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政黨與選舉
  • 點閱:461
    1.3
    (共 4 人評分)
    56人已收藏
  • 作者: 葛永光著
  • 出版社:國立空中大學
  • 出版年:2011
  • ISBN:9789576618963
  • 格式:PDF,JPG
  • 頁數:270
  • 書籍難度(SR):881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附註:2018年6月初版5刷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9

本書第一版係民國83年出版,第二版則是在89年再版,書名都是用「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內容主要是由組織、選舉和政府三個層次來探討政黨政治,同時從理論與實務兼顧的觀點,來比較分析台灣與其他國家的政黨政治與民主的發展。第三版則將本書書名改為「政黨與選舉」。一方面是配合空中大學開授新課程課名更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鑑於選舉重要性日增,本書增加許多與選舉有關的篇幅所致。
從第二版出版迄今,本書已有將近十年未更改,其中部分資料亟待更新,尤其是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及各政黨組織和其發展的變遷。在第三章政黨制度中,特別新增加一節,探討族裔政治與政黨制度的關係。在第五章「政黨與選舉」一章中,增加了「政黨競爭與政治發展」一節,主要是從「空間競爭理論」來探討選舉競爭環境的改變對政黨政治發展的影響。
此外,在第五章中,也特別增列「政黨提名制度與人才甄拔」一節,來探討提名制度與人才甄拔的關係。第六章則是新增的一章,全章針對選舉制度的類型,不同的選舉制度對政治會產生何種政治影響,以及從制度選擇理論來探討選舉制度應如何選擇,才是最符合國家或政治人物的利益。在第七章中,主要是增加一節探討「負責任的政黨政府」此一理論。在最後一章第八章中,則是增加討論「建立一個負責任的政黨體系」和如何規範政黨經費等。總之,第三版的增刪,超過了原先第二版的三分之一,其修改篇幅不可謂不大。修改總方向則是增加介紹更多的理論,如政黨競爭、族裔政治、民主鞏固和深化、制度選擇、負責任的政黨體系等理論。同時,也更新探討許多實務上的變更,如台灣民主化的進程、選舉制度的變遷、並立制和聯立制的探討、政黨體系的變遷等。
其實,從民國 89 年以後,不僅是台灣,其他各國在政黨政治和選舉制度上,都經歷了許多的變遷。首先,許多國家都改變了其選舉制度,而選舉制度的變遷,對政黨政治及民主政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些國家從一黨優勢制轉變成兩黨制,有些從兩黨制轉型成多黨制,而不同的政黨制度類型對各國的民主發展當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次,許多國家都經歷了政黨輪替,尤其是對新興民主國家而言,政黨輪替的經驗成熟與否,對各國的民主鞏固,甚至民主深化,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10 年的時間,就國家的民主發展歷程而言,也許是很短的一段時間。但就一本書言,10 年的時間足夠讓政治的快速變遷加速老化了本書的許多資料。感謝空中大學賜與的壓力與願意再度出版本書,使本書能如期與讀者見面。也感謝陳蒿堯同學的協助打字、校稿,使本書能在期限內完成。由於匆促完稿,疏漏與錯誤之處,再所難免,尚祈讀者不吝指教,期能於再版時更近完美。


作者簡介
葛永光
學歷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政治學博士
現任

救國團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
曾任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中華民國暨世界總會秘書長、國際
青年民主聯盟副主席,並膺選一九九三年中華民國十
大傑出青年、台大國發所所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
亞所客座教授、南非史泰倫波希大學政治系講座教
授、第四屆監察委員。
著作
台灣的故事:政治篇、中國人的民主道路、文化多元
主義與國家整合。政治變遷與發展:台灣經驗的探索、
現代化的困境與調適,及中英文論著近百篇發表於國
內外重要期刊和會議。


  • 第一章 導論—民主政治即政黨政治(第1頁)
  • 第二章 政黨的意義、起源與發展(第15頁)
    • 第一節 政黨的定義(第17頁)
    • 第二節 政黨的起源(第20頁)
    • 第三節 政黨的發展(第24頁)
    • 第四節 政黨與政治發展(第31頁)
  • 第三章 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第69頁)
    • 第一節 政黨制度形成的因素(第71頁)
    • 第二節 政黨制度的類型(第75頁)
    • 第三節 族裔政治與政黨制度(第82頁)
    • 第四節 政黨制度與民主化(第86頁)
  • 第四章 政黨組織與民主發展(第93頁)
    • 第一節 政黨組織的性質與法律規範(第97頁)
    • 第二節 政黨組織的類型(第102頁)
    • 第三節 政黨組織的結構(第104頁)
    • 第四節 政黨組織發展的趨勢(第115頁)
    • 第五節 「選舉機器」的理論建構(第119頁)
  • 第五章 政黨與選舉(第133頁)
    • 第一節 選舉研究之理論模型(第136頁)
    • 第二節 政治市場與政黨競爭(第141頁)
    • 第三節 政黨提名制度與人才甄拔(第147頁)
    • 第四節 政黨與輔選(第160頁)
  • 第六章 選舉制度與政黨政治(第173頁)
    • 第一節 選舉制度的類型(第175頁)
    • 第二節 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應(第183頁)
    • 第三節 選舉制度的變遷與選擇(第188頁)
  • 第七章 政黨與政府(第197頁)
    • 第一節 負責任的政黨政府(第199頁)
    • 第二節 黨政關係的類型(第201頁)
    • 第三節 政黨政府的角色與選舉(第212頁)
    • 第四節 民主社會中的反對黨(第214頁)
  • 第八章 政黨政治的變遷與民主的挑戰(第221頁)
    • 第一節 政黨重組(第223頁)
    • 第二節 政黨衰退(第228頁)
    • 第三節 建立一個負責任的政黨體系(第229頁)
    • 第四節 政黨經費的來源與規範(第232頁)
    •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第238頁)
  • 附表—政黨法草案(第249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9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