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歷久不衰的經典理論與幼教研究,
絕對是教導孩子的生活寶典,
跟著大師教孩子,就對了!
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
究竟該依學校老師這樣教,還是照親友說的那樣做?
東也想聽一點、西也想學一些,
請看「理論」怎麼說:
‧一個人的身高、長相、智商,會受到先天遺傳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更受先天遺傳影響極大!
‧父母不只需要了解並接納孩子的先天性格、因材施教,也應該透過量表,知道自己的性格與教養風格,並尋求必要改變,達到「親子契合」的理想目標!
‧佛洛伊德說:「人的基本個性在六歲左右即已建立,爾後一生改變不大。」因此,幼兒時期是後天個性建立的關鍵期!
‧五歲之後,人類的大腦只剩下10%左右的成長空間!
‧「玩」是幼兒最自然、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孩子不合邏輯的言行想法和遊戲方式,是學習成長的必要過程,父母不用急於糾錯!
‧孩子的某個問題行為,可能是一個非自願的生活變動所引發的,父母做任何改變前,務必小心謹慎!
‧真正的「管教」不是處罰指責,而是「愛」與「引導」!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照書養不易,理論根本沒有用?」
皮亞傑、艾瑞克森、福祿貝爾、佛洛伊德等
10位大師理論,8個深入淺出的教養守則,
打破「理論知易行難」的迷思,讓父母有根有據、輕輕鬆鬆教孩子。
曾經,孫立葳也認為在現實生活中,理論沒有什麼實質的用處,
但在從事幼兒教育三十年、也自己生養兩個孩子之後,
她才發覺自己竟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些理論活用在教學與生活裡。
正因為如此,這本書將從幾位大師觀點以及豐富的幼教研究,
整理出幾個重要的兒童發展領域與階段,來幫助父母充分了解孩子;
除了可以了解幼兒的共同特質,也能找出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提供合宜的引導。
同時,父母也應該充分了解自己,
才能精準找出因為天生性格不合而產生的親子衝突所在,朝著「親子契合」的目標共同努力,
進而協助孩子順利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快樂、自信且成熟的個體。
- 自序 「人的發展」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程
- 前言 理論有大用
- 第 1 章 你了解孩子的天生性格嗎?
- 理論這麼說:孩子天生本質大不同
- 跟著大師這樣做:了解並接納孩子就是這樣的人,因材施教
- ● 「天生本質量表」使用說明
- ● 父母想一想
- 第 2 章 把握孩子個性建立的關鍵期
- 理論這麼說:幼兒時期是後天個性建立的關鍵期
- 跟著大師這樣做:了解幼兒每一個社會情緒發展階段的需要,給予支持與引導
- ● 父母想一想
- 第 3 章 如何激發大腦的潛能?
- 理論這麼說:刺激過多或過少,都不利大腦發展
- 跟著大師這樣做:配合幼兒的周遭環境,給予大腦適度且適量的刺激
- ● 父母想一想
- 第 4 章 「玩」與「學」之間,大有學問
- 理論這麼說:「玩」是幼兒最自然有效的學習方式
- 跟著大師這樣做:為孩子營造「從做中學」的生活環境
- ● 父母想一想
- 第 5 章 你從什麼樣的角度看孩子的智能?
- 理論這麼說:每個人都有八種基本智能,且各有程度上的差異
- 跟著大師這樣做:鼓勵孩子發揮強項智能,進一步連接發展弱項智能
- ● 多元智能量表
- ● 父母想一想
- 第 6 章 你清楚自己的教養風格嗎?
- 理論這麼說:民主型教養最有可能協助孩子達成目標
- 跟著大師這樣做:先認清自己的教養風格,再進一步調整
- ● 教養風格量表
- ● 父母想一想
- 第 7 章 孩子生活中的蝴蝶效應
- 理論這麼說:生活中的任何決定或改變,都是環環相扣的
- 跟著大師這樣做:養成檢視孩子生態環境系統的習慣
- ● 父母想一想
- 第 8 章 如何管教孩子的問題行為
- 理論這麼說:找出每個問題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
- 跟著大師這樣做:藉由「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孩子學會「自制」
- ● 父母想一想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25
同分類熱門書