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的「人生思索」,第一本勇敢面對「初老」的真情之書。
走入初老,小野自承對於人生已經沒有太多問題。
而答案,正一個一個浮現……
不管你是什麼年紀,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勇氣與安慰──
如果你是對未來充滿憧憬卻也徬徨的20、30歲,你會了解面對人生關鍵如何抉擇;
如果你是生活穩當卻也有所缺憾的40歲,你會得到勇氣重新檢視生命;
如果你是跟小野同世代的50、60歲,你覺得自己有人了解,找到鮮活新生命。
那個寫出《蛹之生》的年輕作家,如今也老了……
他怎麼看待過去,並重新定義初老的現在?
進入人生的延長賽
人過中年有個詞叫做「人生的下半場」,可是對於真正進入這樣年紀的我而言,我覺得用「延長賽」來形容似乎更貼切。我努力學習傾聽別人的想法和心聲,我努力學習陪伴別人渡過難關,我從原本高高的舞台上走下來,走入人群中,風雨無阻的和弱勢的人們站在一起,積極反抗不合理的霸權。我認真的打著我和命運之神的延長賽,對於未來,我充滿了盼望。
如果人生是一部電影……
跨過五十五歳的初老門檻,人生這部電影的拍攝工作大致上已經完成了,劇情無法重新來過,剩下的就是後製工作如剪接了。初老是人生進入了另一次重要的創作,如何剪接將決定你的生命故事如何敍述,是悲喜劇還是浪漫劇、八點檔或者史詩……
失敗讓生命完整
對一個完整的生命而言,失敗比成功是更有意義的。當我們願意接受失敗,臣服於失敗,我們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脆弱和天賦,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相信的是什麼?為什麼而活?因此更能找到適合自己要走的道路。所以,不要急著當別人的老師,勉勵自己要當一輩子的學生。
小野年紀很輕時就出名,一路披荊斬棘,歷經人生決定與職場重大變革,現在他已經進入初老了,依然站在街頭第一線與年輕人並肩,想要與世界對話,改變現狀。但或許他最想對話的是不同人生階段的自己:被父親嚴厲管教的童年與少年期的自己、在美國決定放棄博士學位回來當作家的自己、在電視台工作力圖改革的自己,以及不管幾歲都永遠奔跑著的自己。
在邁入初老的現在,他說:「我和自己終於開始了安靜又誠實的對話。」
如果你是對未來充滿憧憬卻也徬徨的20、30歲,你會了解面對人生關鍵如何抉擇;
如果你是生活穩當卻也有所缺憾的40歲,你會得到勇氣重新檢視生命;
如果你是跟小野同世代的50、60歲,你覺得自己有人了解,找到鮮活新生命。
那個寫出《蛹之生》的年輕作家,如今也老了……
他怎麼看待過去,並重新定義初老的現在?
進入人生的延長賽
人過中年有個詞叫做「人生的下半場」,可是對於真正進入這樣年紀的我而言,我覺得用「延長賽」來形容似乎更貼切。我努力學習傾聽別人的想法和心聲,我努力學習陪伴別人渡過難關,我從原本高高的舞台上走下來,走入人群中,風雨無阻的和弱勢的人們站在一起,積極反抗不合理的霸權。我認真的打著我和命運之神的延長賽,對於未來,我充滿了盼望。
如果人生是一部電影……
跨過五十五歳的初老門檻,人生這部電影的拍攝工作大致上已經完成了,劇情無法重新來過,剩下的就是後製工作如剪接了。初老是人生進入了另一次重要的創作,如何剪接將決定你的生命故事如何敍述,是悲喜劇還是浪漫劇、八點檔或者史詩……
失敗讓生命完整
對一個完整的生命而言,失敗比成功是更有意義的。當我們願意接受失敗,臣服於失敗,我們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脆弱和天賦,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相信的是什麼?為什麼而活?因此更能找到適合自己要走的道路。所以,不要急著當別人的老師,勉勵自己要當一輩子的學生。
小野年紀很輕時就出名,一路披荊斬棘,歷經人生決定與職場重大變革,現在他已經進入初老了,依然站在街頭第一線與年輕人並肩,想要與世界對話,改變現狀。但或許他最想對話的是不同人生階段的自己:被父親嚴厲管教的童年與少年期的自己、在美國決定放棄博士學位回來當作家的自己、在電視台工作力圖改革的自己,以及不管幾歲都永遠奔跑著的自己。
在邁入初老的現在,他說:「我和自己終於開始了安靜又誠實的對話。」
- 自序 水手與黃色潛水艇
- 輯一──人生的第二次創造期
- 初老就像是一部電影進入了後製階段
- 初老不是人生的下半場,而是延長賽
- 初老有兩種
- 人生永遠未完成
- 慢慢來,不要慌
- 沒有時間了,來不及了
- 不要急著當別人的老師
- 少年仔,拜託一下
- 誰說我不會用電腦
- 玩臉書,讓麻煩找上我
- 臉書的療癒效果
- 手機重度使用者
- 初老,就像是在旅店甦醒後的那頓早餐
- 輯二──越老真的可以越快樂
- 快速水道
- 大牌演員
- 下次記得要點兒童餐
- 我吃苦瓜你吃高麗菜
- 原來運動和知識也可以很焦慮
- 此時此刻,我,十九歲
- 當學生寫情書的美好時光
- 當瞳孔放大時
- 活標本
- 同學,你以為你在打電動啊
- 阿北,你不要一直偷看
- 越老真的可以越快樂
- 三溫暖
- 只要玩,不要偉大
- 沒有造形就是它的造形
- 銀行、醫院、游泳池
- 決鬥西餐廳
- 這是我喜歡的生活
- 輯三──陪伴他們奔跑、跌倒和哭泣
- 為什麼要生孩子?
- 已讀不回,按讚不留言
- 學會對孩子說阿彌陀佛和阿門
- 臉書上誰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 你的舊知識,我的新體驗
- 是紅冠水鷄,不是鴛鴦
- 奔跑和跌倒
- 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 當腳踏車的輪子壓過了黏土
- 玩具總體檢
- 對待孫兒和兒女有哪些不同
-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都沒有迷路
- 我們可曾看清楚彼此的臉
- 我彷彿聽到童年的自己在敲門
- 大聲哭泣的小女孩
- 和災難共存,並且享受它
- 阿公的育嬰假
- 都是透抽惹的禍
- 請問咖啡的溫度
- 馬習會的這一天,你在做什麼?
- 輯四──為了對未來的想像,我們彼此連結
- 你好嗎?我好想你
- 人生的答案
- 誰是開台始祖
- 撕毀喜帖的人
- 寵愛父母,永遠都不嫌晚
- 最美好的晚年生活
- 企鵝,你想要什麼禮物
- 畫孔雀的阿姨
- 諸葛四郎與真平
- 錯過了你的牛肉麵──紀念王宣一
- 拍一下,拍二下
- 孩子笑了,大人們卻哭了
- 被國文老師痛毆之後
- 千里步道就在你旁邊,只要你起身出發
- 我們會挺身而出,不放棄每個可以改變歷史的時刻
- 太陽,不遠。黎明,不再
- 讓我們一起往相同的方向凝望
- 輯五──初老甦醒—每天每天給你的問候和祝福
- 殘忍和慈悲
- 大海一般的男人
- 馴服
- 一天又開始了
- 又是充滿戰鬥力的一天
- 禮物的價值
- 「我好愛阿妹」
- 當孩子丟出問題的時候
- 付出和承擔
- 寶貝在哪裡,月亮就在那裡
- 阿公的兒童餐
- 手足情深
- 祝你生日快樂!
- 躺在這裡的不是小野,是我。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