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5
內容簡介
癌症是一種慢性、全身性、
退化性、血液性、缺乏性的中毒症。
癌症並非一夜之間突然發生,癌症有百分之七十
是可以很好的被預防及避免,
對抗癌症更是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須努力的事業。
近幾十年來,科技的發達為人類帶來的不少的便利,卻也導致生態失衡:我們的空氣、水源和土壤受污染;我們的食物過份精製和加工;我們攝取了過量的高蛋白食物、並誤服了大量的人工化學元素;我們過分的使用化粧品以及家庭電器3C產品或帶有致癌性的物品……,我們的居住環境中到處充滿了致癌的危機,癌症,儼然已經成為了全球人類最重要的健康問題了。
在衛生署公佈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已連續三十二年蟬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死亡人數將近佔國人總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六分五十六秒就有一國人被診斷為癌症,為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
國人癌症發生率因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及肥胖人口不斷增加等因素影響下,人數持續上升。依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人一生得到癌症的累積風險,男性每四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女性每五人也會有一人可能罹癌,每年約有八萬個台灣人罹癌,男性以六十五歲、女性以五十九歲為癌症高發期年齡。
一說到癌症,一般人大都認為它是絕症而心感恐懼。其實,癌症並非絕症,不但可以治療,而且可以預防。雷久南博士曾提出癌症預防,是由以下不同方向的事實與統計資料為依歸的:
1、在不同的國家、社會,癌症的發病率不同,這說明了癌症是隨環境不同而有差異的。
2、癌症的發生率,會因移民而有所變化。這表示了遺傳不是癌症的主因。
3、癌症可以隨時間而有所改變罹癌的發生率。
4、由於致癌物質的發現,如果減低致癌物質的污染或產生,就可以達成預防癌症的目的。
5、癌症的發展,是可以逆轉的。像吸煙者得肺癌的機會遠高於不吸煙的人,但如果在戒煙五年或十年以後,其患癌的機會也大大的減低。
專家評估,癌症中大約有百分之六十的發病原因和我們飲食及生活方式有關,有百分之三十是與遺傳、病毒、輻射線等相關,只有百分之十是因為人體老化跟不明原因所造成。
因此,大約有一半的癌症是可以被預防的,有五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透過實施接種疫苗來積極控制的;也就是說:癌症有百分之七十是可以很好的被預防及避免。像是國人常見的肝癌,台灣從一九八四年開始全面施打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不僅使二十歲以下民眾的B肝帶原率小於百分之一,更使肝癌從癌症榜首下降至第三位;而子宮頸癌更是在多年來的努力推廣下,掉出了癌症前十名;其他像是肺癌、胃癌等因慢性感染而造成的癌症,也都在國人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先進的醫學檢查治療等方式來避免感染,從而預防相關癌症發生。
而且,某些癌症形成時都會有某些症狀發生,如皮膚癌、乳癌、鼻咽癌、直腸癌、口腔癌等等,都有某些癌發先兆,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發現這些症狀並且加以治療,降低罹癌後的風險係數。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癌症是一種慢性、全身性、退化性、血液性、缺乏性的中毒症,癌症並非一夜之間突然發生,對抗癌症更是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須努力的事業。想要預防癌症、對抗癌症、戰勝癌症,除了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多吃低脂及高纖食物、遠離刺激物質、保持情緒穩定及維持固定運動習慣等之外。更重的的就是必須認識癌、了解癌,這樣才能徹底打敗癌了。
基於以上種種,本書特地以台灣十大癌症為內容一一介紹這十大癌症的發病原因、症狀、好發性別、年齡、族群、危險因子,以及如何預防、檢查、遠離等,期望讓我們都能有個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
對抗癌症更是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須努力的事業。
近幾十年來,科技的發達為人類帶來的不少的便利,卻也導致生態失衡:我們的空氣、水源和土壤受污染;我們的食物過份精製和加工;我們攝取了過量的高蛋白食物、並誤服了大量的人工化學元素;我們過分的使用化粧品以及家庭電器3C產品或帶有致癌性的物品……,我們的居住環境中到處充滿了致癌的危機,癌症,儼然已經成為了全球人類最重要的健康問題了。
在衛生署公佈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已連續三十二年蟬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死亡人數將近佔國人總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六分五十六秒就有一國人被診斷為癌症,為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
國人癌症發生率因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及肥胖人口不斷增加等因素影響下,人數持續上升。依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人一生得到癌症的累積風險,男性每四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女性每五人也會有一人可能罹癌,每年約有八萬個台灣人罹癌,男性以六十五歲、女性以五十九歲為癌症高發期年齡。
一說到癌症,一般人大都認為它是絕症而心感恐懼。其實,癌症並非絕症,不但可以治療,而且可以預防。雷久南博士曾提出癌症預防,是由以下不同方向的事實與統計資料為依歸的:
1、在不同的國家、社會,癌症的發病率不同,這說明了癌症是隨環境不同而有差異的。
2、癌症的發生率,會因移民而有所變化。這表示了遺傳不是癌症的主因。
3、癌症可以隨時間而有所改變罹癌的發生率。
4、由於致癌物質的發現,如果減低致癌物質的污染或產生,就可以達成預防癌症的目的。
5、癌症的發展,是可以逆轉的。像吸煙者得肺癌的機會遠高於不吸煙的人,但如果在戒煙五年或十年以後,其患癌的機會也大大的減低。
專家評估,癌症中大約有百分之六十的發病原因和我們飲食及生活方式有關,有百分之三十是與遺傳、病毒、輻射線等相關,只有百分之十是因為人體老化跟不明原因所造成。
因此,大約有一半的癌症是可以被預防的,有五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透過實施接種疫苗來積極控制的;也就是說:癌症有百分之七十是可以很好的被預防及避免。像是國人常見的肝癌,台灣從一九八四年開始全面施打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不僅使二十歲以下民眾的B肝帶原率小於百分之一,更使肝癌從癌症榜首下降至第三位;而子宮頸癌更是在多年來的努力推廣下,掉出了癌症前十名;其他像是肺癌、胃癌等因慢性感染而造成的癌症,也都在國人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先進的醫學檢查治療等方式來避免感染,從而預防相關癌症發生。
而且,某些癌症形成時都會有某些症狀發生,如皮膚癌、乳癌、鼻咽癌、直腸癌、口腔癌等等,都有某些癌發先兆,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發現這些症狀並且加以治療,降低罹癌後的風險係數。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癌症是一種慢性、全身性、退化性、血液性、缺乏性的中毒症,癌症並非一夜之間突然發生,對抗癌症更是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須努力的事業。想要預防癌症、對抗癌症、戰勝癌症,除了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多吃低脂及高纖食物、遠離刺激物質、保持情緒穩定及維持固定運動習慣等之外。更重的的就是必須認識癌、了解癌,這樣才能徹底打敗癌了。
基於以上種種,本書特地以台灣十大癌症為內容一一介紹這十大癌症的發病原因、症狀、好發性別、年齡、族群、危險因子,以及如何預防、檢查、遠離等,期望讓我們都能有個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
- 序:癌症是可以預防(第2頁)
- PART1 癌症之首——大腸癌(第12頁)
- 何謂大腸癌?(第13頁)
- 大腸癌的好發年齡(第14頁)
- 為什麼會產生大腸癌?(第15頁)
- 大腸癌的症狀(第16頁)
- 大腸癌的分期(第17頁)
- 大腸癌的危險人群(第18頁)
- 如何診斷大腸癌?(第22頁)
- 如何預防大腸癌(第23頁)
- PART2 女性死亡之首——肺癌(第26頁)
- 何謂肺癌?(第27頁)
- 肺癌的好發年齡(第28頁)
- 為什麼女性會產生肺癌?(第29頁)
- 肺癌的症狀(第31頁)
- 肺癌的分期(第34頁)
- 肺癌的危險人群(第35頁)
- 如何診斷肺癌?(第38頁)
- 如何預防肺癌(第40頁)
- PART3 男性死亡之冠——肝癌(第42頁)
- 何謂肝癌?(第43頁)
- 肝癌的好發年齡(第44頁)
- 為什麼會產生肝癌?(第44頁)
- 肝癌的症狀(第45頁)
- 肝癌的分期(第47頁)
- 肝癌的危險人群(第48頁)
- 如何診斷肝癌?(第52頁)
- 如何預防肝癌(第53頁)
- PART4 女性癌症之首——乳癌(第56頁)
- 何謂乳癌?(第57頁)
- 乳癌的好發年齡(第59頁)
- 為什麼會產生乳癌?(第60頁)
- 乳癌的症狀(第61頁)
- 乳癌的分期(第65頁)
- 乳癌的危險人群(第66頁)
- 如何診斷乳癌?(第70頁)
- 如何預防乳癌(第71頁)
- 乳房健康自檢方法(第73頁)
- PART5 癌症第五位——口腔癌(第76頁)
- 何謂口腔癌?(第77頁)
- 口腔癌的好發年齡(第78頁)
- 為什麼會產生口腔癌?(第78頁)
- 口腔癌的症狀(第80頁)
- 口腔癌的分期(第84頁)
- 口腔癌的危險人群(第84頁)
- 如何診斷口腔癌?(第86頁)
- 如何預防口腔癌(第87頁)
- 口腔癌的自我檢查(第88頁)
- PART6 男人的癌症——攝護腺癌(第90頁)
- 何謂攝護腺癌?(第91頁)
- 攝護腺癌的好發年齡(第93頁)
- 為什麼會產生攝護腺癌?(第94頁)
- 攝護腺癌的症狀(第94頁)
- 攝護腺癌的分期(第96頁)
- 攝護腺癌的危險人群(第96頁)
- 如何診斷攝護腺癌?(第97頁)
- 如何預防攝護腺癌(第99頁)
- PART7 癌症第七位——胃癌(第100頁)
- 何謂胃癌?(第101頁)
- 胃癌的好發年齡(第102頁)
- 為什麼會產生胃癌?(第103頁)
- 胃癌的症狀(第105頁)
- 胃癌的分期(第108頁)
- 胃癌的危險人群(第109頁)
- 如何預防胃癌(第110頁)
- 從日常排便型態檢視腸道健康(第111頁)
- PART8 癌症第八名——皮膚癌(第112頁)
- 何謂皮膚癌?(第113頁)
- 皮膚癌的好發年齡(第116頁)
- 為什麼會產生皮膚癌?(第116頁)
- 皮膚癌的症狀(第118頁)
- 皮膚癌的分期(第119頁)
- 皮膚癌的危險人群(第119頁)
- 如何預防皮膚癌(第122頁)
- 皮膚癌的自我檢查(第123頁)
- PART9 癌症第九名——甲狀腺癌(第124頁)
- 何謂甲狀腺癌?(第125頁)
- 甲狀腺癌的好發年齡(第127頁)
- 為什麼會產生甲狀腺癌?(第128頁)
- 甲狀腺癌的症狀(第129頁)
- 甲狀腺癌的分期(第130頁)
- 甲狀腺癌的危險人群(第131頁)
- 如何診斷甲狀腺癌?(第132頁)
- 如何預防甲狀腺癌(第133頁)
- PART10 癌症第十名——食道癌(第134頁)
- 何謂食道癌?(第135頁)
- 食道癌的好發年齡(第136頁)
- 為什麼會產生食道癌?(第136頁)
- 食道癌的症狀(第137頁)
- 食道癌的分期(第139頁)
- 食道癌的危險人群(第140頁)
- 如何診斷食道癌?(第142頁)
- 如何預防食道癌(第143頁)
紙本書 NT$ 295
單本電子書
NT$
207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5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