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快遞 [第196期] [2016年09月號]:2016臺北藝術節 藝術改變你的生活
-
點閱:2
2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Culture express
- 作者: 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出版年:2016.08
- 格式:PDF,JPG
- 頁數:96
內容簡介
送走了熱情的夏天,眾多的藝文團體用繽紛、豐富的藝術活動迎接秋高氣爽的9月。
本期的封面故事有「2016臺北藝術節 藝術改變你的生活」,專題特區有:「2016混種現場藝術祭」、「作為動詞的2016台北雙年展」、「臺北Nuit Blanche白晝之夜 藝術夜遊」、「〈一起世大運〉集氣酷卡上架,多集多好運!」等。
2016第18屆臺北藝術節以「藝術改變你的生活」為策展方向,邀請來自法國、德國、紐西蘭、英國、義大利、日本、韓國、臺灣等地的藝術創作者,從生活、歷史、族群、性別等多項議題出發,運用戲劇、音樂、舞蹈、新馬戲、相聲等形式,呈獻11檔精采作品,展現表演藝術的創意與活力,高中生、客家族群也首度登上藝術節的舞臺,凸顯臺北藝術節的多元精神。除劇場表演外,還有《哈姆雷特》劇場實錄電影、劇場專業工作坊、講座等,讓藝術以不同樣貌進入生活。
2016混種現場藝術祭特別與臺灣當代一年展 Taiwan Annual 共同呈現,將混種主場設置於花博公園爭艷館,除了承襲往年「視覺混種」、「聲響混種」、「表演混種」外,今年更新增「國際藝文空間」、「幽竹小塾×On Site」與「週末微小聚×On Site」共6大類型,期待透過每年的創新組合,實踐「混種現場」唯一精神,「混」到底、「混」很大。
2016年「台北雙年展─當下檔案,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以青春華美的20歲之姿,昂揚地站在成長的分水嶺,引領我們逸脫於日常,透過新的視覺經驗,舒張五感、墾掘內心,穿越時光甬道和充滿表象的世界,在隱喻與敘事、概念與概念之間,鋪陳出迥異於傳統的思考方式。本屆特別邀請74組來自臺灣、韓國、越南、柬埔寨、黎巴嫩、南非、德國、法國、比利時等跨越不同大陸板塊的藝術家,齊聚臺北市立美術館,回顧並運用過去及當下檔案與姿態,以豐富多元的張力與觀點,演繹建構出藝術的未來系譜。
Nuit Blanche白晝之夜,2002年創始於法國巴黎,在10月第一個週六夜晚舉行。深具「都市創新」與「公共空間設計」概念的「巴黎白夜Nuit Blanche」,至今全球已經有120個城市加入。今年,臺北將加入白晝之夜的行列,展現亞洲白晝的魅力。身為亞洲第一個舉辦「Nuit Blanche白晝之夜」的首都,臺北市與國際同步接軌,發揮城市美術館的藝術游擊行動,展現臺灣設計力,刻劃出臺北都市場域獨具的特色。臺北的歷史由大稻埕開始書寫,隨著老臺北人的腳步,向北門開墾,再朝重慶南路,走出了啟發臺北發展的「記憶城區」。
今年里約奧運開賽時,我們只能眼巴巴盯著電視螢幕為中華隊加油嗎?為了2017臺北世大運,換我們一起集氣為中華隊現場讚聲!從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臺北市政府推出〈一起世大運〉系列集氣活動,豐富多元的音樂、舞蹈與運動表演競賽陸續熱鬧登場,每場「集氣活動」還有專屬的「集氣酷卡」和「倒數戳章」可以蒐集,就等你一起來蒐集臺北的驕傲,一起為世大運加油打氣!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文化快遞》網站:http://cultureexpress.taipei瀏覽,或至各捷運站、美術館等藝文場館索閱《文化快遞》。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2016臺北藝術節 藝術改變你的生活(第6頁)
- 專題特區 Feature Zone(第10頁)
- 2016混種現場藝術祭(第10頁)
- 作為動詞的2016台北雙年展(第14頁)
- 臺北Nuit Blanche白晝之夜 藝術夜遊(第18頁)
- 〈一起世大運〉集氣酷卡上架,多集多好運!(第20頁)
- 快遞藝評 Art Criticism 宿命策略的形而上劇本 許家維《回莫村》的類現實的空間敘事(第22頁)
- 表演萬象 Performing Arts(第24頁)
- 展覽廣場 Exhibition Square(第32頁)
- 音樂現場 Live Music(第50頁)
- 講座研習 Lecture(第58頁)
- 電影瞭望 Film Scope(第70頁)
- 城市萬花筒 City Kaleidoscope(第78頁)
- 親子活動 Family Outings(第88頁)
- 城外行腳 Beyond Taipei(第92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