗習慣。
- 增訂版序(第I頁)
- 自序(第II頁)
- 第一章 緒論(第1頁)
-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種族(第1頁)
- 第二節 泰南文明的興起(第5頁)
- 第三節 早期古國(第23頁)
- 第二章 蘭那、羅斛與暹國(第54頁)
- 第一節 蘭那(第54頁)
- 第二節 羅斛(第63頁)
- 第三節 暹國(第68頁)
- 第三章 阿瑜陀耶王朝(第81頁)
- 第一節 暹羅建國(第81頁)
- 第二節 暹羅復國(第103頁)
- 第三節 北大年王朝(第130頁)
- 第四節 王朝體制與社會(第139頁)
- 第四章 吞武里王朝(第146頁)
- 第五章 曼谷王朝(第156頁)
- 第一節 現代泰國的奠基者(第156頁)
- 第二節 朱拉隆功推動現代化(第184頁)
- 第三節 1932 年政變(第222頁)
- 第六章 半民主體制之發展(第232頁)
- 第一節 民主試驗(第232頁)
- 第二節 軍人政權下的民主錘鍊(第253頁)
- 第三節 民主之路顛簸(第282頁)
- 第四節 泰王調解政治惡鬥(第305頁)
- 第七章 危機四伏民主路(第312頁)
- 第一節 制訂一部現代化憲法(第312頁)
- 第二節 2006 年再度政變(第333頁)
- 第三節 2007 年後政局動盪(第345頁)
- 第四節 因應金融危機(第386頁)
- 第五節 泰南回民分離主義運動(第388頁)
- 第六節 柏威夏古廟之爭(第398頁)
- 第八章 國家、佛教與國王(第407頁)
- 第一節 王權的來源(第407頁)
- 第二節 傳統的王權觀念(第410頁)
- 第三節 現代的立憲君權體制(第415頁)
- 第四節 佛教之傳入與生活體系(第425頁)
- 第九章 泰國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第432頁)
- 第一節 風俗習慣(第432頁)
- 第二節 語言、文字與文學(第449頁)
- 第三節 表演藝術(第451頁)
- 第四節 宗教信仰(第455頁)
- 第十章 結論(第461頁)
- 徵引書目(第470頁)
- 索引(第506頁)
紙本書 NT$ 650
單本電子書
NT$
45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